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足太陽之瘧”,指的是十二經中,足太陽膀胱經中邪所發生的瘧疾。)
(在上一篇中,我們用了上下兩章,解讀了瘧疾病的發病過程。同時,我們指出,在《黃帝內經》的那個年代,由于歷史的局限性,對瘧疾的認識不到位,不清楚是由于按蛟是傳播者,只認為是風邪所致。因此,在應對上也就無法做到有的放矢。盡管對病源不清楚,但針刺法治療瘧疾還是很有效果的,甚至,對抗瘧藥產生耐藥性的,用針刺法反而有效。 本篇介紹的是對瘧疾病的各種癥狀及表現形式的針刺治療法。 )(36.素問·刺瘧 新解析)1/1---
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后熱,(火高)(火高)暍暍然,熱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翻譯過來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足太陽膀胱經感染的瘧疾,其癥狀先使人腰痛頭重,然后寒冷從脊背而起。其特點是先寒后熱,熱勢很盛,熱止汗出。這種瘧疾,臨床一般是不易痊愈的。而其治療的方法,則是刺委中穴出血。)(足太陽經的瘧疾,使人腰痛頭重,寒冷從脊背而起先寒后熱,熱勢很盛,熱止汗出,這種瘧疾,不易痊愈,治療方法,刺委中穴出血。)(【原文】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后熱,熇熇1暍暍2然,熱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
【譯文】足太陽經的瘧疾,使人腰痛頭重,寒冷從脊背而起,先寒后熱,熱勢很盛,熱止汗出,這種瘧疾,不易痊愈,治療方法,刺委中穴出血。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足太陽之經瘧病的問題,如熱在氣分者,熱止汗出,其病則愈,此乃經氣之兼證,故病難全巳,當刺委中出血,以瀉在經之邪焉?!?strong style="color: rgb(47, 47, 47);text-indent: 32px;white-space: normal;">1.足太陽之經瘧病的問題
——————————————————
【注釋】1.熇:(he賀)《詩·大雅·板》:“多將熇熇,不可救藥。”《說文·火部》:“熇,火熱也?!薄队衿せ鸩俊罚骸盁?,熾也?!碧?/span>柳宗元《解祟賦》:“胡赫炎薰熇之烈火兮,而生夫人之齒牙。”這里用為大火之意。
2.暍:(ye椰)《莊子·則陽》:“夫凍者假衣于春,暍者反冬乎冷風?!薄?/span>荀子·富國》:“使民夏不宛暍?!薄墩f文》:“暍,傷暑也。從日,曷聲?!薄洞蟠鞫Y記·千乘》:“夏服君事不及暍?!薄稘h書·武帝紀》:“民多暍死。這里用為很熱中暑之意。
3.郄中:即委中穴。)
(所謂“足少陽之瘧”,指的是十二經中,足少陽膽經中邪所發生的瘧疾。)
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亻亦),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這段經文的大意是說,足少陽膽經受邪而致的瘧疾,其癥狀多表現為身倦而無力,惡寒發熱均不甚厲害;怕見人,看見人就感到恐懼;發熱的時間比較長,汗出亦很多。其治療方法,以針刺足少陽經為主。)( 足少陽經的瘧疾,使人身倦無力,惡寒發熱都不甚厲害,怕見人,看見人就感到恐懼,發熱的時間比較長,汗出亦很多,治療方法,刺足少陽經。)(【原文】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懈亦1,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2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
【譯文】足少陽經的瘧疾,使人身倦無力,惡寒發熱都不甚厲害,怕見人,看見人就感到恐懼,發熱的時間比較長,汗出亦很多,治療方法,刺足少陽經。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足少陽經瘧病的問題,少陽主初生之氣,病則生陽不升,故身體懈惰。少陽主樞,寒不甚,熱不甚,樞象也。膽病者,心中憚憚,恐人將加害。少陽主火氣,故熱多。少陽所生病者汗出,當取足少陽之俠谿,在足小趾次趾歧骨間?!?strong style="color: rgb(47, 47, 47);text-indent: 32px;white-space: normal;">2.足少陽經瘧病的問題
——————————————————
【注釋】1.懈:(xiè卸)《黃帝內經·素問·刺瘧》:“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懈亦?!边@里用為懶惰、懈惰之意。
2.惕:(tì替)《易·訟·辭》:“訟,有孚,窒,惕,中吉?!薄兑住ば⌒蟆ち摹罚骸坝墟冢ヌ璩?,無咎?!薄对姟り愶L·防有鵲巢》:“誰侜予美?心焉惕惕?!薄豆茏印ご罂铩罚骸疤瓒写髴],非夷或莫容小白?!薄墩f文》:“惕,敬也?!薄队衿ば牟俊罚骸疤瑁瑧忠?。”這里用指為警惕、戒懼之意。)
(所謂“足陽明之瘧”,指的是十二經中,足陽明胃經受邪所發生的瘧疾。)
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跗上。(翻譯過來這段經文大意是說,足陽明經胃經受邪所致的瘧疾,其癥狀表現為:使人先覺怕冷,后逐漸惡寒加劇,很久才發熱,退熱時便汗出;這種病人喜歡亮光,喜歡向火取暖,見到亮光以及火氣,就感到爽快。其治療方法,乃是刺足陽明經足背上的沖陽穴。)(①灑淅灑淅,灑淅:猶寒栗 )——(足陽明經的瘧疾,使人先覺怕冷,逐漸惡寒加劇,很久才發熱,退熱時便汗出,這種病人,喜歡亮光,喜歡向火取暖,見到亮光以及火氣,就感到爽快,治療方法,刺足陽明經足背上的沖陽穴。)(【原文】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1淅2,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跗3上。
