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足心——涌泉穴治病,是因為涌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一個穴位,腎經連腎,腎與其它臟腑在生理、病理上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藥物,貼在足心,藥性通過涌泉穴,滲入腎經,進而傳至其它臟腑,并發揮效能,故能治療各種臟器之疾病。貼足心所用方,絕大多數皆為簡易方。疾病不同,用方各異,茲舉例說明如下。
1.治小兒心經有熱,口中生瘡:天南星10克,研為細末,醋調勻后貼足心。每日1次,睡前貼,清晨起床即去,以愈為度。
2.治小兒赤眼:黃連適量,水調貼足心。每日1換,宜連用3~5日。
3.治小兒惡心嘔吐:膽南星炒黃、朱砂各等分為末,白胡椒粉1克,加蔥適量,共搗為膏,做成兩小餅,貼雙足涌泉穴,隔日1換,宜貼2~3次。
4.治口眼歪斜:生半夏、天南星、生附子各9克,研細,加蔥頭20個,共同搗爛,于睡前貼兩足心。
5.治久瀉、寒瀉:大蒜頭兩個,搗如泥狀,分貼雙足心,每貼1小時30分鐘,隔日1次,宜貼 3~4次。
6.治胎氣及寒氣上逆引起的嘔吐:用吳茱萸 15克,鮮姜30克,搗貼足心。
7.治小便不通,少腹急脹:水仙頭兩個,蓖麻子30粒,共同搗爛,貼足心,1夜1換,宜貼2~3次。
8.治腎虛腰痛,夜尿頻:肉桂15克,生附子 9克,搗為細末,酒調貼足心,1夜1換;宜連貼 3~5日。
9.治喘咳:白礬30克,面粉、醋各適量,和勻做成小餅,貼患者兩足心,布包1晝夜。
10.治鼻衄:生大黃30克,生地15克,研末,加少量面粉和醋調勻,貼雙足心,布包,1晝夜1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