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淘寶網還只是中國互聯網的一顆種子。今天,這粒種子已催生出一幅全新的商業版圖。回顧淘寶網10年歷程,既是一個創新型公司的傳奇故事,也是中國網絡購物和消費力量崛起的過程,更是千百萬網商創新能力急劇釋放的歷史。
10年中,電子商務引發的經濟變革加快了信息在商業、工業和農業中的滲透速度,極大地改變了消費行為、企業形態和社會創造價值的方式,深刻地影響著零售業、制造業和物流業等傳統行業。
我們從中看到一場生機勃勃的商業生態持續生長、動態演化的生命歷程,也看到電子商務經濟體從無到有,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10年后的今天,互聯網經濟體正在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極。未來,電子商務經濟體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淘寶十年 生長
淘寶:從網購平臺到電商生態系統
今天,淘寶網十歲了。這個曾被全球電商巨頭eBay視作“抄襲”的杭州網站,用十年的時間從一個小小的網購平臺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電商生態系統。昨日,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曉在“淘寶十年”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淘寶這十年,也是不斷演化、豐富的生態系統,沒有人在第一天設計出淘寶今天的樣子。在知名電商分析人士吳伯凡看來,淘寶最大的創新在于把消費者吸引來之后,不斷發現消費者需求、自創新地滿足需求,就像一座自我生長起來的城市。
誕生:免費牌打垮國際巨頭
2003年2月,距離馬云帶領“18羅漢”創辦阿里巴巴集團已有四年,馬云和公司高管在辦公室里單獨召集了約十來名員工談話,大意是公司有一件秘密任務需要他們去完成,如果愿意去做,那么就在桌上這份文件上簽字;如果不愿意去做,那可以離開辦公室。但無論是否愿意,都必須承諾保密,甚至連家人也不能告知。這份文件誕生了淘寶網,而這十幾個人組成了核心制作隊伍。
當所有人都認為阿里巴巴將在B2B領域深度挖掘的時候,為何馬云突然創建了淘寶網?商報記者了解到,當時一份來自世界貿易組織的研究報告稱:根據他們對全球上百個發展中國家的研究,在工業化過程中,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1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時是信用重建的時期。而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由于近年來經濟迅猛發展,國民生產總值上升迅速,人均1000美元這條均線已被突破。
馬云和他的創業伙伴們對這份報告進行分析后認為,中國的環境已經到了可以解決物流和資金流的時候了,而他們意圖進入的C2C領域,正是一個著手的關鍵點。然而,淘寶網誕生之初,就面臨著強大對手的絞殺,這就是當時全球首屈一指的個人、企業商品在線交易平臺eBay。正值那年6月12日,eBay正式入主國內C2C領域的老大易趣。面對強敵,馬云采取迂回戰術,在淘寶網砸下一億元,擎起“免費”大旗。
當時,在線拍賣網站的收費方式主要是三方面:一是交易服務費;二是登錄費;三是櫥窗展示位費。而淘寶網則是全部免費,這對于在互聯網上做買賣的生意人來說,不啻于天上掉下的餡餅。
這一招很快顯現出效果。當年年底,淘寶就吸收了約30萬注冊會員,部分易趣會員紛紛轉投淘寶上開店。而以往的快速增長使得易趣變得有些傲慢,它并未及時改進對用戶的態度。五年之后,一直堅持收費的易趣才宣布終身免月租,然而早已為時晚矣,市場不再給易趣機會。而曾經占領市場份額80%~90%的易趣如今的份額僅約10%。
這個“螞蟻打敗大象”的案例如今已成為中國商業史上的經典。昨日,吳伯凡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直言,按照互聯網的商業邏輯,先有流量,再來探討模式。當時淘寶的免費策略如今看來比較野蠻,不過在當時的確對易趣釜底抽薪,從而獲得電商平臺最核心的資源——大量的用戶。