【譯文】足陽明經的瘧疾,使人先覺寒冷如水澆過一樣,如水澆過一樣逐漸惡寒加劇,很久才發熱,退熱時便汗出,這種病人喜歡亮光,喜歡向火取暖,見到亮光以及火氣,就感到爽快,治療方法,刺足陽明經足背上的沖陽穴。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足陽明經瘧病的問題,所謂的陽明,乃兩陽合明,陽熱光明之氣也。病則反其本而灑淅寒甚,熱去汗出則病氣去,而喜見光明,復其陽明之本氣也。本氣復而仍取足陽明者,經邪未去也,故當取足跗上沖陽,刺入三分,留十呼,此足陽明原也?!?strong style="color: rgb(47, 47, 47);text-indent: 32px;white-space: normal;">3.足陽明經瘧病的問題
——————————————————
【注釋】1.灑:(sǎ撒)《晏子春秋卷四·內篇問下》:“其濁無不雩途,其清無不灑除。”《荀子·正名》:“香、臭、芬、郁、腥、臊、灑、酸、奇臭以鼻異。”《禮記·內則》:“灑掃室堂及庭?!薄墩f文》:“灑,滌水也。古文以為灑掃言。”《字林》:“灑,濯也?!边@里用為濯水、洗滌之意。
2.淅:(xī昔)象聲詞。多形容風雨聲。寒涼。如:淅冽冽(淅淅零零,淅淅蕭蕭,淅瑟,淅剌剌。風聲);淅零淅留(淅淅瀝瀝,淅零零。雨聲);淅然(寒冷)?!饵S帝內經·素問·刺瘧》:“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span>
3.跗:(fū夫)腳背?!肚f子·秋水》:“蹶泥則沒足滅跗。”《黃帝內經·素問·刺瘧》:“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跗上?!?/span>)
(所謂“足太陰之瘧”,指的是十二經中,足太陰脾經受邪所發生的瘧疾。)
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之。(翻譯過來這段經文大意是說,人體足太陰脾經受邪所致的瘧疾,其臨床表現為:使人悶悶不樂,時常要嘆息,不想吃東西;多發寒熱,汗出亦多,病發作時容易嘔吐,吐后病勢減輕。其治療方法,乃是取足太陰經的孔穴予以針刺。)(②好太息,太息,嘆氣。 )——(足太陰經的瘧疾,使人悶悶不樂,時常要嘆息,不想吃東西,多發寒熱,汗出亦多,病發作時容易嘔吐,吐后病勢減輕,治療方法,取足太陰經的孔穴。)(【原文】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1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之。
【譯文】足太陰經的瘧疾,使人悶悶不樂,時常要嘆息,不想吃東西,多發寒熱,汗出亦多,病發作時容易嘔吐,吐后病勢減輕,治療方法,取足太陰經的孔穴。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足太陰經瘧病的問題,足太陰脾土主氣,主灌四臟,心肺居上為陽,肝腎居下為陰,脾為孤臟,中央土間于陰陽之間。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膻中乃宗氣之所居,上出于肺,以司呼吸。經云:“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绷钊瞬粯?,好太息者,足太陰瘧病而上及于肺也。腎病者,寢汗出,肝脈緩甚而善嘔,所生病者,為嘔逆。汗出病至善嘔者,下及于肝腎也。病至者,言病至于肝臟則善嘔,嘔已則肝臟之病已衰,而即當取之。蓋言脾瘧,而病至于四臟,見四臟之病已衰,而即當時之足太陰也?!?strong style="color: rgb(47, 47, 47);text-indent: 32px;white-space: normal;">4.足太陰經瘧病的問題
——————————————————
【注釋】1.嗜:(shì世)《韓非子·難四》:“屈到嗜芰。”《說文》:“嗜,嗜欲,喜之也?!薄妒勒f新語·簡傲》:“性嗜酒?!边@里用為愛好之意。)
(所謂“足少陰之瘧”,指的是十二經中,足少陰心經受邪所發生的瘧疾。)
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翻譯過來這段經文大意是說,人體足少陰心經受邪所致的瘧疾,其臨床表現多為:發生劇烈嘔吐;多發寒熱,熱多寒少,常常喜歡緊閉門窗而居。治療上這種病不易痊愈。)(③欲閉戶牖而處,戶牖(yǒu):(書)門窗,門戶,借指家。 )——(足少陰經的瘧疾,使人發生劇烈嘔吐,多發寒熱,熱多寒少,常常喜歡緊閉門窗而居,這種病不易痊愈。)(【原文】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1而處,其病難已。
【譯文】足少陰的瘧疾,使人發生劇烈嘔吐,多發寒熱,熱多寒少,常常喜歡緊閉門窗而居,這種病不易痊愈。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足少陰經瘧病的問題,足少陰寒水主氣,故嘔吐甚。少陰標陰而本熱,故多寒熱?!盁岫嗪佟?,本氣勝也。大凡病熱多寒少而陽氣勝者,易愈。寒多而陰氣勝者,難巳。欲閉戶牖而處者,陰寒甚也,故其病難巳?!?strong style="color: rgb(47, 47, 47);text-indent: 32px;white-space: normal;">5.足少陰經瘧病的問題
——————————————————
【注釋】1.牖:(yǒu有)《書·顧命》:“牖間南向,敷重篾席?!薄对姟ふ倌稀げ伞罚骸白谑译幌??!薄独献印な徽隆罚骸拌彂綦灰詾槭遥斊錈o,有室之用?!薄?/span>論語·雍也》:“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薄墩f文》:“牖,穿壁以木為交窗也。”段玉裁注:“交窗者,以木橫直為之,即今之窗也。在墻曰牖,在屋曰窗。”這里用為窗戶之意。)
(所謂“足厥陰之瘧”,指的是十二經中,足厥陰心包經受邪所發生的瘧疾。)
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陰。(翻譯過來這段經文大意是說,人體足厥陰心包經受邪所致的瘧疾,其癥狀表現為:使人腰痛,少腹脹滿,小便不利,似乎癃病;而實非癃病,只是小便頻數不爽;病人心中恐懼,氣分不足,腹中郁滯不暢等不適。其治療方法,乃是針刺足厥陰經。)(④腹中悒悒,悒悒(yì yì ):積滯郁結 )——(足厥陰經的瘧疾,使人腰痛,少腹脹滿,小便不利,似乎癃病,而實非癃病,只是小便頻數不爽,病人心中恐懼,氣分不足,腹中郁滯不暢,治療方法,刺足厥陰經。)(【原文】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1狀,非癃也,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2,刺足厥陰。
