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抑郁癥越來越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美國每年有大約11%的人患有抑郁癥,而且19%的人會在一生中的某個時期忍受抑郁癥之苦。實際上,很多沒有嚴重到被診斷為抑郁癥的人都有某些抑郁癥狀。 什么是抑郁癥?抑郁癥并非只有一個或兩個癥狀,它是各種思想、情感、行為和經歷的集合體。在兩個星期的觀察時間里,一般看是否有下列癥狀中的四個以上的癥狀:無用或負疚感;難以集中注意力或難以作決定;疲憊或精力不濟;失眠或是嗜睡;無食欲,體重減少或增加;活動中有焦慮感或遲鈍感;死亡或是自殺的念頭。 抑郁癥有不同類型。具體而言,抑郁癥的表現形式很多。對于心境惡劣障礙而言,一般是指持續了兩年左右的中度抑郁癥患者。對于雙相障礙(躁狂抑郁癥)癥患者而言,其表現是時而情緒憂郁,時而欣喜若狂,極度自尊,精力無窮,很可能冒不必要的風險,或是性欲極強。 抑郁癥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從人類起源看,人類進化過程會導致抑郁癥。在一個資源稀缺和充滿威脅的時代,抑郁癥的存在是有一定價值的。因為抑郁癥也是一種策略性悲觀主義,有助于克服過于樂觀,這對生存有利。同時,抑郁癥也幫助你認識到自己被打敗了,這樣你就可能重新認識自己,并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據研究,1/3到2/3的抑郁癥成因可追溯到你的基因問題。抑郁癥與大腦的化學成分有關,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其它化學物質水平的差異,可能使你更容易患上抑郁癥。很多抑郁癥兒童的父母也患有抑郁癥。另外,抑郁癥也與社會因素有關。在幾乎所有被考察的當代文化中,女性比男性更易受抑郁癥的侵擾,平均高兩倍。寡居、離異、分居以及嚴重的人際關系矛盾是患上抑郁癥的主要病因。另外,失業也是一個因素。在一項研究中,60%的抑郁癥患者稱9個月前經歷過緊張刺激的事件,非抑郁癥患者經歷此類事件的比例只占19%。心理學家瓊·特文齊發現,過去50年內抑郁癥的增長與個人主義的蔓延和社會交往的減少是相對應的。在19世紀,幾乎沒有人獨自生活。然而,現在大約26%的家庭是單身生活。對于個人而言,過高的期望和自戀傾向,也與焦慮癥和抑郁癥患者的增加有關。 抑郁癥會產生嚴重的后果。抑郁癥的代價是巨大的,表現在許多方面。有些人會有更高的礦工率、更低的工作效率和無能。一些抑郁癥患者可能養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煙、不運動和不當飲食。最終,抑郁癥患者自殺的可能性是非抑郁癥患者的30倍。 抑郁癥的有效治療。 大多數抑郁癥患者可以通過認知療法獲得幫助。這種認知療法可以幫助改變你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式。一旦改變了思維方式,你就會改變感知方式,并打破痛苦的循環,而這種痛苦往往是自己造成的。使用認知療法,復發的概率也較低(30%)。認知療法專家發現,患上抑郁癥時,人總是會對自己、自己的經歷和未來產生消極的想法。抑郁癥總是有許多扭曲思維,如主觀臆斷、對未來悲觀預測、有大禍臨頭的感覺、亂貼標簽、貶低優勢、消極過濾、過度泛化、苛責他人、不公平的比較、懊悔傾向,等等。抑郁癥患者往往會將一些負面結果歸咎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而非抑郁癥患者則會理性地將其歸因于自己的努力不夠或者運氣不佳。有抑郁癥傾向的人記事常常是模糊和籠統的,不回憶某事或某個時期的具體細節。抑郁者患者會反復思慮。研究發現,消極思維的改變先于病情的好轉。所以,改變思維才能改變你的感覺。 如何改變思維?不要絕望,向絕望發出挑戰。對生活和工作要充滿希望。不苛求自己。對自己要多寬容。要克服完美主義。研究顯示,完美主義與抑郁癥、焦慮癥、進食障礙、拖延癥和自殺想法等都有關系。完美主義試圖以優秀規避失望。要積極行動起來。要克服猶豫不決。要克服思慮過度,要積極轉移注意力。要積極尋求朋友幫助。要積極克服孤獨感。努力建立自己的社區。寵物也是一個好伙伴。有條件也可養一些寵物。要鞏固與伴侶的關系。要多一些互相贊賞,不要頑固于證明自己的正確。要多回報朋友。不要讓自己沮喪起來。有機會要放松自己,多一些深呼吸。要學會感恩,對別人的缺點也要寬容。 抑郁癥的生物治療。一般是服用抗抑郁藥,但藥物有副作用。另外,就是電休克療法。這種方法有利有弊。對于重度抑郁而言,電休克療法很有效。還有一些其他電子療法。光照療法是治療季節性情緒紊亂癥的常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