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奀
劉邦,地地道道的草根出身,在他不惑之年卻成了西漢皇朝的開國皇帝,開啟了強盛統一的時代!在他之后的400年間,他的后代劉秀、劉備等在戰火中努力延續著漢朝的命脈,盡管劉秀、劉備們有著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正宗血統,他們卻生不逢時,在成功之前都已是一介草民,他們與高祖一樣都有著一番艱辛發跡史。下面,樂奀就和大家一起說說吧!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地痞流氓出身
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年),秦泗水郡沛縣豐邑中陽里(今江蘇豐縣)人。因出身寒微,世代務農,家人連個正兒八經、像模像樣的名字都沒有。因排行老三,理所當然地就叫了劉季。
劉邦年輕時候就聲名遠揚。他沒有正當職業和穩定收入來源,要喝酒玩女人,唯一的途徑就是以流氓手段加以牟取。但長期的流氓生活也使劉邦獲利多多,錢財來得快也就去得快,這便養成了他喜好施舍、豁達大度、寬厚仁愛的性格;不為生活發愁,不為土地所囿,不為物役所拘,常常樂觀開朗,行動灑脫,善于權變通達;走東串西,見多識廣,視野較他人開闊;時常遭人議論,也就不為時俗所左右,不受傳統觀念束縛……相貌出眾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種資本!而劉邦長得十分英俊,司馬遷在《史記·高祖本紀》中寫道:“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這也是呂雉父親后來非得將黃花閨女嫁給這位無賴的緣由吧!
后來,劉邦雖然當了皇帝,貴為“天子”,卻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易”,一不留神就露出一副流氓的嘴臉。終其一生,劉邦似乎都在“流氓”的軌道上一貫地滑進。
建世帝劉盆子
建世帝劉盆子:放牛娃出身
劉盆子(10-?年),太山郡式縣人,漢高祖劉邦九世孫,劉邦之孫城陽景王劉章(劉肥次子)之后。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劉盆子父輩所承襲的西漢式侯爵位被廢黜。更始元年(公元21年),新朝王莽政權被綠林軍所滅,同年西漢皇族后裔劉玄被立為皇帝,史稱更始帝。不久,由樊崇領導的赤眉軍經過式縣時,擄掠劉盆子和他兩個哥哥劉恭、劉茂留在軍中。因劉恭從小學習《尚書》而被任命為侍中,劉盆子和劉茂則負責割草喂牛,號稱“牛史”。
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軍攻陷長安城,由綠林軍扶植的劉玄政權滅亡。赤眉軍首領樊崇采納了方望“擁立漢朝宗室為帝,以號令天下”的建議,通過抓鬮的方式讓放牛娃劉盆子轉身為皇帝,不過也就是個傀儡擺設而已!公元27年,東漢光武帝劉秀率軍與赤眉軍決戰華陰縣,赤眉軍打敗,樊崇和劉盆子等投降被解送到洛陽。劉秀任命劉盆子為叔父趙王劉良的郎中。后因劉盆子雙目失明,劉秀下令用滎陽的官田租稅奉養劉盆子終身。
漢光武帝劉秀
東漢光武帝劉秀:一介布衣書生出身
漢光武帝劉秀(前5-57年),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人,西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東漢開國皇帝(25-57年在位)。
劉秀的確是前朝皇室后裔,他這一脈來自于漢景帝劉啟。史載有個非常有名的歷史典故叫“唐姬誤會”,講的就是劉秀先祖劉發陰錯陽差富有戲劇性的誕生史。和他的族兄劉盆子家一樣,其皇族待遇在王莽篡位后也沒有了。劉秀只能老老實實種地,規規矩矩放牛。就這樣,他就成了一名普通的莊稼漢,“性勤于稼檣”。公元14年,也就是劉秀二十歲的那一年,他主動要到長安上學進修,上太學。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大學。由于家庭條件的窘迫,劉秀去長安上學的路上,沒有盤纏,就跟同學合伙買了一頭驢,拉著驢車,一邊去長安,一邊在路上用驢車搞經營,在路上還賣票,搞點運輸,掙點生活費。劉秀來到太學,師從廬江人、中大夫許子威先生學習《今文尚書》,而且一學就是三年。權威史籍的記載和他一生努力學習工作的事實表明,他在太學的學習成績是很好的。劉秀后來成為有本事、有作為的皇帝,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不僅有很高的學歷,而且有與之相符的“學力”:他能夠學以致用!
如同當今很多大學生一樣,離開校門一刻即是失業之時。三年長安太學畢業之后,劉秀又回家接著回去種田。在他二十八歲的那年,機會終于來了!新莽天鳳年間,赤眉、綠林、銅馬等數十股大小農民軍紛紛揭竿而起,頓時,海內分崩,天下大亂。劉秀的大哥劉縯和南陽的諸多子弟都欲趁亂起兵,而持謹慎態度以觀時局的劉秀后來也加入了。建武元年(25年)六月,已經是“跨州據土,帶甲百”的劉秀在眾將擁戴下,于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固城店鎮)的千秋亭即皇帝位,為表重興漢室之意,劉秀建國仍然使用“漢”的國號,史稱東漢或后漢。當年十月,定都洛陽。
蜀漢昭烈皇帝劉備
蜀漢昭烈皇帝劉備:草鞋匠出身
劉備(161-223年),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進河北涿州市)人,自稱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盡管都是西漢皇族后裔,當年劉盆子、劉秀都混到放牛娃的份上了。這東漢又過去了小200年,所以要和皇族攀親戚估計也只能想劉備這樣自稱自找一個啦!據史載,劉備的父親本來是縣中小吏,但在劉備很小的時候就死了。因此他只能和母親一起靠織草鞋草席為業,維持困難的家境。這也就是曹操罵他“織履小兒”的由來。但是幼小的劉備在衣服穿不暖、飯也吃不飽的情況下卻胸懷大志。
在劉備的一生中,無論環境多么惡劣的情況下,他始終都把興復漢室作為自己的目標。劉備禮賢下士,慧眼識才。他三顧茅廬得諸葛亮,有了著名的“隆中對”,形成自己的立國綱要。他在鄉黨之中得到后來勇冠三軍的關羽、張飛,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成功地鎮守了漢中這個戰略重地……最終建立了蜀漢政權。一代偉人毛主席曾對人評價:“劉備這個人會用人,能團結人,終成大事。這是他成功的關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