【譯文】足厥陰經的瘧病,使人腰痛,少腹脹滿,小便不利,似乎癃病,而實非癃病,只是小便頻數不爽,病人心中恐懼,氣分不足,腹中郁滯不暢,治療方法,刺足厥陰經。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足厥陰經瘧病的問題,腰痛及小腹脹滿,厥陰之經證也。木乃水中之生陽,故肝主疏泄水液,如癃非癃,而小便頻數不利者,厥陰之氣不化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督洝吩疲骸案螝馓搫t恐。”蓋肝臟之神魂不足,故志意恐懼也。木主春生之氣,厥陰受邪,故生氣不足,木郁不達,故腹中不安裝。宜刺足厥陰之太沖,在足趾本節后二寸陷者中,剌入三分,留一呼?!?strong style="color: rgb(47, 47, 47);text-indent: 32px;white-space: normal;">6.足厥陰經瘧病的問題
——————————————————
【注釋】1.癃:(lóng龍)小便不利?!饵S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膀胱不利為癃?!?/span>
2.悒:(yì藝)愁閑不安貌。《楚辭·天問》:“武發殺殷,何所悒?”《蒼頡篇》:“悒悒,不舒之貌也。”《說文》:“悒,不安也。”《大戴禮記·曾子立事》:“君子終身守此悒悒?!?/span>)(讀《黃帝內經》素問 刺瘧篇第三十六 1——瘧疾怎么用針刺治療)
(所謂“肺瘧”,乃是指人體五臟中,肺受瘧邪侵犯而導致的疾病。)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翻譯過來這段經文大意是說,人體發生肺瘧之疾,其臨床表現多為:心里感到發冷,冷極則發熱;熱時容易發驚,好象見到了可怕的事物。至于肺瘧的治療方法,則是以針刺手太陰、手陽明兩經為主。)——(肺瘧,使人心里感到發冷,冷極則發熱,熱時容易發驚,好象見到了可怕的事物,治療方法,刺手太陰,手陽明兩經。)(【原文】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
【譯文】肺瘧,使人心里感到發冷,冷極則發熱,熱時容易發驚,好象見到了可怕的事物,治療方法,刺手太陰,手陽明兩經。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肺部瘧病的問題,肺者心之蓋,故令人心寒熱。心氣虛則善驚,如有所見。《經》云:“心者神之舍也?!鄙窬珌y而不轉,猝然見非常物,宜刺手太陰之列缺,手陽明之合骨?!?strong style="color: rgb(47, 47, 47);text-indent: 32px;white-space: normal;">7.肺部瘧病的問題)
(所謂“心瘧”,乃是指人體五臟中,心受瘧邪侵犯而導致的疾病。)
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陰。(翻譯過來這段經文大意是說,人體發生心瘧之疾,其臨床表現多為:使人心中煩熱得很厲害,想喝冷水,但身上卻反覺寒多而不太熱等不適。至于心瘧的治療方法,臨證以針刺手少陰心經為主。)——(心虐,使人心中煩熱得很厲害,想喝冷水,但身上反覺寒多而不太熱,治療方法,刺手少陰經。)(【原文】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陰。
【譯文】心虐,使人心中煩熱得很厲害,想喝冷水,但身上反覺寒多而不太熱,治療方法,刺手少陰心經穴位。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心臟瘧病的問題,心為火臟,心氣熱故煩甚,而欲得清水以自救,熱極生寒,故反寒多,寒久則真火氣衰,故不甚熱也。宜刺手少陰之神門穴。——8.心臟瘧病的問題)
(所謂“肝瘧”,乃是指人體五臟中,肝受瘧邪侵犯而導致的疾病。)
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翻譯過來這段經文大意是說,人體所謂的肝瘧之疾,其臨床表現多為:面色蒼青,時欲太息;厲害的時候,形狀如死。至于肝瘧的治療方法,則是以針刺足厥陰肝經至出血為主。)——(肝瘧,使人面色蒼青,經常嘆氣,厲害的時候,形狀如死,治療方法,刺足厥陰經出血。)(【原文】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
【譯文】肝瘧,使人面色蒼青,時欲嘆息,厲害的時候,形狀如死,治療方法,刺足厥陰肝經中封出血。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肝臟瘧病的問題,蒼乃東方之青色,肺主色,故令人色蒼蒼然。膽病者,善嘆息,膽附于肝,故肝病必及于膽,肝膽主春生之氣,膽氣升則臟腑之氣皆升,生陽不生,故其狀若死,宜刺足厥陰中封見血?!?strong style="white-space: normal;color: rgb(47, 47, 47);text-indent: 32px;">9.肝臟瘧病的問題)
(所謂“脾瘧”,乃是指人體五臟中,脾受瘧邪侵犯而導致的疾病。)
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翻譯過來這段經文大意是說,人體的脾瘧之疾,其臨床表現多為:先發冷,腹中痛;待到發熱時,則脾氣行而腸中鳴響,腸鳴后陽氣外達而汗出。至于其治療方法,則是以針刺足太陰脾經為主。)——(脾瘧,使人發冷,腹中痛,待到發熱時,則脾氣行而腸中鳴響,腸鳴后陽氣外達而汗出,治療方法,刺足太陰經。)(【原文】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
【譯文】脾瘧,使人發冷,腹中痛,待到發熱時,則脾氣行而腸中鳴響,腸鳴后陽氣外達而汗出,治療方法,刺足太陰脾經之商丘穴。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脾臟瘧病的問題,脾為陰中之至陰,故令人寒。腹乃脾土之郛郭,故腹中痛。濕熱下行則腸鳴,上蒸則汗出也。嗚已出汗者,下行而及上也,宜刺足太陰之商丘穴。——10.脾臟瘧病的問題)
(所謂“腎瘧”,乃是指人體五臟中,腎受瘧邪侵犯而導致的疾病。)
