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世界近現代戰爭歷史回顧

     兩伊戰爭(Iran-Iraq War),又稱為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伊朗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神圣抗戰、或伊朗革命戰爭,伊拉克稱為薩達姆卡迪西亞,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

 

 

(圖右為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

 

兩伊戰爭時期,薩達姆為伊拉克取勝作禱告

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屬于西亞。戰爭于1980年9月22日爆發,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但雙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戰斗。2015年9月22日,伊朗舉辦紀念兩伊戰爭爆發35周年盛大閱兵式。

 

 

  戰爭的經過:第一時期

  第一時期,戰爭在伊朗境內進行。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調集大量飛機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15座城市和空軍基地進行空襲。23日凌晨2時,出動地面部隊5個師又2個旅,1200余輛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發起進攻。到10月底,伊朗擋住了伊拉克軍隊的全面進攻。從1982年3月起,伊朗軍隊轉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將其軍隊撤出所占伊朗領土,兩國邊界又恢復戰前狀態。

霍爾木茲海峽航道示意圖

  面對伊拉克的強大攻勢,伊朗軍隊倉促應戰。其空軍襲擊了伊拉克境內的16個目標。地面部隊調整部署,向邊境機動。在前線集結了7個師又2個旅的兵力,此外還有大批的革命衛隊。伊朗設防的重點在北線,以扼守主要通道,遲滯伊拉克軍隊的進攻。伊朗阻滯了伊拉克的進攻勢頭后,漸漸奪取并把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981年9月,伊朗開始大舉反攻。

  一隊伊拉克士兵乘車前往巴士拉以北的前線。‘

繪畫:兩伊戰爭中伊朗F-14戰機擊落伊拉克米格21戰機

  9月底,伊朗集中10余萬兵力,發動大規模的阿巴丹反擊戰,解除了伊拉克對阿巴丹的包圍。1982年3月下旬,經過周密部署,伊朗又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全殲伊拉克2個旅,重創2個師,共斃傷伊拉克士兵2.5萬人,俘虜1.5萬人,擊毀坦克360輛,擊落飛機20余架,繳獲了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個師的兵力和大批革命衛隊約10萬余人,發起以收復霍拉姆沙赫爾市為目標的“耶路撒冷圣城行動”攻勢。經過25天激戰,終于收復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線停火建議,并單方面實施停火,宣布承認兩國于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繼續有效,并準備在伊拉克根本權利得以承認的基礎上同伊朗談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6月29日,其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

     

 

          

  戰爭的經過:第二時期

  第二時期,戰爭在伊拉克境內進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2萬軍隊,發動了第一次巴士拉戰役。經過多次拉鋸戰,至9月底伊朗軍隊控制了伊拉克境內面積約200多平方千米的狹長地帶。從10月開始,伊朗又出動5萬軍隊向伊拉克北部曼達利地區發起進攻,深入伊拉克境內,對巴格達造成威脅。伊拉克軍隊前后組織7次反擊,將伊朗軍隊阻擋WWw.92to.COM在邊界一帶。1983年2月以后,伊朗在中線和北線再次發動了一系列攻勢。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線。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勢基本停止。

  在兩伊戰爭期間,被伊拉克使用的化學武器殺死的一名庫爾德族父親和他懷裏的孩子。


庫爾德人分布圖。在兩伊戰爭中,大約有800萬庫爾德人居住在土耳其境內,500萬待在伊拉克,300萬人在伊朗。

  為了進一步迫使伊朗罷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采取“以戰迫和”方針,在地面和海上連續向伊朗發起主動出擊。在局部地區對伊朗軍隊發動一系列的小規模襲擊,并在戰斗中多次使用化學武器。與此同時,伊拉克還利用其空中優勢,發動了舉世震驚的“襲船戰”。

  戰爭的經過:第三時期

  1986年,兩伊戰爭再度激烈,戰爭進入第三時期。伊朗一反過去打消耗戰的方針,力爭速戰速決。1986年2月初,伊朗出動9萬余人的兵力,發動了規模較大的代號為“曙光—8號”的攻勢,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奧。與地面戰場相呼應,1986年,兩伊“襲船戰”一再升級,遭到襲擊的船只達106艘,其中有28艘進出科威特港口的船只遭到襲擊。由于兩伊“襲船戰”影響到非交戰國的利益,科威特于1986年11月和12月,先后向聯合國的5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蘇聯、中國、法國和英國提出租船和護航要求。蘇美相繼同意為科威特油輪護航,并以此為由不斷向海灣派遣軍艦,從而使原來就很緊張的海灣局勢增添了更大的危險。為避免戰爭進一步升級,聯合國安理會于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過了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雙方立即停火。598號決議通過后,由于兩伊積怨已久,在停火問題上立場各異,分歧wWW.92tO.cOm較大,誰也不愿主動作出讓步,因而聯合國598號決議遲遲得不到貫徹落實。

                                 

  


