在我所教的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中, 也有上課不認真聽講的。他們老是一副不在乎的樣子。老師在上面講的熱火朝天,他們好像認為與自己無關似的該干啥還干啥。我所教的四個班中,只有四(1)班較好,聽課比較認真,其他的班都有幾個上課調皮搗蛋的學生。我把他們分成兩類。一類是蔫淘,老師你講你的我不出聲,但是早就心猿意馬了。另一類是調皮搗蛋的。
我分析他們不認真聽講的原因還是他們不重視英語,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會學習,因而都是在被動的學習英語。具有關資料顯示:小學英語教學應摒棄傳統教學模式,要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探索一條適合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及認知發展水平的教學模式。另外,由于小學生思想幼稚,活潑貪玩,對于英語的學習普遍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有厭學、棄學情緒。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推動學生接受知識的直接動力,是增進記憶和發展思維能力的前提條件,而且將影響到學生內在素質的發展。因此,如何改變小學生厭學情緒,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是廣大英語教師面對的重要課題。
著名學者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發現,最成功的學習者是那些既有天賦又有極大學習動力的人。對于學習者來說,只有他感興趣的東西才會使他產生學習的欲望和動力。因此,如何使學生變要我學,成為我要學,是每一位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小學英語教學應根據少兒興趣愛好選擇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活動。小學英語教學應把學生放在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中,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調動和維持他們的最佳情感狀態,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和細心。由于兒童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對語言的實際運用比語言知識本身更易于接受,英語教學應強調語言技能的培養而不是語言知識的灌輸。語言教學應以培養交際能力為目的,知要服務于做。
二、我為了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上有時安排了給學生表演的機會。讓他們在小組討論中創編對話,練習口語,增強學習英語的熱情。對于一些口語性較強的單元,在學完后,我會利用一節課上把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讓他們在課上的前十分鐘分小組商量討論編創小對話,然后在后面的一段時間里,由各個小組到前面來給大家表演小對話,最后,由孩子與我共同一一總結給予評價。我發現孩子們一起編的對話有的水平挺高的,他們在一起復習了主要句型,同時也培養了一種合作學習的能力。比如,現在四年級的第五單元:where are you going?在一般的課上,我在教授完小對話后,也會給學生一些表演的機會。
三、對于學習不好的學生來講,他成績不好,就更不愛學習英語了,我每天下午騰出一節課的時間給他們補習英語,雖然有些學生還沒上路,但是已經有些學生能合格了而且成績比較穩定。
四、我最撓頭的就是那幾個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孩子,對他們的學習,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但是有老師跟我講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個木桶的容積是看最短的那塊木板長度。所以他們也得抓啊。對這些的學生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力求每名學生都對英語的學習先充滿自信,使每名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喜悅,我還在嘗試。
我想說大部分學生都是可以改變他們的學習英語的態度的,我也會上好每一節課,讓他們體會到學習英語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