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源于準宗教現象,產生于原始宗教以前,為現今卯知人類意識活動最早的形態之一,有一定程度的宗教因素,但當無超自然體的概念,對于客體尚未神化、無敬拜求告之念,一切全靠幻想,認為某些行動可影響某些現象或事物,如法術巫術、針刺木刻人形、佩戴玉石等。
舊石器時代洞穴壁畫的野獸圖像遍布被利器刺傷之痕跡,多認為是行法術以增加狩獵命中率。而尼安德特人、山頂洞人等的墓葬中,都發現尸骨上撒滿紅粉及砂石,可能是以血色物行法術,以求死者死后安穩或再生。當宗教及神靈觀念形成,巫術法術多成為宗教的附屬行動。研究宗教起源的學科為宗教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religion),主要理論為萬物有靈論、前萬物有靈論、巫術論、原始一神論、功能論、神話結構學說及語言疾病學說,前四者屬進化論學派,后三者屬文化圈學派。
有人認為,所謂的宗教,中國文化認為:有一個創始人、有崇拜對象為“宗”;有一群追隨者,有一定的祭祀儀式為“教”;西方文化的宗教religion是從拉丁詞“re”和“legere”演變來的,意思是“再”和“聚集”,就是一群人為了一個目的聚集在一起的意思,發展到有同一信仰,同一信念,為了這一信仰而到了不畏生死的地步。
如此可以看得出,儒道釋是宗教,科學也是宗教,有神論者聚在一起是宗教,無神論者聚在一起也是宗教。
宗教是一種主觀意識對希望的執著而誕生的一種強大的精神依靠.
宗教是一種社會行為,它包括信仰,宗教組織,祭禮,文化(宗教建筑,宗教繪畫,宗教音樂)等等方面的內容。一種成功的宗教能夠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并且對某一時代人類的社會發展形成較大的影響。
宗教是一種對社群所認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風俗的教化,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多數宗教是對超自然力量、宇宙創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它給人以靈魂并延續至死后的信仰體系。對宗教進行研究的學科是宗教學。
宗教可以大致分為自發宗教和人為宗教兩大類。自發宗教是非常原始的宗教,一般是原始社會時期的宗教。而現代的宗教基本上都是人為宗教。
我認為宗教最原始的意義是反映了人們對神和對終極關懷的探求,具有倫理價值。宇宙萬物是有起源和規律的,自古以來,人們把導致宇宙萬物產生的原因(因緣)叫做上帝、神、天、道或造物主。在古代,中國人就相信有一位造物主或至上神存在,商朝和商朝以前的人稱之為上帝,周朝人稱之為天,老子和莊子稱之為道。雖名稱有異,實則指同一位造物主。人們大都承認,人都是有罪的,與永恒的造物主分開了。人們希望擺脫自己的罪和因罪所要承受的報應,回歸造物主,獲得永恒的生命、意義和價值。
在古代文明古國中,他們都誕生了與本民族或本國相應的宗教,例如,印度的印度教,從而演變為佛教,古希臘和古希伯來的基督教等等;在中華民族產生之初,我們也與他們一樣信奉宗教,比如殷商時期占卜、祭祀等宗教活動大肆風行,為何中國沒有根據自己的歷史演變出與之相匹配的宗教?個人覺得道教只是傳承了一部分,不能算,原因是它對中國人的影響力還不如從印度傳進來的佛教。
世界宗教相當復雜,幾千年以來幾乎都受到統治集團的利用和影響的工具,或者打壓道路曲折,佛教雖然出自印度卻在中國得到發展,印度教能幫助印度的統治集團的利益故得到保留并發展,所以有些宗教的教條是比較殘酷的,如割禮還有印度教中并不人道的教條的存在。說明一直以來有權力的背景。其實佛教在印度早已不復存在,佛教在中國西藏得到最完整的保存,可在解放以前政教不分也受到統治集團的利用,相對來說比較純潔的是現在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儒教,道教等,當然基督教,天主教也曾經有過不光彩的歷史,宗教本身是向善的。
宗教書籍參才:http://www.buytou.com/list.php?cid=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