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耳林
捷克、匈牙利、奧地利、斯洛伐克之行,所見,除街道、建筑,就是雕像多。
歐洲的藝術環境,給人的強烈印象是最大程度的'寬容與積累',充滿活力和創造性。大量藝術家的實踐,大量藝術品的收藏積累和各種風格流派的碰撞,并存,融合,可以通俗易懂,也可以含糊晦澀,可以異常美麗,也可以令人作嘔。
但無論怎樣,只要是藝術就會得到應有的尊重。正是這種寬容態度,產生了許多名畫和雕塑名作,造就了一批藝術大師和名家。也正是這種對藝術近乎宗教般的狂熱,使藝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歐洲人物雕塑大多是裸體形象,歐洲許多藝術作品都源于古希臘神話,這些神話中的人物多是全裸或者半裸。雖然文藝復興的崛起,使得歐洲進入一個全新的藝術文明世界,但部分作品仍是取材于古希臘神話。
曾經有這么一句話:“偉大屬于希臘,光榮屬于羅馬”。這里只是很少一部分雕塑。
▲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這些人物雕塑的身體曲線,肌肉線條,都十分完美,人體不同的姿勢在雕刻上促動了對肌肉或上或下,或收縮或伸張,或繃緊或放松,展開了極致研究,尤其是臉部和腹肌。
▲偉大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以雕塑為例的話,多是裸體形象,包括歐洲的許多名畫也是喜歡裸女形象出現。
▲在今天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的那些雕塑作品,男性雕像中身體肌肉線條和腹肌呈現都非常完美。裸體形象的人物雕像更能體現出生命的張力。
▲如果說建筑是城市的骨架,那么雕塑便是城市的靈魂。歐洲的城市雕塑歷史悠久,從古希臘發端,經古羅馬傳承到文藝復興時代人性的復蘇,并與近代城市市政建設和城市綠化相結合,在美化城市環境的同時,彰顯出城市的歷史、文化與藝術特質。
▲查理大橋上的雕塑
▲查理大橋上最著名的圣約翰內波穆克雕像。傳說當年,這位主教因為拒絕向國王泄露皇后懺悔的內容,而被憤怒的國王從查理斯大橋上扔進伏爾塔瓦河。在他被河水淹沒的上方,天空奇跡般地出現五顆燦爛的星星。
這些雕塑確實很美,同時又很震撼。他們對人物結構包括肌肉都理解得那么完美,升華了人體的藝術的效果和精神內涵,似乎不知用什么樣的語言來表達了。
責編:毛 秘《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