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廈門一直位列中國最受歡迎的海濱旅游城市前三名,很多來廈門玩的朋友都私信問我廈門有什么特色的好吃好玩的?一一回復既麻煩又寫的不全,終于找出時間拉著石頭、揣著小寶石,頂著烈日整個周末帶著相機走了一遍廈門島各個老字號,又好好整理了2天,才得到這篇美食地圖,貼出給大家參考~
廈門小吃是來廈門旅游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廈門,小吃既可是點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
因為和臺灣同屬閩南地區,所以很多小吃的做法和口味與臺灣很相似,入口美味香醇,令人回味無窮。
廈門的風味小吃久負盛名,發展至今據說已有百余種。其中最有名的小吃有:沙茶面,土筍凍、燒肉粽、魚丸湯、蝦面、薄餅、芋包、扁食、拌面、韭菜盒、油蔥稞、麻糍、花生湯、面線糊、炒面線、姜母鴨、鴨肉粥、蠔仔粥、同安封肉、鴨肉面線、米血、大腸血等。
在廈門待久了,很多人都會深深愛上廈門的小吃。傳統中,一種傳統小吃總是和最受歡迎的某一攤點的店名或主人名字連在一起,如四里沙茶面、黃則和的花生湯、西門土筍凍、好清香的燒肉棕,龍頭路的魚丸場,勞松扁食、局口街拌面、明月蝦面,浮嶼鴨肉粥、阿卿薄餅,蓮歡蠔仔煎,吳再添的芋包、味友鴨肉面線等等。
不啰嗦了,有圖有真相,我們看圖說話嘍~~
【沙茶面】
閩南話讀音近似:沙爹面 sa die mian
沙茶面可算是當今廈門最大眾化的小吃了,也是福建著名小吃,就好比西安的涼皮,武漢的熱干面一樣,無論鬧市或深巷,幾乎無處不有。
沙茶面的好壞評判標準,就在這湯頭上,好的沙茶面湯,是用豬的大骨湯加上沙茶辣醬、花生醬等熬成的,別看這紅彤彤的好像很辣,千萬不要被嚇住,其實這湯頭吃起來口感醇厚鮮甜,只帶略微一點點辣,風味獨特。
點好配料后,大約3分鐘,一碗香飄四溢的沙茶面就端到了你的面前。
沙茶面還勝在一個“料”,我這碗加的是豬肝、魷魚和鴨胗,料夠夠味,撒上點油蔥酥和蒜蓉,那叫一個香。
開動開動啦~~
沙茶面的原配只是面條,青菜加沙茶,其余的配料需要根據個人口味選加,上面一排就是食客可自選加進面里面的配料~
沙茶面的制作過程,是將食客自選的配料與沙茶湯氽熟后,扣在熟水面上,最后淋上一直在大鍋里滾開的沙茶湯料即可。
配料一般根據個人口味加入2-4種~
通常有:豬肝、豬腰、鴨心、鴨腱、鴨腸、米血、鮮魷魚、蝦仁、魚丸、脫骨肉、豬肝沿、豆腐干等等。
這個就是米血,很多朋友不認識,它的大制作法是把新鮮豬血加到掏洗干凈的糯米中,凝結后再下鍋去蒸。。。。吃的時候切成小條,一般的沙茶面店都有這個配料。
正宗沙茶面的面必須是黃黃的堿面~
你要加什么料?
四里沙茶面雖然現在開了很多分店,可是要想吃到最正宗味道還得要來位于四里菜市場的老店哦!
除了正宗的沙茶面,這里還能吃到豬腳面和清湯面。
特別推薦老字號:
四里沙茶面:藏在菜市場里的地道廈門味
地址:金榜路四里菜市場老店(距離南湖公園很近)
烏糖沙茶面:每天限量,去晚了就吃不到的火爆沙茶面店
地址:民族路民族路60號(距離廈大很近)
【土筍凍】
閩南話讀音近似:頭孫蕩 tou sun dang
福建著名小吃,也是廈門特色特色小吃的代表之一,據說只有在廈門才吃得到哦!