成長:圍繞一切需求的自創新
打敗易趣,只是成功的開始。淘寶對于阿里最大的貢獻在于,孕育出支付寶、天貓(原淘寶商城)、一淘、聚劃算、阿里媽媽等業務和高黏性的龐大用戶。
2003年10月,淘寶網推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爸Ц扼w系如果不解決,網商都會說這在瞎掰。”馬云當時介紹,這意味著網上支付工具解決了網購重要的問題:誠信。
2008年4月,淘寶B2C新平臺淘寶商城上線,進軍B2C領域。8月正式提出“大淘寶戰略”,進一步明確了淘寶定位電商開放平臺、打造大淘寶生態系統的方向。他們認為,只有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充分分工協作才能把消費者和商家服務好。所以,淘寶早已不再僅僅是一個網絡交易的市場,而是一個把整個電商鏈路打通,由消費者(C)、商家(B)、服務商(P)組成的開放平臺。
2011年6月16日,淘寶一分為淘寶集市、淘寶商城、一淘,分別解決流量質量、賣家資源質量、淘寶自身收入的問題。
2011年10月20日,聚劃算從淘寶網剝離。分拆后,聚劃算能做的不僅是淘寶網內部的團購服務(實物為主),一些外部的服務類團購產品也可以引入。
2010年4月,阿里巴巴獲得國內首張電子商務小額貸款執照,隨后面向小微企業、個人創業者提供小額信貸等業務。
2013年1月,阿里調整為25個事業部,已經沒有“淘寶”字眼。淘寶作為大實體,已經拆成更小的事業部,分別是類目運營事業部、數字業務事業部、綜合業務事業部、消費者門戶事業部和互動業務事業部。隨后,又提出了大數據、C2B定制等新概念。
吳伯凡認為,淘寶的每一次變化,根本原因是適應用戶和市場的變化。淘寶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誰來賣;第二個階段,賣給誰;第三個階段,怎么賣。分別對應的是供方市場從線下向線上遷移、買方市場遷移、建立正常的在線零售市場的三個大環境。
崛起:構建生態體系
事實上,從2003年創立之初,在淘寶集市就有模特攝影、店鋪裝修、快遞發貨、客服培訓等類別的電商服務產品,淘寶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自由的、開放的市場。也正是因為淘寶與生俱來的開放特性,吸引到數億的消費者到淘寶購買商品,數百萬的商家通過淘寶出售商品,進而衍生出了大量的服務商為賣家提供電商產品和服務。
10年后的今天,圍繞著淘寶,正在形成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包括傳統制造業、網店掌柜、客服、第三方服務商、淘寶客、快遞。2012年,我國的快遞業務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較2011年同比增長39.2%。淘寶提供的數據顯示,淘寶網和天貓每天產生超過1200萬單包裹。淘寶上第三方服務商數量接近20萬家。
吳伯凡表示,淘寶由最初從網上集市起家,最后變成了一座城市。城市與集市最大不同在于除了商鋪,還有銀行、物流等其他配套,形成服務網絡,為買家和商家服務。而淘寶的每一次變化,都是這座城市在自我生長過程中,因各種需求產生的新型業態。
這10年,電子商務產業也正迅猛發展。昨日,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曉介紹,去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大概是8萬億左右,其中包括有6萬多億的B2B的電子商務交易額,以及1.3萬億的網絡零售交易額。據估算,到2020年B2B電子商務應用規模會達到33萬億,而網絡零售規模從去年的1.3萬億,增加到超過10萬億。梁春曉把電子商務這十幾年的發展歸納為,最初大家把電子商務當成很好的信息管理工具,到了2000年左右,很多人開始把電子商務看成是新的渠道,這兩年又不僅把網上零售看成等同于傳統的渠道,而是當成新的基礎設施。梁春曉指出,接下來應稱作電子商務經濟體。
淘寶十年 裂變 從“剁手族”到“淘寶客”電商十年改變了誰?
