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只有得了腦部疾病才證明大腦處于不健康狀態,這只說對了一半,大腦不健康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大腦出現病癥,如腦卒中、腦炎等,另一種則是大腦處于“亞健康”狀態。
大腦“亞健康”是由于精神壓力長時間積累,大腦長期超負荷運轉,妨礙了大腦細胞對氧和營養的及時補充,使內分泌功能紊亂,從而出現腦疲勞,引起“亞健康”癥狀甚至患病。大腦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容易患腦血管疾病。
如果你在生活和工作中經常會出現容易疲勞、反應能力降低、記憶力下降、不容易集中精神等癥狀,就要警惕大腦“亞健康”了。
1、40歲以上的人
人在40歲左右判斷力以及累積的經驗可能很難提升,大腦的認知衰退卻在繼續,于是會開始逐漸意識到腦子不夠用。
2、有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人
容易導致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小中風)、代謝綜合癥。
3、長期吸煙、飲酒者
有研究發現,酗酒加吸煙會導致大腦功能衰退加快36%。而且飲酒量越大,大腦衰退速度就越快。
4、有肢體無力或麻木者
如果感覺一側身體經常發麻,這可能是腦卒中的信號,這種麻木感可以是一陣一陣也可以是持續的。
5、出現頭痛、頭暈、耳鳴癥狀的人
突然出現的頭暈、頭痛、耳鳴有可能是腦血栓的先兆表現。
6、情緒不佳、睡眠不好、憶力下降的人
健康的大腦反應靈敏、表達能力好、睡眠質量好。因此出現心情差、四肢乏力、記憶力差等,要考慮腦部亞健康。
7、有頸椎病的人
對頸椎病患者來說,突出物使椎動脈受到壓迫,有可能引起高血壓,而且引發頭部脹疼。
1、長期飽食
導至腦動脈硬化、腦早衰和智力減退等現象。
2、輕視早餐
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給,對大腦的營養供應不足,久之對大腦有害。
3、甜食過量
甜食過量的兒童往往智商較低,這是因為減少對高蛋白和維生素的攝入,會導致機體營養不良,從而影響大腦發育。
4、長期吸煙
長年吸煙使大腦組織呈現不同程度萎縮,易患老年性癡呆。
5、睡眠不足
大腦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長期睡眠不足或質量太差,只會加速腦細胞的衰退,聰明的人也會變的糊涂起來。
6、少言寡語
大腦中有專司語言的葉區,經常說富有邏輯的話也會促進大腦的發育,鍛煉大腦的功能。
7、蒙頭睡覺
隨著棉被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氣濃度不斷下降,長期吸進潮濕空氣,對大腦危害極大。
8、空氣污染
大腦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平均每分鐘消耗氧氣500-600升。只有充足的氧氣供應才能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用腦時,特別需要講究工作環境的空氣衛生。
9、不愿動腦
思考是鍛煉大腦的最佳方法,不愿動腦只能加快腦的退化,聰明人也會變得愚笨。
10、帶病用腦
在身體不適或疾病時,勉強堅持學習或工作,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腦損害。
當大腦處于亞健康狀態,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來緩解。
1、調節心態
壓力過大時學會放下,走出去放松一下,心境開闊一些,跳出圈子看問題。或者邀請三五知己,傾訴苦惱,排遣郁悶。或者出去找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兒做,比如買一個小禮物給自己,換個發型,打扮一下,心情大不相同。多下象棋、圍棋可使精力集中,腦細胞會處于活躍狀態。
2、多做運動
動起來參與戶外活動,動起來不讓大腦“生銹”。大腦常用常新,要防止大腦功能衰退,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勤用腦,不僅可以提高腦神經的靈敏性,而且還能開發大腦潛在的能力,讓大腦在勤勞中保持年輕。多做戶外運動,親近大自然。運動能調節和改善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使大腦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延緩大腦老化。科學家們發現,運動時由于精神奮發,心情舒暢,因而又促進了大腦釋放出特殊的化學物質,這對促進記憶力和智力的發展都有良好的作用。
3、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工作、學習、活動、娛樂及飲食要有一定的規律,以免造成生物鐘的紊亂失調,尤其是保證睡眠充足,不要過度用腦。睡好才可真正養腦,再忙也應保證每天有7至8小時的睡眠時間。
4、預防腦部疾病
腦膜炎、腦外傷、腦震蕩、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腦損傷,都可使大腦功能遭受損害。不濫用藥、不吸煙、不過量飲酒也是保護大腦健康的良策。
5、食物咀嚼鍛煉
使用咀嚼肌時,刺激會傳到腦干、小腦、大腦皮質,提高腦部活動。充分咀嚼還有助分泌膽囊收縮素,這種荷爾蒙能隨血液流動進入大腦,提高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6、補充B族維生素
人腦要正常運作,維生素與礦物質很重要,日常飲食要注重B族維生素的攝取。此外,有研究顯示,絕經前婦女如果攝取適量的鐵和鋅,也有助于加強記憶力。
TIPS:幾個小竅門幫你預防大腦亞健康
從字典里挑出陌生的字詞,在與別人交談時使用。
練瑜伽、普拉提或參加一堂冥想課。
跟不認識的人聊天。
上班時走不同的路線。
做做“腦筋急轉彎”。
做縱橫字謎游戲。
到戶外快步走。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39健康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