老板在一粒粒土筍凍上灑上各色調料,有黃的芥末,紅的甜辣醬,綠的香菜,白的蘿卜酸,黑的醬油和香醋。
一盤晶瑩剔透的土筍凍,頓時活色生香起來。視之已是秀色可餐,讓人垂涎欲滴了。
土筍凍一般分為三個大小規格:小、中、大,小的一口一個,主要是里面海星蟲的大小不同,中的和大的需要切成幾塊,大中小吃起來的口感略有差別,越大的吃起來越Q彈哦!
土筍凍的主要材料是土筍,“土筍”是一種環節動物,學名叫“海星蟲”,長約5-8厘米。廈門沿海盛產“土筍”,熬制土筍歷史悠久,先得將土筍腹部壓破,再將肚內泥漿洗滌干凈,而后和清水熬煮。它身上的膠質溶化水中,冷卻后凝固成一塊塊玲瓏剔透的小圓塊,即為土筍凍。吃起來口感QQ彈彈,清涼爽滑,膠質豐富。
左上起順時針數分別為:小土筍凍、芝麻海珊苔、白切章魚、土筍湯~
芥末刺鼻之香,甜辣醬之辣中帶甜,香菜之清香,白蘿卜之微酸,一并融于土筍凍之嫩滑冰涼之中,頰齒生香,沁心入脾。
土筍凍很多店都有賣,也經常吃,但是最有名氣的店莫過于西門土筍凍了,因為靠近中山公園西門,故此得名,這家土筍凍是廖家父親從肩挑擔子賣起的。有70多年的歷史。因為他們總是在中山公園西門的位置擺攤,所以大家習慣性地把他的土筍凍叫作西門土筍凍,等他老了開店時,自然就用了這個稱謂作店名。
來廈門旅游的朋友一定要來嘗嘗哦!
價格:根據大小不同約1-10元/粒
特別推薦老字號:
天河西門土筍凍:廈門最地道的土筍凍
地址:斗西路33號(靠近中山公園西門)
【蝦面】
閩南話讀音近似:嗨面 hei mian
蝦面,顧名思義,主料是蝦和面
這是一日三餐都常會出現在廈門人的飲食里面一道經典小吃~
和沙茶面的吃法相似,蝦面也是需要食客自選喜歡的配料,加進面中,不過加進蝦面里面的配料大多是已經做熟了的~
配料通常有:大小蝦仁、鮮魷魚、豬肝、豬腰、鴨心、鴨腱、鴨腸、米血、魚丸、脫骨肉、豬肝沿、豆腐干等等。
堿面過水,然后澆上新鮮熬制的蝦湯,一碗誘人的蝦面就這樣做成了,邊拍照邊流口水。。。右下角這碗就是我的蝦面啦~~
其實會吃蝦面的人都知道:蝦面的妙處卻不在蝦,也不在面,而在湯。
蝦湯的熬法是非常講究的,必須是當天新鮮熬制,先把蝦去殼水煮,撈起蝦仁,再用這湯熬蝦殼,熬了第一遍后,把蝦殼過濾出來,搗碎,摻上冰糖再熬。然后和上熬過的豬骨頭湯,撒上蔥花、蒜末,方才成為蝦面湯頭。
要吃時,將面用清水煮熟撈置碗中,放上幾只承熟的蝦仁和幾片瘦豬肉,加上一小匙蔥頭油及些許蒜泥,再舀進熬好的蝦湯,一碗可口的蝦面就做成了,味道之鮮美,令人難忘。
明月蝦面是老廈門無人不知的老字號,和浮嶼大同鴨肉粥僅幾米之遙~
去的朋友可以一起嘗嘗看哦!