故事已經發生了逆轉。
1999年,北京、上海和廣州曾開展過一場“互聯網生存實驗”。三天三夜中,挑戰者需要依靠主辦方提供的現金和限額信用卡在封閉的房間里生存,而維持生存的一切物資則必須通過房間內能夠上網的電腦購買。
彼時,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的信息顯示,整個中國的上網用戶人數僅400萬,其中網購人群僅占到上網用戶人數的3.2%。
短短13年后,當初的實驗早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樣來自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到2012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已達到5.64億人,其中網購人群占比已達到42.9%,即2.42億人。
從2003年淘寶網橫空出世,將電子商務帶到尋常百姓家。歷經十年發展,電商究竟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又為整個商業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12族群撐起萬億成交
461691元!這是今年1月17日,一位名為“resiply”的男性網友在重慶一論壇上曬出的2012年支付寶賬單總額。
“一看到數字就恨不得‘剁手’。”resiply昨日告訴商報記者。因為新房裝修,在他40多萬元的消費對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于家裝材料。
2010年,淘寶新垂直平臺家裝館上線,開啟了連家裝建材都能網上購買的時代。從2011年至今,已有23萬用戶從淘寶上購買了“設計/施工/監理”類商品。
由此引申出的另一話題是,如果你對網購商品的印象還停留在以服飾為主的商品類別的話,淘寶網最新公布的2012年銷售排名顯示,鮮花植物也早以環比增長64.2%的速度,成為網購數量增長最快的商品品類之一。
“就在不久前,我們辦公室才集體在一家網店購買了10盆多肉植物?!贝笃阂患夜景最I鐘小姐昨日告訴商報記者?!澳隳芨嬖V我,現在還有什么是不能在網上買到的么?要是需要的話,別說植物,你能在網上買一座可自行拼裝的小花園。”
而在建材和植物背后的一組數字是,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到7.85萬億元,同比增長30.83%。
由此誕生了以“剁手族”、“夜淘族”為代表的12個網購族群。以“剁手族”為例,來自淘寶網的網購族群報告顯示,其人均年購物額達16萬元,人均購買次數達538次。
“電商的出現,讓更多人享受到更便捷生活的同時,也讓‘宅男’、‘宅女’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敝貞c智派網絡學院副院長楊艾祥昨日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網購已經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電商催生“新三十六行”
在市場交易的另一端,網購的出現,不僅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圍繞電商,更催生出大批新的職業形態。
網商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2009年7月,在武漢科技大學讀研三的解礫,和7位同窗湊了10萬元,在網上賣起了保暖內衣。絕對的價格優勢加上細致的服務,短短五個月時間,他們的銷售額就達到了570萬元?!耙菗Q做線下創業,要想用10萬元的啟動資金,在五個月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成績,幾乎不可能。”解礫昨日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大約一年后,他和同學創辦的主賣內衣的電子商務公司,被知名企業紅桃K集團收購,他本人也成為紅桃K集團最年輕的副總裁。
如果說在此之前,大學生網上創業還不算主流,浙江省教育廳率先出臺的一紙新政,卻讓“網商”這個詞迅速在商界風靡。
就在解礫創業不久,浙江省出臺新規,只要大學生網店開得好,也算就業,同樣納入就業統計,且在《關于對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從事電子商務(網店)進行自主創業認定的通知》里明確寫到,高校畢業生在淘寶網店的信用等級在三顆鉆以上的,就可以認定為自主創業,除了可享受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同等待遇,還可以享受到各項由自主創業帶來的政策優惠。
在此之外,圍繞電商,網店模特、網店裝修師、網絡砍價師、網拍團長、淘寶客等“新三十六行”應運而生。
“我們最初就是做淘寶網店裝修起家的,經過三年時間成為了國內最大的網店裝修公司之一?!敝貞c捌乘拾餐飲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廖榮爽昨日告訴商報記者,之后,他用自己通過網店裝修賺到的第一桶金,在洋人街附近開了一家1000平方米左右的懷舊餐廳。
