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周輝霞 實習生 劉霞) 習慣給爸爸媽媽倒茶、遇到危險自己可以先逃生、不要為錯誤找借口……昨日,芙蓉區育英二小的同學們拿到一份《學生行為準則》的紅單。《準則》中的74條行為要求將成為同學們日常學習生活中必須遵守的校規。校規中不乏一些雷人的內容,套用網絡上一句流行語:“元芳,你怎么看?”
校規一共有74條,列印在3張A4紙上,每條不長,但很具體,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要怎樣做,涉及學生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思想道德等各個方面。與眾不同的是,這些校規是由學校、老師、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制定的。在國慶節前,該校1548名同學都拿了一張征集校規的通知單,請家長和學生就新校規提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校方將收集上來的信息進行選擇、整合后形成了74條校規。
仔細閱讀這些校規條目,每一條指向明確并具有操作性,例如“上廁所后先扣好褲子”就是為了改變部分同學上完廁所后忘記拉拉鏈的習慣。針對80%的孩子認為遇到危險應自己去解除的情況,校規中有近十條是告訴孩子如何自我保護,如第44條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給別人碰、第47條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逃生、第48條不保守壞人的秘密、第49條壞人可以騙等。
74條校規數量多,管得細,如何避免流于形式、紙上談兵?該校校長嚴春琳介紹,校規涉及到孩子一天的學習和生活,學校將把每一條校規配上繪畫,制作成繪本印發給孩子,幫助孩子記住。違規必糾以確保校規的嚴肅性,該校對于違反校規的同學將進行懲戒。學校會將每一個孩子遵守的情況與班級的榮譽掛鉤,從而形成孩子遵章守紀的大氛圍。此外,學校還將把校規遵守情況列入德育評價手冊,作為孩子參加綜合素養評比的參考。
對每個孩子,學校給予三次提醒改正的機會。三次提醒之后繼續犯規者,學校將告知班主任,情況更嚴重的將請家長配合學校一起來規范孩子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