油油~~切克鬧~~
翻滾吧!炒飯!HOHO~~
特別推薦老字號:
明月蝦面:廈門人都知道的老字號
地址:思明區廈禾路180號(大同小學對面)
新廈蝦面:歷史悠久的老牌蝦面店
地址:思明區人和路51號之10
檳榔蝦面弟:店面很小,但是客人絡繹不絕
地址:檳榔路檳榔西里15號(靠近檳榔小學方向)
【廈門燒肉粽】
閩南話讀音近似:修罷長 xiu ba zhang
全國到處都有肉粽,但廈門的肉粽獨具風味。
廈門燒肉粽以用料多樣做工精細而著稱,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多以香菇、蝦米、栗子、豬肉、糯米為原料。經過油拌,用竹葉包成菱形,包好后的粽子在高湯中煮熟。做出來的肉粽味道香甜,油而不膩,美味可口。
廈門燒肉粽另一個特點就是“燒”,閩南語中的“燒”就是熱的意思。廈門肉粽要趁熱吃才更能品出醇香滋味,故名燒肉粽。冷的肉粽不僅味道大減,脾胃不好的人也不易消化。
夾一塊熱騰騰的燒肉粽,蘸點廈門本土特色的甜辣醬,再撒上些許芫荽或加點蒜蓉末,美味可口的溫暖從口腔一直抵達胃里。
現在很多的老字號小吃店還是采用先買小票,再拿著小票去對應的窗口取餐的方式(如吳再添、黃則和),
各色小票很有傳統的味道~
特別推薦老字號:
吳再添小吃店:廈門老字號的綜合小吃店
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號之7號
1980燒肉粽:廈門老字號的綜合小吃店
地址:中山路353號(在中山路正道的尾端,就在天虹往下走靠近文化宮方向)
【扁食】
閩南話讀音近似:邊西 bian xi
扁食---北方叫餛飩,成都叫抄手,廣州叫云吞,只有在閩南才稱扁食。
廈門的扁食做法也和其他地方的完全不同,顧名思義,扁食的肉餡是“扁”出來的,不能用刀切,而是用棍棒打爛的,這樣做出來的肉餡依舊保留了肉的原有纖維,口感生脆,鮮美。
扁食用新鮮豬骨湯煮熟,加上味精、鹽、冬菜、撒上蔥珠、香油、胡椒粉就成美味的扁食湯了。
扁食還可油炸,一出炸鍋就淋上酸辣勾芡,既濡濕酸辣,又酥脆清香,不失為另一番滋味。
均價:3-5元/碗
特別推薦老字號:
扁食嫂“賴厝埕扁食府”:是廈門人心目中最古早的小吃店之一
地址:大元路8-10號賴厝埕扁食店
勞松扁食:只賣扁食和拌面就能人氣爆棚的牛氣小店
地址:角濱路37號-1
吳再添:廈門老字號的綜合小吃店
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號之7號
【拌面】
閩南話讀音近似:波啊面
一般來說,有賣扁食的地方必然有賣拌面,而大家也喜歡這2種小吃搭配在一起吃,尤其是作為早餐。
這就是廈門最經典的早餐搭配之一,好像豆漿配油條,肉夾饃配黑米稀飯~ 哈哈
為了加快點餐速度,一般店員都是趁有空的時候把拌面的調料先配好:花生醬和甜辣醬,還有一點點香油和蒜蓉。。。
客人點餐后直接下面條,然后把煮好的面條放在這碗里輕輕一拌,就OK啦~ 時間一般只要2分鐘。
廈門的拌面很有特色,濃濃的花生醬夾雜點甜辣醬拌在剛剛撈起的面條上,稍微攪拌均勻,就可以開動啦!
一般拌面的分量都不大,即使是大份的也就是北方人眼里的那么一筷子面,吃的就是這一個香噴噴的口感,哈哈~
覺得意猶未盡嗎? 留點念想,下次繼續吧!
