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中說到:交淺而言深者,愚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交情尚淺,卻非要交心,說些不合情分的話,這就是愚笨。成年人的社交,最忌諱的就是交淺言深。
交淺言深,就是失言
孔子有云:不得其人而言,謂之失言。當我們對一個人并不了解,交往還不深時,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就是失言。電影《一個時代的婚戀觀》中的有一個橋段。男主角查爾斯,在朋友婚宴上遇見了一位普通朋友,兩人寒暄了幾句后,感覺聊的得挺愉快,然后查爾斯就找個話題,繼續聊:“你的女朋友好嗎?”
朋友笑道:“她已經不再是我的女朋友了。”查爾斯一聽到這,立刻安慰他:“別難過,人們說她一直跟陶比有染。”這時,那位朋友的面色一冷,震驚之后,說了一句話:“她已經是我的妻子了!”氣氛突然變尷尬了,簡直讓查爾斯想挖個地洞飛速逃走。查爾斯無話找話說,言多必失。
所以,人和人交往,說的每句話,都要捏著分寸來。不是你聊的話題越深入,越私密,你和他人的關系就能越近;而是關系親近到一定時候,有些話題才能聊。毫無底線地打探、評論他人的私密,或者過度直白地暴露自己的私事,這不是坦誠,這是失言。交淺言深,是人際交往中最大的失言。
交淺言深,社交誤區
宋代文豪蘇軾說過:交淺言深,君子所戒。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實好的社交就是彼此舒服的交流,你不會觸動我的隱私,我也不會踩到你的痛點。如果交淺言深,關系一般,卻聊著他人不愿意分享的話題,這就給人一種愛嚼舌根、搬弄是非的感覺。
蔡康永在自己的著作《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中就提到,那些三姑六婆們,逢人就問別人工資多少,獎金多少,結婚沒有,有沒有孩子;如果碰到單身男女,還會追著人家問為什么不結婚,為什么不生孩子。在她們看來,這么聊天顯得親切,表達了對他人的關心,也想和對方拉近心靈上的距離。
殊不知,這般單刀直入,觸及對方隱私,反而讓人厭惡,敬而遠之。表姐在上海工作,一直單身,每次回老家過春節,她都很抵觸,原因就是老家幾個鄰居,看到她回來,就拉著她問東問西:上海工資很高吧,你一個月能有好幾萬吧,咋還不結婚呢?表姐臉色鐵青,只有忍著厭惡敷衍幾句就躲進房間,但鄰居的幾位阿姨,窮追不舍,大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趨勢。
表姐曾生氣地說過,要不是看在鄰居的份上,她真要罵街了。她每個月賺多少,結不結婚,都是她自己的事,和這些鄰居沒有關系。我們身邊那么多看似關切的提問,有多少是發自真心呢,大多數不過是在收刮談資罷了。
交淺言深,職場噩夢
銷售部新來的同事小王,是負責開拓市場和設備銷售的,為了盡快在公司做出業績,他不辭辛苦,很快就把市場考察一圈,拜訪了很多潛在客戶。有一次,他去拜訪客戶,為了拉近和客戶的關系,小王竟然把公司尚未出臺的新品定價優惠政策,告訴給了這位客戶。
沒過多久,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竟剛剛好比公司的新品價格低了10%。小王這才知道,他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做籌碼,對客戶主動示好,換來的不是客戶的好感和信任,反而是競爭對手的致命一刀。人在職場,最不該犯的錯就是,和并不深交的人,說了不該說的事。
?用心交往,謹言慎行
交淺言深之所以讓人厭惡,不外乎這幾個原因。首先,大家交情一般,對方對你的“深入”,并不感興趣。你說了一堆,他可能覺的很無聊。其次,我們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他人,以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對方也會喜歡。事實上,,喜好和價值觀這些東西,個體的差異是很大的,很可能你的最愛,就是他人最不喜歡的,說的不好就崩了。
最主要原因就是,你不了解對方全部,你所說的一些事情,很可能最后變成負擔。特別是碰到一些心術不正之人,你說話一切都可能會成為對方打壓你或者控制你武器。在《英國人言行潛規則》中有句話:避免過分認真。人和人交往之初,不要過分認真,要保持言行之間的安全距離。不要唐突地闖入他人警戒線,冒犯他人,就像兩只刺猬,靠得太近,彼此都扎得疼。
心理學家發現,那些讓人們煩惱的,往往不是他人冷漠,而是他人熱情過了度,缺少了邊界感。交情尚淺時,人和人之間還保持著心理戒備,這時,不妨順其自然,慢慢孵化彼此關系,不要急于求成,話說三分就好。與人相處,不論什么時候,都要用心交往,但更要謹言慎行。因為,那些真正好人際關系,靠地都是恰到好處地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