  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伊朗和伊拉克實現停火。

  戰爭的經過:第四時期

  第四時期,1988年,是兩伊戰爭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2—4月,雙方使用了數百枚導彈襲擊對方的城鎮,掀起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襲城戰”。此后,在相持中,伊拉克漸漸占了上風,4月17日,伊拉克軍隊對法奧地區的伊朗守軍發動了代號為“齋月”的攻勢,經過兩天激戰,于18日下午全部收復被伊朗占領兩年之久的法奧地區。外國軍事專家評論,這是“兩伊戰爭的轉折點”,它“打開了結束兩伊戰爭的大門”,“為兩伊通向和平開辟了道路”。伊朗在欲戰不能,欲罷不忍的境況下,被迫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決議。8月20日,兩伊雙方實現停火,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終于落下了帷幕。從1984年4月開始的4年多時間里,雙方在邊境地區互有攻守,戰爭轉入長期消耗戰。至1988年7月,伊拉克所占伊朗領土幾乎全部喪失。

(圖為一女子在使用武器)

  停戰協商

  為使兩伊戰爭盡快結束,聯合國安理會于1987年7月20日通過了要求兩伊立即停火的第598號決議。次日,伊拉克表示歡迎聯合國決議,并決定暫停襲擊伊朗海上目標,以示誠意。但伊朗沒有表態,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號決議。從兩伊戰爭停火后的第5天即8月25日開始,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兩伊外長舉行了多次會談,但談判毫無結果。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危機爆發后,伊朗利用危機逼使伊拉克最終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條件,承認伊朗對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權,并從伊朗領土撤出了軍隊。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果兩敗俱傷。伊拉克傷亡和被俘48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伊朗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5400億美元,雙方的綜合國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兩伊戰爭的損失:

  兩伊戰爭前后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余近400億美元,

  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18萬、傷25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92tO.cOM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戰爭使兩個國家都受到慘重損失,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死傷人數以百萬計。伊拉克因此也背負了大量的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后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后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于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具體傷亡數字有很多說法,一般認為死亡人數為一百萬人左右。

            


(上圖為充滿了硝煙的戰場)

                        

  伊拉克軍隊由戰前的24萬人發展到戰后的120萬人。

  兩伊戰爭實際上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消耗戰。8年中,兩國軍費開支和經濟損失總計達6000億美元,交戰雙方人員傷亡148萬人,被俘8萬人。其中伊朗軍隊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被俘3萬人,損失作戰飛機約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軍隊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同時,非交戰國也蒙受巨大損失,被擊沉擊毀船只90艘,擊傷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分損壞。  


  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居民慶祝兩伊于當日正式實現停火。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失,除常規戰爭外,在戰爭過程中采取了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破壞敵方后勤、經濟設施的手段。伊拉克還對伊朗軍隊、平民動用了化學武器。作為軍事實力相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在戰爭中曾使用諸如蘇式米格-25戰機、美式F-14戰機、法式飛魚導彈等當時較為先進的武器,但同發達國家主導的戰爭相比,這場戰爭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別。例如,在戰爭中鮮有集群化坦克長距離突擊作戰,而一戰中的壕溝戰、人海攻擊卻頗為常見,甚至還出現了沒有武裝的平民在狂熱的宗教信仰支撐下集體沖鋒,踩爆地雷的場面。

  2002年7月21日,伊拉克和伊朗交換了兩伊戰爭中兩國死去士兵的1736具遺骨後,一名伊拉克婦女伏在丈夫的棺材上痛哭。新華社發

      

這與士兵在緊急征召之下入伍,缺乏操作現代化設備的訓練、領導人指揮不當以及武器裝備配件不足,難以維修、保養有一定關系。不過另一方面,在戰爭中也出現了用直升飛機打直升飛機、用防空導彈打小艇的新戰術,在襲船中和襲城戰中雙方大量使用了先進的反艦導彈與地對地導彈,這場戰爭也揭示了戰爭動員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歷史文化 世界歷史 >兩伊戰爭八年慘戰經過的四個階段 伊拉克和伊朗的戰爭損失 轉載網絡 兩伊戰爭http://www.baike.com/wiki/兩伊戰爭

兩伊戰爭中最血腥的一幕——霍拉姆沙赫爾之戰 http://news.china.com/history/all/11025807/20140920/18803513_all.html

兩伊戰爭_戰爭紀錄片 http://www.56.com/w32/play_album-aid-7396900_vid-NTQzODU5MzI.html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兩伊戰爭:8年激戰,兩敗俱傷
老照片 1983年兩伊戰爭中的伊朗軍隊 士兵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
兩伊戰爭 二戰后最慘烈的血肉磨房
老照片 兩伊戰爭中的伊朗軍隊 見證了戰爭的殘酷
老照片 兩伊戰爭中的伊拉克軍隊 坦克大軍渡河進攻伊朗
兩伊戰爭,伊朗為何拒絕伊拉克愿意賠款700億美元的停戰請求?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建瓯市| 克东县| 西藏| 固阳县| 衡山县| 绩溪县| 台南市| 惠州市| 库伦旗| 徐州市| 许昌县| 祥云县| 沿河| 固镇县| 自治县| 额尔古纳市| 天台县| 扶绥县| 峨眉山市| 棋牌| 亳州市| 盐山县| 洞头县| 利辛县| 牡丹江市| 青阳县| 舒兰市| 丰县| 星座| 鸡西市| 凉城县| 神池县| 阿拉善盟| 迁安市| 西藏| 营山县| 兴业县| 娄底市| 漯河市|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