來自發布的《2012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直接從業人數將近214萬人,而到了2012年底,光是淘寶網創造的直接就業崗位就達到392.1萬人,間接就業崗位更是高達1109.6萬人。
如果再往前推5年,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直接從業人數尚且只有50萬人。
盡管如此,電商行業仍然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澳壳爸貞c市已經有52430家網上店鋪,圍繞電商的就業人群也達到10萬人以上,但仍然極度缺乏電商專業人才?!敝貞c市網商協會會長胡剛昨日告訴商報記者。
推動商業回歸誠信本質
在偌大的電商江湖曾發生過這樣一個小小的故事。
2011年8月28日,淘寶店主“夏天的茉莉花茶”曾往返8個小時,上演過一出千里送貨的感人戲碼。
“前一天有個客戶在我們的網店上買了十支熒光筆,當時我不在公司,同事就承諾了當天發貨,次日顧客就能收到商品。”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夏天的茉莉花茶”昨日告訴商報記者。
后來因為筆的顏色不齊,當天并沒有順利發貨。次日,顧客發來消息稱,當時就是因為第二天急用,考慮到他們店能保證發貨速度才購買的商品,結果沒想到店主說話不算話,有失誠信。
“‘有失誠信’這四個字深深地刺傷了我?!彼敿礇Q定,無論如何都要履行諾言,當天把貨送到。在經過往返8個小時的車程之后,他終于將價值11元的熒光筆如約送到了顧客手中?!拔矣肋h都記得,顧客在收到商品之后,說以后還會在我們店里繼續買筆,下次可能就是上千支的采購?!彼f。
這個故事背后的另一層含義是,時至今日,“誠信”這兩個字已然根植在每一個網商心中,但鮮有人了解,過去十年,“誠信”一度成為困擾電商發展的行業性難題。
“從誠信通到支付寶,圍繞誠信建設,相信每一個電商平臺都在過去十年做出過非常多的努力,這樣的建設直到現在仍然在不斷推進。”淘寶方面相關負責人昨日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淘寶平臺從設計之初就以解決這一問題為目標,設計出了好評制度,即通過顧客購買商品后給出的評價來累計店鋪信譽,從而促進賣家的誠信經營。而真正推動誠信成為淘寶店主必守原則的里程碑,則在于支付寶的推出。
就在淘寶上線幾個月后,2003年10月,馬云推出了支付寶支付工具,支付寶的核心功能為第三方擔保交易,由買家將貨款打到支付寶賬戶,由支付寶向賣家通知發貨,買家收到商品確認后再指令支付寶將貨款放于賣家,至此完成一筆網絡交易。
支付寶的出現,成功在買賣雙方之間建立起了一座制衡的橋梁。
直到2011年初,阿里巴巴在中國交易市場推出了7天賠付服務,成為電商誠信體系建設的又一里程碑。賣家加入7天賠付后,在阿里巴巴中文站各產品搜索頁面會有專屬標志展示,買家認準獨特標志的賣家與其交易,若雙方在交易糾紛中產生賠付責任,阿里巴巴在收到買家投訴且舉證充分的前提下,在7個工作日內做出處理決定,如投訴成立將對買家做出先行賠付。
“中國、國際兩個交易市場的電子商務欺詐案,在當年上半年就同比下降超過八成。”阿里方面相關負責人昨日告訴商報記者。
而電商對于誠信問題的強調,也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整個商業社會的道德觀。從聯想“5P”(想清楚再承諾、承諾就要兌現、公司利益至上、每一年每一天我們都在進步、敢為天下先)企業文化的建立,到國美2013“信”文化的推行,越來越多的線下企業開始將“誠信”二字作為企業經營的靈魂。
“早期的電商發展的確因為誠信問題出現過很多不好的現象,這樣的現象經過互聯網放大之后,讓更多的經營者意識到,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誠信都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從而引起整個商業社會的關注,這兩個字正是因為電商的出現而被放到了一個更新的高度,也同樣推動了整個商業道德回歸最原始的本質?!焙鷦傉f。
淘寶網
大事記
2003年5月
淘寶網誕生,20天后,淘寶網迎來第10000名注冊用戶。
2003年10月
推出“支付寶”服務,完善網上交易的支付平臺。
2004年1月
宣布2003年總成交額突破3400萬元,日均PV300萬,商品數達到80萬件,注冊會員超23萬人。
2004年7月
推出“淘寶旺旺”即時通訊工具。
2004年12月
支付寶正式獨立運營。
2005年5月
淘寶網商品數突破700萬件,超越日本雅虎,成為亞洲最大的網絡購物平臺。
2006年5月
正式推出淘寶商城,開創全新的B2C(企業對個人)業務。
2008年9月
阿里巴巴啟動“大淘寶戰略”,旗下淘寶網和阿里媽媽合并發展。
2009年1月
宣布2008年交易額達999.6億元,已成為亞洲最大網上零售商圈。
2010年11月
淘寶商城啟動獨立域名Tmall.com。
2011年6月
淘寶網分拆為三個獨立公司:淘寶網,淘寶商城和一淘。
2011年10月
團購平臺聚劃算獨立。
2012年1月
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
2012年11月
淘寶天貓平臺全天交易金額已達到191億。
2012年12月
淘寶和天貓交易額當年已突破一萬億元。其中天貓占2000億,淘寶網有8000億,直接、間接帶動就業超過1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