腎瘧者,令人灑灑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目旬)(目旬)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翻譯過來這段經文大意是說,腎瘧之疾,其臨床表現多為:使人灑淅寒冷,腰脊疼痛,難以轉側;大便困難;目視眩動不明;手足冷等等不適。其治療方法,則是以針刺足太陽、足少陰兩經為主。)(⑤令人灑灑然,灑灑:寒栗?! 、?strong>目眴眴然,目眴眴:眼花 )——(腎瘧,使人灑淅寒冷,腰脊疼痛,難以轉側,大便困難,眼花,手足冷,治療方法,刺足太陽、足少陰兩經。)(【原文】腎瘧者,令人灑灑1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眴眴2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
【譯文】腎瘧,使人灑淅寒冷,腰脊疼痛,難以轉側,大便困難,目視眩動不明,手足冷,治療方法,刺足太陽、足少陰兩經。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腎臟瘧病的問題,足少陰寒水主氣,故令人水洗一樣寒冷。腰乃腎之府,故腰脊痛而欲其宛轉也。腎開竅于二陰,故大便難。骨之精為瞳子,故目眩暈。腎主生氣之原,手為諸陽之本,邪病則有傷生氣,故手足寒也。宜刺足太陰之委中,足少陰之大鐘,太谿?!?strong style="color: rgb(47, 47, 47);text-indent: 32px;white-space: normal;">11.腎臟瘧病的問題
——————————————————
【注釋】1.灑:(sǎ撒)《晏子春秋卷四·內篇問下》:“其濁無不雩途,其清無不灑除?!薄?/span>荀子·正名》:“香、臭、芬、郁、腥、臊、灑、酸、奇臭以鼻異?!薄抖Y記·內則》:“灑掃室堂及庭。”《說文》:“灑,滌水也。古文以為灑掃言?!薄蹲至帧罚骸盀?,濯也?!边@里用為濯水、洗滌之意。
2.眴:(xún恂)古同“?!薄Q??!饵S帝內經·素問·刺瘧》:“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
(所謂“胃瘧”,乃是指人體臟腑中,胃受瘧邪侵犯而導致的疾病。)
胃瘧者,令人且病也,善饑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翻譯過來這段經文大意是說,胃瘧之疾,其臨床癥狀多表現為:發病時人易覺饑餓,但又不能進食;進食就感到腕腹脹滿膨大。其臨證治療方法,乃是以針刺足陽明、足太陰兩經橫行的絡脈為主,刺出其血。)(⑦食而支滿腹大:支滿,撐脹滿悶 )——(胃瘧,發病時使人易覺饑餓,但又不能進食,進食就感到腹脹滿,治療方法,取足陽明、足太陰兩經橫行的絡脈,刺出其血。 )(【原文】胃瘧者,令人且病也,善饑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
【譯文】胃瘧,發病時使人易覺饑餓,但又不能進食,進食就感到腹部脹滿膨大,治療方法,取足陽明、足太陰兩經橫行的絡脈,刺出其血。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胃部瘧病的問題,胃主受納水谷,故胃瘧者,令人病饑而不能食。中焦受邪,不能主化,故支滿腹大。宜刺足陽明和足太陰經之橫脈出血。——12.胃部瘧病的問題)(發病于足太陽膀胱經的瘧疾,會使患者腰痛頭重,寒冷從脊背襲來。先發冷后發熱,就像火烤一樣,發熱后會全身出汗。這種瘧疾,很難治愈。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委中穴直至出血。
發病于足少陽膽經的瘧疾,會使患者身體松懈無力,不感覺很寒冷,也不感覺很熱。害怕見人,看見人就會感到心驚。發熱時,出汗會很多。用針刺術進行調治,就應刺取足少陽膽經穴位。
發病于足陽明胃經的瘧疾,會使患者先感覺到寒冷,身體瑟瑟發抖,很久以后才開始發熱,退熱時才會出汗。患者發病時,見到日月亮光和火氣,就會感到很愉快。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足背的足陽明胃經沖陽穴。
發病于足太陰脾經的瘧疾,會使患者悶悶不樂,時常嘆息,食欲不振,寒熱交雜出現,身體多汗。發病時會嘔吐連連,直至嘔吐停止邪氣才會衰退。這時,才可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足太陰脾經穴位。
發病于足少陰腎經的瘧疾,會使患者嘔吐嚴重,身體反復發冷發熱,熱多寒少。發病時,患者喜歡閉門靜處。這種疾病,很難治愈。
發病于足厥陰肝經的瘧疾,會使患者感覺腰痛、少腹脹滿、小便不暢??此葡耨“Y狀,其實不是癃病。患者小便頻繁,心情恐慌,體內陽氣不足,腹中陰氣郁滯不暢。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足厥陰肝經穴位。
肺瘧患者,會感覺到心寒,寒冷至極則發熱。發熱時,經常會感到驚恐,似乎看見了可怕的景象。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
心虐患者,會感覺到心里異常煩躁,總想喝涼水。身體反而常常發冷,不感覺太熱,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手少陰心經穴位。
肝瘧患者,會顯得面色蒼青黯淡無光,經常嘆息。發病時的癥狀,就像是死人一樣。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足厥陰肝經直至出血。
脾瘧患者,會出現身體發冷和腹中疼痛癥狀。待到發熱時,腸中會產生鳴響,腸鳴后才會出汗。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足太陰脾經穴位。
腎瘧患者,會出現身體寒冷瑟瑟、腰脊疼痛、難以轉側、大便困難、目眩昏花、手足冰冷等癥狀。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穴位。
胃瘧患者,發病時常常感覺饑餓,卻又不能進食。一旦進食就感到腹部脹滿膨大。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間橫行的絡脈,直至出血。)
(【點評】本段重點說了足三陰三陽經、五臟+胃的瘧疾病的表現形式,及處理方案。 )
(五種瘧疾的特殊針刺方法)
