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正當時##清風計劃##四季養生#“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春天三個月就是陰歷的正月、二月、三月,也就孟春、仲春、季春,大約是陽歷的2月、3月、4月,春天這三個月,叫“發陳”,就是推陳出新,“發”就是啟發、生發;“陳”就是陳舊,把陳舊的東西生發去掉,新鮮的東西生發出來。春天是生命又一次新的輪回的開始。“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天地的陽氣開始生發,世界萬物開始欣欣向榮。這時候應該怎樣養生呢?
要“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晚一點睡早一點起床。為什么?因為春天陽氣生發,萬物欣起、舒展了,開始活動了,所以人也應該要讓氣血活動起來,要多活動筋骨,早一點起床,不要懶惰。
白天是勞動、活動的時候,晚上是休息入睡的時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比起冬天白天長了,晚上短了,所以人勞動、活動的時間也要長一點,休息入睡的時間也要短一點。
所以“晚睡早起”。早起之后做什么?要“廣步于庭”,就是在庭院里面大踏步地走。“廣步”就是邁開大步,對今天來說,城市里的人不可能都有那么大的庭院,怎么辦?到公園去邁開大步走。對上班族來說,也可以在上班的路上大踏步地走。走路是最簡便、最有效的運動方式。
我想問一下,你會走路嗎?運動走路要邁開大步走,兩只手要甩起來,手抬起來的時候要超過頭。走路的速度要適當加快。當然我上次講過“不妄作勞”,不要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要適可而止,交替地走,時而快走,時而慢走。
再看后面“被發緩形,以使志生。”原文寫作“被”,其實通“披”,就是要披散開頭發,不要束發、扎著頭發,不要把頭發梳得緊緊的。古代男人也是束發的,今天是女人束發,冬天的時候要把頭發扎起來,春天就要放下來。為什么?因為春天陽氣生發了,萬物舒展了,所以人也要舒展,要把頭發松掉,讓它吸收春天的陽氣。
“緩形”的“形”是形體的形,不是行動的行,不是慢慢行動,而是舒緩形體,就是不要穿緊身衣服,不要穿得緊繃繃的,要使形體放松。對一天來說早晨也好比是春天,早鍛煉的時候也要穿寬松的練功服,燈籠褲,如果把身體束縛得緊緊的怎么鍛煉?
春天披發緩形,目的是“以使志生”,就是可以讓神志生發。神志就是精神、意志,這和我們今天講的“神志不清”的神志不太一樣,神志不清的神志偏于意識感覺,而《黃帝內經》講的“神志”主要指精神意志、情志,有五種情志,我在喜馬拉雅《張其成講黃帝內經》其他篇章中再細講。一年四季,陽氣的變化規律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人的神志和情志生發的時候,所以不要壓抑,要抒發。
“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意思是要使萬物生發而不要傷害它,要給予不要奪取,要獎賞不要懲罰,這就是適應了春天陽氣生發的變化規律,是調養人體生發之氣的大法則。
春天是生發的、向上的,所以對待萬物也要生發、向上,要促使萬物生機勃勃。有一句老話:“勸君莫打春來鳥,子在窩中盼母歸。”春天的這個季節不要去傷害鳥兒,因為鳥兒的孩子還在窩里等著母親的歸來,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去傷害小生命。春天,在五行屬木,在五德屬仁,木是溫暖的,我們要保持一種溫暖、仁愛、慈悲的心。對于別人,我們要像春天一樣溫暖,要用鼓勵的態度,不要去懲罰他人,更不要傷害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