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醫的五行學說:“春屬木,與肝相應。” 如果說冬天要通過“滋補”來補腎御寒的話,春天就應“升補”以疏肝養陽。中醫認為:“肝喜調達而惡抑郁”,就是說肝臟與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肝 臟在春季時功能也更活躍,引導氣血從里向外調動,排泄體內的渾濁之氣。其中,飲食調理是“升補”疏肝的一個重要方法。
春季陽氣初生,應多吃些辛甘發散的食物,少吃酸味的食物,在培育自身陽氣的同時疏養肝氣。例如西紅柿、枇杷、山楂等酸味食物有收斂的特性,不利于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不應多吃;
豆芽、韭菜、蔥、香菜等辛溫的食物則有發散的效果,有助于養陽護肝,適宜多吃。
值得一提的是,蔥是春季生發陽氣的上佳食物。蔥在日常飲食中多作為調料,用于葷、腥、膻以及其他的菜肴、湯羹中,可增香味;而生食佐餐可增進食欲,健胃提神。中醫認為,蔥味辛,性溫,具有散寒解表、活血通絡、殺蟲止癢、祛痰利尿等多種作用。辛溫具有向外、向上發散的功效,有利于陽氣的生發。春季 在涼拌菜中放入一些蔥末,或者在湯肴中加入一些蔥花,即可起到生發陽氣的作用。
此外,保持良好的情緒也有益于養肝,心情陰郁或是急躁易怒引發肝臟氣血瘀滯不暢;反之,心情舒暢、心態平和,則有利于肝氣正常生發和調節。所以,在立春后,不妨約上三五好友,趁著晴天去戶外散步踏青,這樣才能與大自然生發的春氣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