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遺址位于河南開封市龍亭區,金明池是北宋時期著名的皇家園林,園內建筑均建造于水上,池中可行大船,戰時為水軍演練場所,該遺址是北宋東京城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
金明池始鑿于五代后周時期的公元957年,當時為征伐地處水鄉的南唐,在開封外城開鑿人工湖,“內習水戰”。趙匡胤曾攜眾節度使泛舟湖上,大擺酒席。公元976年,大規模拓建,據載“太平興國元年,詔以卒三萬五千鑿池,以引金水河注之。有水心五殿,南有飛梁,引數百步,屬瓊林苑。每歲三月初,命神衛虎翼水軍教舟楫,習水嬉。西有教場亭殿,亦或幸閱炮石壯弩。”太平興國三年二月,池已鑿成,并引金水河水入內,宋太宗賜名“金明池”。
之后,經過北宋歷代不斷營建,至北宋末期達到鼎盛,成為一處規模巨大、布局完備、景色優美的皇家園林。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專用一卷對池的位置、大小、建筑布局及游池活動等進行詳盡的描述。
金明池又名西池、教池,當時地處東京順天門外。靖康年間,東京淪陷,金明池“毀于金兵”,池內建筑被損毀殆盡。此后,金明池多年荒廢、無人經營,加之因經常“汴水斷流”而失去水源,逐漸干涸。此外金、元時期黃河泥沙多次淤積,至明代后期,池已淤平,以至于之后的史料也失去其記載。
金明池作為北宋時期的重要皇家園林,在中國園林史上占有顯著位置。金明池遺址又是北宋東京城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探尋對研究北宋東京的整體布局、考證當時東京習俗、制訂北宋東京城遺址的保護規劃具有重要意義。
金明池舊時為“開封八景”之一的“金池夜雨”,宋畫《金明池奪標圖》描繪了當時在此賽船奪標的情景。周圍九里三十步,中有仙橋,橋面三虹,朱漆闌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興,謂之駱駝峰,若飛虹之狀。橋頭有五殿相連的寶津樓,位于水中央,重殿玉宇,雄樓杰閣,奇花異石,珍禽怪獸,船塢碼頭、戰船龍舟,樣樣齊全。
2005年春,考古工作者對金明池遺址進行勘探,大致探明了金明池的位置及范圍。據實測,金明池東岸約位于東京外城西墻近300米處,池為南北向,近似于正方形,東西長約1240米,南北寬1230米,周長4940米,與史載的“方圓九里三十步”大致吻合。近些年,開封市政府在原址以張澤瑞的《金明池爭標圖》為藍本,復建金明池,千年夢華,一夕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