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吸煙者的膽量都很大,是一個誤區。因為明知道吸煙不好,但因尼古丁強大的淫威而不得不抽,卻是不爭的事實。吸煙者不是不知道吸煙的害處,而是,感覺戒煙實在太難太恐怖。
那么,戒煙(或不吸煙)后到底會發生什么?請往下看:
香煙中的尼古丁通過口腔(尼古丁在口腔不會吸收)吸入肺部后,有90%的尼古丁會直接溶入到肺部的血液中,只需7-8秒鐘就會達到腦部,并與尼古丁受體結合,開始發生作用。
這些作用產生的機理描述起來比較復雜也挺繞口,這里暫且不多贅述??傊?,吸煙后尼古丁到達大腦,即開始與尼古丁受體以及與神經遞質的調節產生一系列的反應,會給吸煙者帶來“難以言狀”的快感。
這些難以言狀的“快感”一般用語言可以表述為:歡愉、興奮、亢進、調節情緒、緩解緊張等。不過,好景不長,有80-90%的尼古丁通過肝臟的代謝,兩個小時左右在血液中的濃度就會減半,減半就意味著……
吸煙后20分鐘后,尼古丁在血液里的濃度就開始下降,30分鐘后就會讓人產生要吸煙的欲望,到了40分鐘不抽煙,吸煙者就會感覺到明顯的不適、不快的感覺。我們把它叫做煙癮來了。
如果50分鐘不吸煙,這種不適感就會越來越強烈起來,這就是多數的吸煙者除了睡眠之外,一般每小時需要吸一支煙的緣故。如果這時不吸煙,吸煙者就會產生諸多難受的感覺,即心理和生理反應,也就是我們要說的戒煙(或不吸煙)后所產生的“戒斷反應”。
戒斷反應也是因人而異的。這也是為什么有人戒煙比較容易,有人戒煙非常艱難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戒煙(或不吸煙)后會產生哪些戒斷反應(癥狀)呢?盡管戒斷反應有些雜亂無章,還是讓我們一一道來:
一、心理方面的反應
1、強烈渴望吸煙;
2、心慌意亂,心情煩躁,焦躁不安;
3、心情郁悶;孤獨空虛;
4、易怒;
5、注意力不集中;
6、意識朦朧
7、頭腦發呆
二、生理方面的反應
8、犯困、嗜睡;
9、晚間失眠;
10、渾身乏力;
11、疲勞、慵懶;
12、饑餓感;
13、嘔吐感;
14、眩暈、眼花;
15、渾身顫抖;
16、視力障礙(瞳孔難聚焦等)
17、出虛汗;
18、燥熱;
19、體重增加
三、其他不適癥狀
20、頭痛、腰痛、肩膀痛;
21、耳鳴、口渴;
22、咳痰增多;
23、便秘、腹痛。
24、等等等…….
看到上述這些戒斷反應(癥狀),吸煙的小伙伴們、老伙伴們是不是嚇著了?盡管這些戒斷反應看起來挺嚇人,但事實上,不是所有戒煙者都會遇到上述不良反應或癥狀的。而有些戒煙成功者,幾乎沒有遇到過上述戒斷反應,也屬正常。
即使在戒煙過程中遇到這種那種戒斷反應,也不必驚慌失措,只需調整緊張情緒就可以了。因戒斷反應所產生的恐懼感,往往是人為臆想擴大化而造成的。戒斷反應沒有那么恐怖,只是在戒煙剛剛開始的階段,因戒煙者缺乏對各種戒斷癥狀的了解,加之沒有相應的對策,而引發對戒煙的恐懼。
這種“戒煙恐懼癥”相比吸煙所造成的危害,可謂是大巫見小巫,盡管這個比喻不一定恰當,但與其吸煙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危害,還不如想辦法來克服因戒煙所引發的戒斷反應更具價值。
如果非要在兩者之間進行選擇,相信多數吸煙者的答案會選擇后者,而事實上的結果往往是正好相反。這是因為人們寧可忽略吸煙對人體長期潛在危險的影響,也不愿意犧牲吸煙而帶來的短暫“快感”。從這一點上講,尼古丁對人類的威脅該有多么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