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陵在紹興市東南的會稽山麓,是古代治水英雄——禹的墓穴所在。明洪武年間,大禹陵被欽定為全國祭拜36座王陵之一。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成為千古佳傳。在大禹陵邊有個守陵村,我姥姥是這個村的村民,可惜因建設旅游景點,村民都被遷走了,我沒有找到姥姥家。吉人 攝
長長的神道兩邊排列著12對神獸的石雕像,傳說這都是協助大禹治水的神物。
禹祠內有大禹家族的族譜和展示大禹業績的雕刻。大禹塑像是新制作的。
在禹祠的左側有一井,名曰“禹井”,相傳為禹所鑿。有亭名“禹井亭”,其楹聯系孫其峰先生書寫,聯云:“德澤被萬方,軌范昭百代”。
明嘉靖年間考定墓址,由紹興知府南大吉立碑,并書刻“大禹陵”三字,其上覆以亭。
“碑廊”立有秦始皇東巡會稽時命丞相李斯撰寫的《會稽刻石》等珍貴碑碣。
穿過午門,登上“百步禁階”(實際是39階)是祭祀的拜廳。
大殿內大禹塑像高6米,頭戴冕旒,手執玉圭,身披朱雀雙龍華袞,雍容大度,令人望而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