均價:2-6元/碗
特別推薦老字號:
勞松扁食:只賣扁食和拌面就能人氣爆棚的牛氣老店
地址:角濱路37號-1
局口拌面:賣各種海鮮小炒,鮮湯及拌面
地址:中山路局口街局口橫巷
吳再添:綜合小吃店
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號之7號
【花生湯】
閩南話讀音近似:哦卡星騰 o ka xing teng
花生湯是福建沿海地區風味獨特的甜湯佳點,清甜爽口,滋補潤肺。
廈門方言有一句:“頂開花,下結子,大人小孩愛吃甲要死。”它謎一般地揭出花生為人人所喜愛。閩南籍作家許地山的《落花生》,自然、風趣的筆觸抒寫了花生的多種烹調和吃法。花生湯潤肺生津,比之藥膳也有食療之效,價格便宜,家家吃得起,老少都能吃。
其特點: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湯色乳白,甘甜爽口。
花生湯用料簡單,煮法卻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開水浸泡后去皮,加水置砂鍋內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續水熬至花生爛透為止。
此時,花生一分為二,上浮水面,顆爛而不溶,汁液溶而水不濁,不油不膩,芳香撲鼻。
花生湯剛開始品嘗時只覺得它是一碗普通的花生糖水,細品下來才發現它的不同之處,一般的花生糖水,糖水還是糖水,花生還是花生,味道無法融合,又或者花生太爛、太硬之類的,而黃則和的花生湯湯色乳白,清鮮甘甜,花生片酥爛而不碎,入口即化。。。
廈門的花生湯最著名的是位于中山路頭的黃則和花生湯店,始創于1945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歷史。
黃則和的花生湯,不僅本地有聲譽,在外來旅客、港、澳、臺同胞及海外僑胞中,也早已聞名。且味道美味而久久難以忘懷。
下午4點左右在黃則和店里面就已經是人山人海,如果是飯點更是人滿為患,很多沒有找到座位的食客甚至端著花生湯站在門口吃起來~
花生湯沒有冰的,即使是大夏天也都是一直在爐火上滾開的,現舀現賣,心急可吃不了熱豆腐,哈哈~
也許你已經注意到到了,花生湯里面的花生是去掉皮的,而這些皮都是曬干后賣給藥店~
邊吃花生湯,邊配佐點甜咸點心,如煎餃、炸棗、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味道真是好極啦!
均價:3元/碗
特別推薦老字號:
黃則和花生湯店:綜合小吃店,廈門城市的一張名片
地址:中山路22號(肯德基對面)
【油蔥粿】
閩南話讀音近似:油倉給 you cang gei
油蔥粿,閩南話也叫碗仔粿。
相傳一戶人家,在蒸制米粿時,家中頑皮小孩,揭開蒸籠偷吃半生半熟的咸米粿,嫌其平淡無味,順手把一碗肉絲倒入米粿中。被大人發現后,生米已蒸成熟粿。吃的時候,大人發現這樣的做法,吃起來更加多樣味道也很不錯。于是,人們競相效仿,最終演變為油蔥粿。
油蔥粿的做法是:將大米磨成米漿;再將肉絲、孛薺丁、炸過碾碎的扁魚或蝦皮、蔥白、五香粉、鹽調制成餡料;和碗中的米漿一起旺火蒸煮而成。
吃時要切開,拌上甜辣醬和芝麻醬,上面再撒上酸蘿卜絲、香菜、蒜蓉等等配料,吃起來柔韌清香,美味可口。
價格:3.5元/個
特別推薦老字號:
金寶油蔥粿:廈門最好吃的油蔥粿,除了油蔥粿這家的麻糍和蒜蓉枝也很出名哦~
地址:思明區廈禾路斗西路公交站點(BRT也是斗西路站)旁
吳再添:廈門老字號的綜合小吃店
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號之7號
【薄餅(春卷)】
閩南話讀音近似:啵變 boia bian
薄餅亦稱春卷、潤餅,是閩南名小吃。春節、清明節時吃薄餅也是廈門傳統的飲食習俗之一。廈門的薄餅以皮薄、餡料精細著稱,薄餅好吃與否,全在于內餡。
