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戰中幾乎征服了整個太平洋西岸!然而如果二戰中沒有日本的參戰,世界上恐怕只有歐洲在進行戰斗了,畢竟美國的出戰,和日本的關系很大。
可想而知,日本在當時的影響力有多么的恐怖。那么知根拋底,日本其實原來是發展很落后的國家,根本沒有歐洲列強那些國家有著漫長完備的工業發展歷程,那么將它的實力放到歐洲相比,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水平呢?
由于存在的地方差異,日本沒有和歐洲列強正面交過手,實力一直存在著很多的爭議,但是根據一系列的國力對比,可以肯定的說,日本當時的實力明顯弱于英、法、德、意以及蘇聯五國,僅僅強于波蘭罷了。
首先參考在二戰各國的戰損比(僅供參考),德國:英法1:1.5。德:蘇前期1:5,后期4:5。而中日10:1,蘇日1:8,美日1:10。
有二戰后統計學家所作出的一些數據記錄表示,在工業經濟上,美國獨占鰲頭,在世界的比重超過了40%,德國緊隨其后。
日本在世界主要各國中也是只低于美德英蘇法,然而占比只達到了3%左右,從其他的經濟數據上綜合來說,歐洲整體的經濟水平相當的高,比世界其他各地高出了好幾個檔次。除了美蘇兩國和歐洲,日本經濟是最高的,但僅僅高于波蘭約等于意大利,只是英國的1/3,蘇聯的1/5而已。
從制造業水平上來看,日本并沒有多么強大的工業,工業體系也是相當的不完善,戰爭所需要的石油,本土更是一無所有的,在一些工業生產技術上,日本是明顯落后于歐洲的,對比捷克斯洛伐克、瑞士等國都不如。
在日本的國內建設當中,依然也有著明顯的差距,日本更像是一個暴發戶,而歐洲列強是有著上百年的精心發展的歷史,像一個世襲的貴族。
戰爭最主要的就是人口,日本的人力資源在二戰時期達到了7000萬,這一水平略高于英法,只低于蘇聯和德國,無論如何,日本的人力資源是相當的豐富的。
除了人口就是土地資源,日本本土接近38萬平方公里,比波蘭德國都略大,略低于法國。然而日本的占領土地非常的廣袤,在1931年之前,日本就已經占據了朝鮮半島和臺灣,1931年之后又占領了整個中國的東北,獲得了充足的石油以及糧食。在土地資源上,日本在歐洲僅次于蘇聯,其他各國都不是對手。
和盟友德國比,德國在戰爭中涌現出了眾多軍事家,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的大名更是如雷貫耳,日本在世界出名的就山本五十六吧,還落了一個鼠目寸光的帽子去招惹美國。
論軍隊實戰,日本在歐洲根本不入流。日本最龐大的陸軍在歐洲更是不值一提,如果和波蘭來公平的競爭,日本幾乎得不到任何優勢。火炮口徑,坦克規模和德國差的不是一兩點的問題。雖說日本的空軍也很厲害,可那也只是相對于陸軍和亞洲戰場上,在歐洲遍地都是強國的環境中,日本也只是一流中墊底的。
在早年沒有德國的技術支持下,日本的零式戰斗機根本是不可能出來的。而海軍確實有優勢,在亞洲可以打遍無敵手,放到歐洲也是僅次英國。在一些軍事理論基礎上,日本也是一直向德國學習,然而在實戰中,十幾年也沒有出現哪一次輝煌的教科書式的勝利,而德國、英國、蘇聯屢屢神作,這就是差距。
那么實戰交鋒效果如何呢?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就是答案。在東北扎根十幾年的關東軍讓中國始終沒有辦法,然而一兩個星期之內,關東軍從此便消失了,差距是何其之大?
綜上所述,二戰時期的日本依然非常強大,在美德蘇英法之后。然而日本之所以能占領了半個太平洋,主要還是因為當時中國、菲律賓等這些國家太弱小了,國內局勢動蕩,才給了日本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