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
白茅根又名甜草根、毛毛根、茅草根。味甘,性寒,入肺、胃、小腸經。含多量鉀鹽、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檸檬酸、草酸、蘋果酸等,又含淀粉。另有報道,從白茅根中分離出白頭翁素。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藥理作用】①利尿作用,可能與白茅根中含豐富鉀鹽有關;②止血作用,茅花能縮短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③抗菌作用,對宋內痢疾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臨床應用】主要用于治療熱病煩渴、吐血、衄血、小便不利、水腫:①用于治療咯血、鼻出血、尿血而屬熱證者,需配以生地黃、黑梔子、藕節等;②用于治療急性腎炎,取其有利尿消腫作用,配以車前草、玉米須等;③用于治療溫熱病煩渴(配蘆根)、惡心嘔吐(配葛根)。此外,以白茅根、赤小豆共煎湯,對治療黃疸水腫有一定作用;單用茅根煎湯代茶可清熱利尿。
【用量】煎湯9~15克,鮮白茅根30~60克,鮮者效著。
【注意】脾胃虛寒、溲多不渴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