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枝葉飄逸,樹形優美,非常適合做盆栽,即可觀賞,又能吃到美味的果子。能自己動手在家種盆栽無花果,那也真真是極好的呢。盆栽無花果一般選擇樹冠矮小,枝條節間短,分枝多的品種,如:紅矮生、青皮、布蘭瑞克、紫陶芬、金傲芬、波姬紅等(僅供參考),下面小編就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盆栽無花果的種植方法,很簡單的哦!
一、選盆及營養土配制
1、盆栽無花果多選擇透氣性好的泥瓦盆、瓷盆、水泥盆、木箱、木桶,但大小要適宜,直徑以40~50cm為好,不能小于30cm,高度可與盆徑相仿。盆選好后,用1%漂白粉水浸泡5分鐘,取出用清水沖洗、浸泡、使之充分吸走水分,晾干后使用。
2、盆土最好用肥沃疏松、富含有機質,保水和透氣性良好的土壤,可用腐殖土、河沙、腐熟糞等比列配制,混合均勻進行消毒后備用。
二、上盆
于秋季落葉后或春季發芽前,選擇根系發達、枝蔓粗壯、芽眼飽滿、無病蟲害的1年生壯苗盆栽,栽前要進行適當修剪、定干,對根系剪去干枯根,側根過長時,留15cm左右短截。用碎瓦片將盆底的排水孔墊好,先在盆內填入大半盆營養土壓實,將小苗放進去,擺開根系提苗,加入剩下的營養土,填好土后,振動花盆,并將苗往上輕輕一提,使其根系舒展,再用手把盆土壓實后澆透水,待水滲下后,再封一層培養土,土表與盆沿距2~3cm,以便以后澆水。栽后置于陽光充足處養護,保持盆土濕潤,有利于根、葉萌發。
三、肥水管理
1、要合理追肥,防止施肥過量,造成肥害。幼苗期少量施肥;生長期每隔半月施1次浸泡發酵好的豆餅水、獸蹄角水或尿素稀釋液;秋季8月下旬可施1次氮磷鉀復合肥或過碗酸鈣、骨粉和草木灰等。生長旺季需要追施2次液肥,幼果膨大期再施1次以磷、鉀為主的液肥,更好的促進無花果生長。(入冬前適當施一次越冬肥。)
2、無花果較耐干旱,要注意掌握“干透澆透”的原則,盆土不宜過濕。春季枝葉萌發時,少量澆水,盆土保持一定濕度即可;生長期、夏季要加大澆水量,早晚各要澆水一次,保持盆土濕潤。秋季果實成熟期后,則要減少澆水量,避免裂果。(陰雨天控制澆水外還要注意防止盆內積水,以免發生澇害。)
四、整形修剪
栽后第1年不定干,讓其自然生長。翌年在苗干基部留3~4芽剪截,選出不同方向的數個(5個為宜)主枝。枝條延長生長后,即可綁扎造型。春季當幼苗長到一定高度時,進行打頂;主枝長度應控制在40cm左右,對過旺的主枝應在夏季及時摘心,以激發側枝生長。冬季修剪時對結果枝要去弱留壯。及時剪去下垂枝、干枝、無用徒長枝、郁閉枝,促進結果枝的形成。
五、日常管理
無花果,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室內盆栽可選擇陽光較好的南窗臺養護;盆栽需每2年換盆一次;新栽苗枝條易遭凍害(不低于5℃),入冬前需把盆移入室內或對枝干包草防寒越冬。冬季休眠期,盆土表層5厘米左右發干再澆。
六、花果管理
只要無花果有雌蕊,就會開花的,只是花朵小看不到。等到坐果期對生長茂盛的植株可多留果,發育不良的植株宜少留果。
七、病蟲害防治
常見造成較大的危害的,有桑天牛、果實炭疽病等。桑天牛采用毒簽堵塞;果實炭疽病應在夏秋季果實發病前及早噴布200倍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加以防治即可。(盆栽無花果一般無病蟲害發生,平常多以預防為主。)(中國農林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