瘧發身方熱,刺跗上動脈,開其空,出其血,立寒;(一:治療瘧疾,要在剛剛發熱的時候,針刺足背上的動脈,開其孔穴,刺出其血,則可立即熱退身涼。)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足陽明太陰。(二:如果瘧疾剛要表現出發冷的時候,此時可針刺手陽明、手太陰及足陽明、足太陰的俞穴。)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中針,傍伍胠俞各一,適肥瘦出其血也。(三:如果瘧疾病人的脈搏滿大而急,治療則刺背部的俞穴,用中等針按五胠俞各取一穴,并根據病人形體的胖瘦,確定針刺出血的多少。)(讀《黃帝內經》素問 刺瘧篇第三十六 2——瘧疾怎么用針刺治療2)
瘧脈小實急,灸脛少陰,刺指井。(四:如果瘧疾病人的脈搏表現為小實而急的,治療則炙足脛部的少陰經上的穴位,并針刺足指端的井穴。)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適行至于血也。(五:如果瘧疾病人的脈搏滿大而急,治療則針刺背部的俞穴。即取五胠俞、背俞各一穴,并根據病人體質,刺之出血。)(①用五胠俞:經穴別名?!端貑枴ご摊憽罚骸拔迕l俞各一?!蓖醣ⅲ骸拔迕l俞謂譩禧?!币娮b禧條。譩禧,即奇穴之三金穴。位置:后背的第三、四、五脊椎旁開三寸處,自上而下分別是金斗、金吉、金陵三穴,兩邊對稱共六個穴。 )——(治療瘧疾,在剛要發熱的時候,刺足背上的動脈,開其孔穴,刺出其血,可立即熱退身涼;如瘧疾剛要發冷的時候可刺手陽明、太陰和足陽明、太陰的俞穴?! ∪绡懠膊∪说拿}搏滿大而急,刺背部的俞穴,用中等針按五胠俞各取一穴,并根據病人形體的胖瘦,確定針刺出血的多少?! ∪绡懠膊∪说拿}搏小實而急的,炙足脛部的少有病穴,并刺足趾端的井穴?! ∪绡懠膊∪说拿}搏滿大而急,刺背部俞穴,取五胠俞、背俞各一穴,并根據病人體質,刺之出血。 )(【原文】瘧發身方熱,刺跗1上動脈,開其空,出其血,立寒;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足陽明太陰。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中針,傍伍胠2俞各一,適肥瘦出其血也。瘧脈小實急,灸脛少陰,刺指井。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適行至于血也。
【譯文】治療瘧疾,在剛要發熱的時候,刺足背上的動脈,開其孔穴,刺出其血,可立即熱退身涼;如瘧疾剛要發冷的時候可刺手陽明、太陰和足陽明、太陰的俞穴。如瘧疾病人的脈搏滿大而急,刺背部的俞穴,用中等針按五胠俞各取一穴,并根據病人形體的胖瘦,確定針刺出血的多少。如瘧疾病人的脈搏小實而急的,炙足脛部的少陰脛下之太谿穴,并刺足小指端的井穴。如瘧疾病人的脈搏滿大而急,刺背部俞穴,取五胠俞、背俞各一穴,并根據病人體質,刺之出血。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根據瘧疾發作時間的治療方法,病在經絡者,當取其背腧也。蓋經脈內合五臟五行之氣,五臟之腧在背,故當取背腧以瀉之,脈滿大急者,邪盛于經脈之中也。胠腧者,五臟腧之旁,近于膚脅,乃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也。謂當旁五胠腧,各刺其一。肥者,深而留之;瘦者,淺而疾之。各取適當,以出其血?!?strong style="color: rgb(47, 47, 47);text-indent: 32px;white-space: normal;">13.根據瘧疾發作時間的治療方法
——————————————————
【注釋】1.跗:(fū夫)腳背。《莊子·秋水》:“蹶泥則沒足滅跗?!薄饵S帝內經·素問·刺瘧》:“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跗上。”
2.胠:(qu曲)腋下?!饵S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篇》:“腹滿(月真)脹,支鬲胠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薄饵S帝內經·素問·咳論》:“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薄墩f文》:“胠,亦(腋)下也?!薄稄V雅·釋親》:“胠,脅也?!?/span>)
(治療瘧疾,主要是以針刺治療為主,但也有不宜針刺治療的瘧疾。)
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凡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這條經文就總結出了臨證不宜針刺治療的瘧疾總特征是“瘧脈緩大虛”:即臨證如果見到瘧疾病人的脈搏緩大而空虛的,則就應該用藥物治療而不宜針刺治療了。經文還總結說:大凡治療瘧疾,時機應該把握在病還沒有發作之前約一頓飯之時予以治療,因為過了這個時間,就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②先發如食頃,食頃:吃一頓飯的時間。多形容時間很短 )——(如瘧疾病人的脈搏緩大而虛的,就應該用藥治療,不宜用針刺。 大凡治療瘧疾,應在病沒有發作之前約一頓飯的時候,予以治療,過了這個時間,就會失去時機。 )
(人體十二條經脈,其瘧疾各有其不同的特點,故而臨證針刺治療時,也就有著各自不同的注意事項。)