清代有詩人寫詩詠薄餅:“春到人間一卷之”,描寫薄餅皮是“薄本裁圓月,柔還卷細筒”,描寫薄餅餡是“紛藏絲縷縷,饞嚼味融融”。
餡料主要是筍、圓白菜、豆芽、豆干、蛋絲、魚、蝦仁、肉丁、海蠣及紅蘿卜等。
其中豆干絲,越細越好,用油炸過能吸收其中魚、蝦、肉類的湯汁,使餅皮不致被餡的湯弄濕搞破,吃起來脆嫩甘美,醇甜可口,營養豐富。
把煮制好的餡料撈出,瀝干,放在抹好甜辣醬、海苔絲、貢糖碎和香菜碎的薄餅皮上~
薄餅皮要彈牙,薄,又不易破。薄餅皮比北方的春餅皮薄數倍,制作薄餅皮的功夫很深。買回來的薄餅皮,要用包菜葉或濕毛巾裹著。
如果想知道廈門的薄餅皮是怎么做的,可以去老市區的菜市場看看,很多店家都是現做現賣的。
中山路局口街口的阿卿春卷,沒有店面,只是一個簡單的招牌和扁擔,卻完全不影響時時排著長隊的食客的青睞~
均價:2-3元/個
特別推薦老字號:
阿卿春卷:沒有店面,只是一個簡單的招牌和扁擔,卻需要排長長的隊
地址:中山路局口街口(女人街口)
阿嬤薄餅:很多分店的綜合小吃店
地址:金榜路四里菜市場內(四里沙茶面斜對面)
【海蠣煎】
閩南話讀音近似:哦阿煎 o a jian
海蠣煎是閩南地區特有的小吃,但是各地的做法又有點不同。
臺灣偶像劇《轉角遇到愛》把海蠣煎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了。
這也是一道外地朋友來廈門旅游一定要嘗嘗到的小吃~
海蠣煎選用海蠣中的上品"珠蠔"為主要原料,把雞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調勻,然后用適量的豬油在鍋里煎至兩面酥黃。
吃時,以蒜泥、芫荽、沙茶醬等為作料,方能達到香脆細、美昧可口之功效。
海蠣的營養豐富,香噴噴的海蠣煎叫人欲罷不能,吃完一盤還想吃第二盤~
蓮歡海蠣煎的老板認真的在做著海蠣煎,幾十年如一天,這樣一鍋是兩盤的分量~
下面四個大鍋依次裝的是:沙茶醬湯、廈門咸飯(芥菜肉松炒飯)、薄餅(春卷)餡料、豬腳湯、大骨湯底(可加各種配料做鮮湯,如小腸、豬肝、豬腰、米血等)。。。
海蠣煎幾乎每家賣海鮮和小吃的店都嘗得到,都會做,但是每家的味道都不太相同,到底哪家最好吃,大家自己去嘗嘗看吧!
均價:10-20元/盤
特別推薦著名老字號:
蓮歡海蠣煎:不管什么時候都是人擠人的老字號
地址:中山路局口街局口橫巷4號
龍頭海蠣煎:鼓浪嶼上的老字號
地址:鼓浪嶼龍頭路189號近福建路
【面線糊】
閩南話讀音近似:米刷煲 mi shua bo
在廈門,面線糊也算是老少皆宜、男女通殺的熱門美食,高端酒樓有,路邊小吃店也有。一碗熱騰騰的面線糊,鮮香順滑清甜爽口,滿足了對美味最簡單的需求。
吃面線糊時,一定要搭配份油條。無論邊吃油條邊吃面線糊,同時享受著油條的香酥清脆和面線糊的軟糯細滑,雙重美味百般風情;更或者把油條浸泡在面線糊里,油條吸收了湯汁后微軟的口感中略帶著一點韌性一點軟糯,別具一番風味。
鷺島清晨,迎著晨曦的陽光,三三兩兩的食客慢踱著來到小吃店,來一碗面線糊真是暖心又暖胃。
均價:3-8元/碗
【麻糍】
閩南話讀音近似:麼及 mo ji
取出糯米糍粑,拉成扁片,裹入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餡料再包成團~
最后滾上一層黑芝麻粉,一份“麻糍”就做好了;P
葉氏的“屋仔麻糍”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在大多數人看來,百年的發展仍停留在一個小攤車似乎不可思議,但小本生意就一直這么經營了下來,到現在已是第三代傳人。
價格:1-1.5元/個
特別推薦老字號:
葉氏麻糍:廈門唯一沒有店面的中華老字號
地址:鼓浪嶼龍頭路街口;
中山路局口街口位置。(排著長長隊伍的小推車就是啦!)
