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
沮授 三國廣平人,從小有遠大志向,喜歡謀略。先是冀州別駕,當茂才,當了兩次縣令,韓馥入主冀州時當韓馥的別駕,被韓馥推薦為騎都尉。袁紹占領冀州,就投奔了袁紹。沮授對袁紹可說是盡心輔佐,多獻良謀,但多不被采納,最終于官渡戰敗后被曹操所擒,拒降而死。 田豐 字元皓,鉅鹿(今河北巨鹿一帶)人。東漢末年袁紹部下謀臣,官至冀州別駕。其為人剛直,曾多次向袁紹進言而不被采納,曹操部下謀臣荀彧曾評價他“剛而犯上”。后因諫阻袁紹征伐曹操而被袁紹下令監禁。官渡之戰后,田豐被袁紹殺害。
郭圖 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郭圖為袁紹所任,曾為之游說韓馥,使紹領冀州。天子之東,郭圖阻紹迎帝。袁曹爭霸,郭圖力主決戰,并因是譖沮授,使紹分監軍為三都督,圖亦典其一軍。官渡之戰,隨顏良攻白馬,失利而歸,后曹操偷襲烏巢,郭圖固請以重兵攻曹營,計失而譖張郃,郃等忿懼而降曹,袁軍潰敗。袁紹病死,審配等立袁尚為嗣,郭圖因說袁譚攻尚,兄弟交兵,袁譚戰敗,郭圖復說譚呼曹操擊尚,去親就敵。尚敗而譚復叛,曹操攻之,譚敗走被殺,圖亦見誅,并其妻子。
許攸 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本為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時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許攸因此背袁投曹,并為曹操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袁紹因此而大敗于官渡。后許攸隨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屢屢口出狂言,終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逢紀 早期投靠袁紹 深受重用 曾獻計,使公孫瓚將兵南下,協迫韓馥,遂使袁紹領冀州牧。詆毀田豐致使田豐被殺,后因與郭圖不合被殺
審配 魏郡陰安(今河北清豐北)人。東漢末年軍閥袁紹帳下謀士。袁紹領冀州,引為治中。后事袁尚。及鄴城破,為曹操所擒,被殺。
崔琰 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東北)人。東漢末年曹操部下。崔琰相貌俊美,很有威望,曹操對他也很敬畏。建安二十一年(216),崔琰在給楊訓的書信中寫道“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曹操認為此句有不遜之意,因而將崔琰下獄,不久崔琰即被曹操賜死。
王修。北海郡營陵人,先后侍奉孔融、袁譚、曹操。
辛評 字仲治,是辛毗之兄。原是韓馥部下,韓馥逃亡后轉而輔佐袁紹。袁紹死后,辛評、郭圖欲立袁譚為主,與審配等不和。后來曹操破鄴,審配怒遣手下將辛評全家殺害。
辛毗 字佐治,潁川陽翟人。本居隴西(郡治在今甘肅臨洮縣),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其先人東遷。當初,辛毗跟隨其兄事袁紹。曹操任司空時,征召辛毗,他不受命。官渡戰后,辛毗事袁紹的兒子袁譚。公元204年,曹操攻下鄴城,上表推薦辛毗任議郎,后為丞相長史。公元220年,曹丕即皇帝位,以辛毗為侍中,賜爵關內侯,后賜廣平亭侯。魏明帝即位,封辛毗穎鄉侯,食邑三百戶,后為衛尉。公元234年,諸葛亮屯兵渭南,司馬懿上表魏明帝。魏明帝任辛毗為大將軍軍師,加使持節號。諸葛亮病逝后,辛毗返回,仍任衛尉。不久,逝世,謚肅侯。
陳琳 建安七子之一 幫袁紹寫檄文罵曹操的。
荀諶 字友若,荀彧之弟(一說荀彧之兄),荀緄之子,(豫州)潁川[今河南禹州]人.初袁紹以逢紀計,說公孫瓚南來,冀州震動,時荀諶為韓馥謀士,說馥請袁紹同治州事,遂使紹領冀州牧。袁紹平定河北,值徐州劉備求救,荀諶力主討曹,紹遂起兵。諶后不知所終。
李孚 后歸曹操 曾任魏陽平太守
武將
顏良 文丑 河北名將 以勇而聞名。
張郃 字儁乂,河間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官渡之戰時,本為袁紹部將的張郃投降了曹操,并在曹操帳下多立功勛,于曹魏建立后加封為征西車騎將軍。張郃多次抵御蜀漢諸葛亮的進攻,于公元231年在木門道被諸葛亮設伏射死。謚曰壯侯。
高覽 生卒年不詳,東漢末年袁紹部將,后與張郃一同投降曹操,官至偏將軍、東萊侯。
朱靈 袁紹將領 幫助曹操攻徐州有功后歸順曹操守許南后封高唐侯
馬延 袁紹手下舊將。曹操打敗袁紹后,投靠曹軍。后跟隨曹操攻打江東。任帳下偏將,是曹軍的鷹犬部隊。后火燒赤壁曹軍大敗逃跑是,被甘寧所殺。
張顗 東漢末年武將。本為袁尚部下,后降曹操赤壁被甘寧殺死
張南 基本同上 為周泰所殺
田疇 字子泰,右北平無終(今河北省玉田縣人,現玉田縣為古無終國)人。東漢末年人物,曾向曹操獻計擊破烏丸,此后便拒絕出仕,直至病逝。
焦觸東漢末年冀州牧袁紹部將,屬袁紹次子袁熙。袁紹死后反叛袁氏,自立為幽州刺史,不久后投降曹操,封為列侯。
牽招 字子經,安平觀津(今河北武邑東)人。先事袁紹后歸曹操,與田豫常年鎮守邊陲。
麹義 他在前期的表現比所謂的“河間四將”還搶眼,后來因為居功自傲,被袁紹殺死曾率800弩兵大敗公孫瓚1萬余騎兵
淳于瓊 名人 守烏巢醉酒那個,改變歷史的男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