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十二瘧者,其發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脈之病也。先其發時如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不已,刺舌下兩脈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經出血,又刺項已下俠脊者必已。舌下兩脈者,廉泉也。(此段經文翻譯過來意思是說,臨證十二經之瘧疾,凡病人表現出脈沉伏不見的,治療則急刺十指間出血,血出則病必愈;臨證若先見皮膚上發出象赤小豆的紅點,此都應該用針刺去。另外人體十二經的瘧疾,其發作各有不同的時間,故臨證治療應觀察病人的癥狀,從而了解病屬于那一經脈。如在沒有發作以前約一頓飯的時候就給以針刺,則刺一次病勢衰減,刺二次病就顯著好轉,刺三次病即痊愈;如其不愈,則可刺其舌下兩脈至出血為止;如再不愈,則可取委中穴血盛的經絡,刺出其血,并刺項部以下挾脊兩旁的經穴,如此則病一定會痊愈。上面所說的舌下兩脈,就是指的廉泉穴。)(凡瘧疾病人脈沉伏不見的,急刺十指間出血血出病必愈;若先見皮膚上發出象赤小豆的紅點,應都用針刺去。 上述十二種瘧疾,其發作各有不同的時間,應觀察病人的癥狀,從而了解病屬于那一經脈。如在沒有發作以前約一頓飯的時候就給以針刺,刺一次病勢衰減,刺二次病就顯著好轉,刺三次病即痊愈;如不愈,可刺舌下兩脈出血;如再不愈,可取委中血盛的經絡,刺出其血,并刺項部以下挾脊兩旁的經穴,這樣,病一定會痊愈。上面所說的舌下兩脈,就是指的廉泉穴。 )(【原文】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凡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十二瘧者,其發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脈之病也。先其發時如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不已,刺舌下兩脈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經出血,又刺項已下俠脊者必已。舌下兩脈者,廉泉也。
【譯文】如瘧疾病人的脈搏緩大而虛的,就應該用藥治療,不宜用針刺。大凡治療瘧疾,應在病沒有發作之前約一頓飯的時候,予以治療,過了這個時間,就會失去時機。凡瘧疾病人脈沉伏不見的,急刺十指間出血血出病必愈;若先見皮膚上發出象赤小豆的紅點,應都用針刺去。上述十二種瘧疾,其發作各有不同的時間,應觀察病人的癥狀,從而了解病屬于那一經脈。如在沒有發作以前約一頓飯的時候就給以針刺,刺一次病勢衰減,刺二次病就顯著好轉,刺三次病即痊愈;如不愈,可刺舌下兩脈出血;如再不愈,可取委中血盛的經絡,刺出其血,并刺項部以下挾脊兩旁的經穴,這樣,病一定會痊愈。上面所說的舌下兩脈,就是指的廉泉穴。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瘧疾治療的問題,所謂十二瘧者,謂六經五臟胃瘧也。其發各不同,言厥陰與肝瘧,陽明與胃瘧,太陰與脾瘧,少陰與腎瘧,各有臟腑經氣之不同也。故當時察其病形,或腰痛頭痛,或心寒善驚,以知其何脈之病,蓋經脈乃胃腑之所生,五臟之所主,故曰以知何脈之病?!?strong style="color: rgb(47, 47, 47);text-indent: 32px;white-space: normal;">14.瘧疾治療的問題)(讀《黃帝內經》素問 刺瘧篇第三十六 3——瘧疾怎么用針刺治療3)
(臨證針刺治療瘧疾,經文中總結了一條針刺治療的先后原則)
刺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臨證凡刺瘧疾,必先問明病人發作時最先感覺的癥狀部位,然后對此部位附近的穴位予以先刺治療。)(凡刺瘧疾,必先問明病人發作時最先感覺癥狀的部位,給以先刺。)
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出血。先項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陰陽明十指間。先足脛痠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間出血。(此段經文翻譯過來意思是說,比如病人先發頭痛頭重的,治療則就先刺患者頭部的兩額與兩眉間出血;如果先發生項脊背痛的,則就先刺其頸項和背部;若患者先發生腰脊疼痛的,就先刺委中出血;若患者先發生手臂疼痛的,就先刺手少陰、手陽明的十指見的孔穴。而如果患者先發作足脛痠痛的,則治療就先刺足陽明十趾間出血。)(如先發頭痛頭重的,就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出血?! ∠劝l傾項脊背痛的,就先刺頸項和背部?! ∠劝l腰脊痛的,就先刺委中出血?! ∠劝l手臂痛的,就先刺手少陰、手陽明的十指見的孔穴?! ∠劝l足脛痠痛的,就先刺足陽明十趾間出血。)
(痛風之瘧的針刺法則:痛風之癥的主要表現就是全身的骨節疼痛,但其臨床表現多端,故而針刺治療也就需要多處注意事項。)
風瘧,瘧發則汗出惡風,刺三陽經背俞之血者。(骨行)痠痛甚, 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饞針針絕骨出血,立已。身體小痛,刺至陰,諸陰之井無出血,間日一刺。瘧不渴,間日而作,刺足太陽;渴而間日作,刺足少陽;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刺。(翻譯過來意思是說,臨證對于風瘧,其發作時患者表現為汗出怕風,則治療針刺三陽經背部的俞穴以出血。若見患者小腿疼劇烈而拒按的,此名叫腑髓病,治療可用饞針刺絕骨穴出血,其痛可以立止。如患者身體稍感疼痛,則可刺至陰穴。但應該注意,凡刺諸有病的井穴,皆不可出血,并應隔日刺一次。臨證對于那些瘧疾口不渴而間日發作的,則刺足太陽經;而對于那些口渴而間日發作的,臨證則刺足少陽經。對于溫瘧而表現為汗不出的,臨證可選用“五十九刺”的方法予以治療。)(③以镵針針絕骨出血:镵(chán)針,古代九針的一種。針的頭部膨大而末端銳利。用于淺刺,治療熱病、皮膚病。镵針其柄為不銹鋼,長10cm,針體為鉬質金屬制作,長4cm,直徑為0.3cm,鉬質針體部分嵌于不銹鋼柄內,外形美觀,使用順手。針體的末端延伸為0.5cm長的箭頭狀鋒利針頭?! 、?strong>諸陰之井:井,井穴,五俞穴的一種,穴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處?!鹅`樞.九針十二原篇》 :'所出為井’。也就是指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開始的泉源一樣?!熬睘榈叵鲁鋈?形容脈氣淺小。 全身十二經脈各有一個井穴,故又稱“十二井穴”?! 、?strong>間日一刺,間日:隔日 )——(風瘧,發作時是汗出怕風,可刺三陽經背部的俞穴出血?! ⌒⊥人崽蹌×叶馨吹模絮扑璨?,可用鑱針刺絕骨穴出血,其痛可以立止。 如身體稍感疼痛,刺至陰穴。但應注意,凡刺諸有病的井穴,皆不可出血,并應隔日刺一次。 瘧疾口不渴而間日發作的,刺足太陽經;如口渴而間日發作的,刺足少陽經;溫瘧而汗不出的,用“五十九刺”的方法 )(【原文】刺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出血。先項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陰陽明十指間。先足脛痠1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間出血。風瘧,瘧發則汗出惡風,刺三陽經背俞之血者。胻2痠痛甚, 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3針針絕骨出血,立已。身體小痛,刺至陰,諸陰之井無出血,間日一刺。瘧不渴,間日而作,刺足太陽;渴而間日作,刺足少陽;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刺。