金寶油蔥粿:除了油蔥粿這家的麻糍和蒜蓉枝也很出名哦!
地址:思明區廈禾路斗西路公交站點(BRT也是斗西路站)旁
【魚丸湯】
閩南話讀音近似:黑彎藤 hei wan teng
廈門的魚丸湯在很多店里面都可以吃的到,材質也分很多種:鯊魚丸、墨魚丸,馬鮫魚丸、有包心的、不包心的,魚羹類的等等。。。
廈門魚丸湯以魚為主料,油菜、胡蘿卜、芹菜為輔料,姜、鹽、白糖、胡椒粉、淀粉、雞精、香油為調料。將魚肉剁成蓉,加入淀粉、水制成魚蓉,用勺制成小丸子,吃的時候加上一點點胡椒粉和芹菜碎,色淡鮮香。
各色的丸子煮在高湯里,看的人口水嘩啦啦~
各式丸子都可以嘗到哦!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紫菜~
看這個樣子能猜出是怎么做的嗎?
原來是把打爛的魚肉和部分整塊的魚肉混合在一起,然后像撥面糊一樣,邊撥邊下到湯汁已經煮沸鍋里面~
價格表~
特別推薦老字號:
龍頭路魚丸湯店:鼓浪嶼上的金牌老字號
地址:鼓浪嶼龍頭路183號
三真丸子:現做現賣的墨魚丸和鯊魚丸湯等
地址:思明區故宮路84號(近建設大廈)
【蒜蓉枝】
閩南話讀音近似:蒜冗gie
廈門很多的小吃店都有賣一種裹著一層白色的糖質和蒜蓉的麻花樣子的東西,它有個特別的名字“蒜蓉枝”。
傳說宋朝政和元年(1111年)七夕夜,風流皇帝宋徽宗到青樓去找京城名妓李師師,適逢李師師和她那班青樓小姐妹一起在園中“乞巧”。宋徽宗便也混在脂粉堆中與李師師同拜雙星。李師師問他有何心愿,宋徽宗告訴她,今生只求能與李師師永結同心,如雙星相連。李師師大受感動,便讓廚子炸了盤“擰枝果”來供奉牛郎織女,祈求保佑兩人能像“擰枝果”一樣,愛無止境、永不分離,并打算隨宋徽宗入宮從良。
但美夢易碎。很快,金人破京,宋徽宗父子兩人被金人俘虜。但曾為宋徽宗與李師師“愛情信物”的“擰枝果”卻流傳到了民間,并因李師師打算從良而易名為“算良枝”。
“算良枝”制作方便、清脆香甜,作為茶市點心頗得百姓喜愛。直至清初,人們在“算良枝”的外表再鍍上一層白色的糖質和蒜蓉,方才更名為“蒜蓉枝”。
蒜蓉枝有分甜味的和咸味的,左邊有粘著蔥葉的就是咸味的,右邊的則是甜味~
一種咬一口,好過癮,外面的蒜蓉糖衣清脆香甜,里面的麻花酥脆無比~~
這好味道一定要你親自品嘗!
價格:10元/斤
特別推薦老字號:
金寶油蔥粿:除了油蔥粿這家的麻糍和蒜蓉枝也很出名哦!
地址:思明區廈禾路斗西路公交站點(BRT也是斗西路站)旁
【韭菜盒】
閩南話讀音近似:估菜阿
剛來廈門不久的時候,聽到同事在問誰吃韭菜盒?
我心想韭菜盒子應該全國都是差不多的東西吧,沒想到當同事遞到手上后才知道,原來這個圓滾滾帶著花邊好像千層酥的小家伙就是廈門韭菜盒了!
