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農村的各種雜草野果,大家一定會如數家珍。像特別常見的薺菜、苦菜、婆婆丁、野草莓、白蒿、野茼蒿、酸不溜,還有珍貴的魚腥草、長壽菜、地琵琶、虎杖、七葉一枝花(重樓)等。在農村,這里最不缺的就是各類雜草。不過,不喜歡它們的人會棄之如敝履,經常砍來喂牲口或者干脆晾干當柴燒;喜歡它們的人把它們當寶貝。因為很多雜草不僅是可口的下飯菜,還有非常好的藥用保健價值以及經濟價值,現在很多農戶還靠種這些“雜草”致富。
今天作者要和大伙分享的就是這樣一種奇特的野草。它葉子像韭菜、根須像小麥、花柱似薰衣草,四季常青,城里人經常用它做綠植、盆景,殊不知它的經濟價值也很高,還是一味難得的中藥藥草。
這種稀罕植物就是麥冬。說起麥冬,對于很多在農村長大的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在安徽、河北、河南、湖南、湖北、云南、貴州等地廣大農村,都能見到它獨特的身影。用北方人的話說,這野草特別皮實,適應力很強,農村田間地頭、草地山坡、水塘河溝邊,只要有充足的陽光、水分,一見就是一大片,給點陽光就燦爛。
在野外,瘋長的麥冬就像一大片倒伏的麥子。它枝葉寬厚、細長,葉子頂部尖尖的,像韭菜;它的根須很發達,像小麥的根,但又多了許多梭形的塊莖;它的花也非常獨特,像薰衣草的花一樣呈柱狀,每年6、7月間,上面就會開出許多淡粉色的花,幽香陣陣,遠望就像置身薰衣草苗圃中,美麗壯觀。
最讓人稱奇的是麥冬屬四季常青植物,全年都毫不吝惜地給人們展現出蓬勃的綠色。正是看中麥冬這個特點,昔日村里這種野草如今被城里人請進城里,搖身一變,成為綠化城市的綠色衛士,很多公園廣場、綠化帶里都選中了它,既美觀投入也低。
還有一些喜歡盆栽的人,把麥冬作為盆栽的植物,擺在自家房間的陽臺或者臥室了,像蘭花一樣善待。在湖南一帶,一些農村還稱麥冬為瑞草,村里有喜事的時候,會用它做成盆景,上面點綴彩紙送到新人的婚房中,既好看典雅,又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而在河北、山東一帶,由于相鄰的農戶農田界定不清,一些村里人干脆還利用麥冬常青的特點,把它種在地界上做界標,非常有意思。
其實,麥冬不僅是人們眼中只能給人帶來綠色小草,還是非常有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珍貴草藥。不過,麥冬作為中藥,主要是指麥冬的塊狀根莖。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麥冬的塊莖曬干后是非常好的滋陰清肺良藥,具有補髓、通腎氣、止咳定喘、美膚等功效,可“除身上一切惡氣不潔之疾”,其中個頭大、表面呈淡黃色、味道微甜的麥冬塊莖品質最好。
現在正值冬天,氣候干燥,咳嗽的人非常多。如果您注意會發現,老中醫開的很多止咳定喘的藥方里都會用到麥冬,價格還不便宜呢。所以,現在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出了很多農民靠種麥冬等中草藥致富的典型,一畝能生產鮮麥冬1200多公斤,麥冬這幾年雖然價格也起起伏伏,但加工晾干的干果總體能在一斤20—60元間。
朋友們,你們過去見過野生的麥冬嗎?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