【譯文】凡刺瘧疾,必先問明病人發作時最先感覺癥狀的部位,給以先刺。如先發頭痛頭重的,就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出血。先發頸項脊背痛的,就先刺頸項和背部。先發腰脊痛的,就先刺委中出血。先發手臂痛的,就先刺手少陰、手陽明的十指見的孔穴。先發足脛酸痛的,就先刺足陽明十趾間出血。風瘧,發作時是汗出怕風,可刺三陽經背部的俞穴出血。小腿劇烈疼痛而拒按的,名叫膚髓病,可用饞針刺絕骨穴出血,其痛可以立止。如身體稍感疼痛,刺至陰穴。但應注意,凡刺諸有病的井穴,皆不可出血,并應隔日刺一次。瘧疾口不渴而間日發作的,刺足太陽經;如口渴而間日發作的,刺足少陽經;溫瘧而汗不出的,用“五十九刺”的方法。
【說明】本節論述的是針刺治療瘧疾的方法,太陽之上,寒水主之,故不渴者,取足太陽;少陽之上,相火主之,故渴者,取足少陽。間日者,邪入于里也。夫邪入于里則渴,是以間二日或間數日者,有陰陽更勝之致甚或不甚;若陽分之邪入里,則有水火寒熱之或渴或不渴。溫瘧者,得之于冬中風寒,病氣藏于腎,若汗不出,是邪不能出之于陽,故當為五十九針。五十九刺者,以第四針刺骨也。——15.針刺治療瘧疾的方法
——————————————————
【注釋】1.痠:(suān酸)疼痛、酸痛。如:痠凍(指四肢受寒而麻木):痠痛(痛時且覺酸軟,又酸又痛);痠疼(痠痛)?!饵S帝內經·素問·刺熱》:“腎熱病者,先腰痛胻痠,苦喝數飲,身熱?!?/span>
2.胻:(héng衡)脛骨上部?!饵S帝內經·素問·刺熱》:“腎熱病者,先腰痛胻痠,苦喝數飲,身熱?!?/span>
3.镵:(chán讒)鑱石,治病用的石針。《鹖冠子·世賢》:“若扁鵲者,镵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間而名出聞于諸侯。”《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所謂無損不足者,身羸瘦,無用鑱石也?!?/span>)(用針刺術調治瘧疾,在患者身體剛要發熱時,應刺開足背上的動脈孔穴直至出血,就可立即使其熱退而身涼。
在患者身體剛要發冷時,應刺取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肺經、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的穴位。
在患者脈象滿大急躁時,應針刺背部的腧穴。必須用中等針按五胠俞各取一穴,并根據患者形體胖瘦確定針刺出血量。
采用針刺術和艾灸術調治瘧疾,在患者脈象小實急躁時,應炙治足脛部的少陰腎經,并針刺足指端的井穴。
在患者脈象滿大急躁時,應當針刺背部腧穴。取五胠俞和背俞各一穴,并根據患者體質確定針刺出血量。
在患者脈象緩大虛弱時,應該用湯藥調治,不宜采用針刺術調治。
凡是診治瘧疾患者,皆應在發病前大約一頓飯功夫,及時進行調治。錯過了這個時間窗口,就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
如果發現瘧疾患者脈象沉伏不見時,就應急刺十指間直至出血,排出瘀血后疾病必愈。如果首先看到患者皮膚上出現像赤小豆的紅點,就應全部用針刺除。
上述十二類瘧疾患者,發病時間各有不同。應通過觀察患者癥狀,確定發病于何處經脈。如果搶先在發病前大約一頓飯時間,迅速采用針刺術調治,刺一次病情就會減輕。刺兩次就會明顯見效,刺三次就可治愈。如果還不能治愈,可刺舌下兩脈直至出血。如再不愈,可刺委中血盛的經絡直至出血,并同時針刺項部以下脊柱兩側的經穴,就一定能夠治愈。舌下兩脈的針刺位置,就是廉泉穴。
凡是采用針刺術調治瘧疾,必須首先問清患者最早感覺到的發病部位,并且首先進行刺治。如果患者最早感覺到頭痛和頭重,就應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直至出血。如果患者最早感覺到項背痛,就應先刺頸項和背部穴位。如果患者最先感覺腰脊痛,就先刺委中直至出血。如果患者最先感覺手臂疼痛,就先刺十指間的手少陰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穴位。如果患者最先感覺足脛酸痛,就先刺十趾間足陽明胃經穴位直至出血。
風瘧患者,發病時會出汗,畏懼風寒,可針刺背部三陽經的腧穴直至出血?;颊咝⊥葎×姨弁?,不敢讓人按壓,這種病癥稱為腑髓病。用針刺術進行調治,必須用镵針刺絕骨穴位直至出血,患者疼痛癥狀就會立即消退。如果患者只是身體稍感疼痛,就應針刺至陰穴。必須注意,凡是針刺至陰經的井穴,皆不可出血,且應隔日刺一次。如果瘧疾患者不感覺口渴,病情卻隔日發作,就應針刺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如果患者感覺口渴,病情隔日發作,就應針刺足少陽膽經的穴位。用針刺術調治不出汗的溫瘧患者,就必須用“五十九刺”療法。)(發病于足太陽膀胱經的瘧疾,會使患者腰痛頭重,寒冷從脊背襲來。先發冷后發熱,就像火烤一樣,發熱后會全身出汗。這種瘧疾,很難治愈。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委中穴直至出血。
發病于足少陽膽經的瘧疾,會使患者身體松懈無力,不感覺很寒冷,也不感覺很熱。害怕見人,看見人就會感到心驚。發熱時,出汗會很多。用針刺術進行調治,就應刺取足少陽膽經穴位。
發病于足陽明胃經的瘧疾,會使患者先感覺到寒冷,身體瑟瑟發抖,很久以后才開始發熱,退熱時才會出汗。患者發病時,見到日月亮光和火氣,就會感到很愉快。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足背的足陽明胃經沖陽穴。