韭菜盒層次細致而分明、用面粉拌豬油做皮,選用豬腿肉、蝦仁、扁魚、荸薺、韭菜、紅蘿卜,冬筍、豆干等混合起來做餡,包成一個個圓餅形,邊用手做成波浪狀,然后放入油鍋熱炸,皮酥香脆、盒餡鮮美,帶有韭菜香。
出鍋后趁熱吃,更是芳香撲鼻,酥脆鮮美。
在賣韭菜盒的店里一定有這種和韭菜盒的皮一樣但是形狀類似餃子的東西,這個就是韭菜盒的姐妹甜版~
豬腿肉、蝦仁、扁魚、荸薺、韭菜、紅蘿卜,冬筍、豆干等混合起來的餡料~
均價:1.5-2.5元/個
特別推薦老字號:
黃則和花生湯店:綜合小吃店,廈門城市的一張名片
地址:中山路22號(肯德基對面)
菜媽街韭菜盒
地址:菜媽街中段
【鴨肉面線】
閩南話讀音近似:啊罷米刷
特殊方法熬制的鮮美鴨湯配上純手工的面線,不需要別的配料,足以征服你的味蕾。
鴨肉面線的感覺和云南的過橋米線有點異曲同工之妙,鴨湯和面線是分開放的,吃的時候再把他們二合一
價格:45元/小份
特別推薦老字號:
味友食府:島外最火的餐飲老店之一,以味會友
地址:
【鴨肉粥】
閩南話讀音近似:啊罷沒 a ba bmei
粥底不是很厚,米粒分明,鴨肉滑滑嫩嫩的,一口下去有粥有肉,相當鮮美。
這味道,只有自己嘗過才知道。
叫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鴨肉粥,還有十幾種配料可以加在里面,吃起來真是叫人回味無窮。
強烈推薦,喝鴨肉粥,一定要配油條,油條是蘸著吃,不是泡著,泡過了就軟了,不好吃了。
還備有鴨腸、鴨心、鴨肝、鴨胗、脫骨肉、豬肝沿、豬大腸、魷魚須、魚肚、豬血、牡蠣、豆腐、米血等配料。。。
豆腐、大小腸和米血~
真的好好吃哦!
吃鴨肉粥,首推大同鴨肉粥店,這家店經營了十幾年,店面不大,卻已是名聲在外遠近聞名了。
附近的居民都是這里的老食客,不少人養成了天天來此吃上一碗的習慣,由于全天營業,許多開夜車的司機和遲睡的人都會到這里吃夜宵,生意火爆時,一天竟能賣出400碗以上。
特別推薦老字號:
浮嶼大同鴨肉粥店:早餐夜宵好選擇
地址:廈門廈禾路174號(大同小學對面)
一碗鴨肉粥,一根油條,就值得慢條斯理的細細品味,廈門人新一天的悠閑開始,靜享慢生活。
有些小吃店是分散獨立的,需要專門前往,而有些卻可以串成一條美食線路,綜上所述:
建議吃貨線路一:中山路步行街(從輪渡往文化宮方向)依次可以吃到:
黃則和--葉氏麻糍(分店)--阿卿春卷--蓮歡海蠣煎--局口街拌面--1980燒肉粽
建議吃貨線路二:禾祥西路美湖路25號(吳再添)左拐廈禾路方向走,到第八菜市場止,依次可以吃到:
吳再添小吃店--西門土筍凍--金寶油蔥粿--三真丸子--四里沙茶面(分店)--浮嶼鴨肉粥--明月蝦面--扁食嫂“賴厝埕扁食府”
-----------------------------------------------------------------------------
奉上我總結的廈門旅游攻略,希望可以給準備來玩的朋友一個參考:
Chapter 1:廈門美食地圖:必嘗的老字號特色小吃
Chapter 2:廈門美食地圖:海鮮大排檔
Chapter 3:廈門攻略:迷失鼓浪嶼
Chapter 4:數數廈門旅游的必玩景點
Chapter 5:正在想...大家可以給點意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