發病于足太陰脾經的瘧疾,會使患者悶悶不樂,時常嘆息,食欲不振,寒熱交雜出現,身體多汗。發病時會嘔吐連連,直至嘔吐停止邪氣才會衰退。這時,才可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足太陰脾經穴位。
發病于足少陰腎經的瘧疾,會使患者嘔吐嚴重,身體反復發冷發熱,熱多寒少。發病時,患者喜歡閉門靜處。這種疾病,很難治愈。
發病于足厥陰肝經的瘧疾,會使患者感覺腰痛、少腹脹滿、小便不暢??此葡耨“Y狀,其實不是癃病。患者小便頻繁,心情恐慌,體內陽氣不足,腹中陰氣郁滯不暢。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足厥陰肝經穴位。
肺瘧患者,會感覺到心寒,寒冷至極則發熱。發熱時,經常會感到驚恐,似乎看見了可怕的景象。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
心虐患者,會感覺到心里異常煩躁,總想喝涼水。身體反而常常發冷,不感覺太熱,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手少陰心經穴位。
肝瘧患者,會顯得面色蒼青黯淡無光,經常嘆息。發病時的癥狀,就像是死人一樣。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足厥陰肝經直至出血。
脾瘧患者,會出現身體發冷和腹中疼痛癥狀。待到發熱時,腸中會產生鳴響,腸鳴后才會出汗。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足太陰脾經穴位。
腎瘧患者,會出現身體寒冷瑟瑟、腰脊疼痛、難以轉側、大便困難、目?;杌?、手足冰冷等癥狀。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穴位。
胃瘧患者,發病時常常感覺饑餓,卻又不能進食。一旦進食就感到腹部脹滿膨大。用針刺術進行調治,應刺取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間橫行的絡脈,直至出血。
用針刺術調治瘧疾,在患者身體剛要發熱時,應刺開足背上的動脈孔穴直至出血,就可立即使其熱退而身涼。
在患者身體剛要發冷時,應刺取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肺經、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的穴位。
在患者脈象滿大急躁時,應針刺背部的腧穴。必須用中等針按五胠俞各取一穴,并根據患者形體胖瘦確定針刺出血量。
采用針刺術和艾灸術調治瘧疾,在患者脈象小實急躁時,應炙治足脛部的少陰腎經,并針刺足指端的井穴。
在患者脈象滿大急躁時,應當針刺背部腧穴。取五胠俞和背俞各一穴,并根據患者體質確定針刺出血量。
在患者脈象緩大虛弱時,應該用湯藥調治,不宜采用針刺術調治。
凡是診治瘧疾患者,皆應在發病前大約一頓飯功夫,及時進行調治。錯過了這個時間窗口,就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
如果發現瘧疾患者脈象沉伏不見時,就應急刺十指間直至出血,排出瘀血后疾病必愈。如果首先看到患者皮膚上出現像赤小豆的紅點,就應全部用針刺除。
上述十二類瘧疾患者,發病時間各有不同。應通過觀察患者癥狀,確定發病于何處經脈。如果搶先在發病前大約一頓飯時間,迅速采用針刺術調治,刺一次病情就會減輕。刺兩次就會明顯見效,刺三次就可治愈。如果還不能治愈,可刺舌下兩脈直至出血。如再不愈,可刺委中血盛的經絡直至出血,并同時針刺項部以下脊柱兩側的經穴,就一定能夠治愈。舌下兩脈的針刺位置,就是廉泉穴。
凡是采用針刺術調治瘧疾,必須首先問清患者最早感覺到的發病部位,并且首先進行刺治。如果患者最早感覺到頭痛和頭重,就應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直至出血。如果患者最早感覺到項背痛,就應先刺頸項和背部穴位。如果患者最先感覺腰脊痛,就先刺委中直至出血。如果患者最先感覺手臂疼痛,就先刺十指間的手少陰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穴位。如果患者最先感覺足脛酸痛,就先刺十趾間足陽明胃經穴位直至出血。
風瘧患者,發病時會出汗,畏懼風寒,可針刺背部三陽經的腧穴直至出血?;颊咝⊥葎×姨弁矗桓易屓税磯海@種病癥稱為腑髓病。用針刺術進行調治,必須用镵針刺絕骨穴位直至出血,患者疼痛癥狀就會立即消退。如果患者只是身體稍感疼痛,就應針刺至陰穴。必須注意,凡是針刺至陰經的井穴,皆不可出血,且應隔日刺一次。如果瘧疾患者不感覺口渴,病情卻隔日發作,就應針刺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如果患者感覺口渴,病情隔日發作,就應針刺足少陽膽經的穴位。用針刺術調治不出汗的溫瘧患者,就必須用“五十九刺”療法。)——心瘧者,令人煩心甚
(【點評】本段和前段論述相似,分別是按脈和發病部位說明針刺要點。 )(讀《黃帝內經》素問 刺瘧篇第三十六 4——瘧疾怎么用針刺治療4)
總結
總結一下本文治療對瘧疾的方法,可以歸納出一點,就是放血療法。那什么是放血療法呢?
放血療法是針刺方法的一種,即《內經》中的刺絡法,是用“三棱針”根據不同的病情,刺破人體特定部位的淺表血管,放出適量的血液,通過活血理氣,達到治療的目的。放血療法在疾病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古代醫家對放血療法非常重視,《素問·血氣形志篇》說:“凡治病必先去其血?!薄鹅`樞·熱病篇》中說:“心疝暴痛,取足太陰、厥陰盡刺去其血絡?!?/span>
下面這段5分鐘的視頻,就是放血療法的介紹:
放血療法,不僅在東方流行,在西方也同樣流行。西醫的創始人古希臘的醫圣希波克拉底和伽林就是放血療法的粉絲。伽林大夫說,人的生命依賴四種體液,血,粘液,黑膽汁和黃膽汁,這四種體液對應空氣,水,土和火,和中國的“金木水火土”接近,多了個“氣”少了“金木”。古希臘人認為血在四種體液中是占主導地位的,伽林大夫認為血是人體產生的,經常“過剩”,正如中醫里滋陰派講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一樣,中醫滋陰,古西醫于是就放血。
放血對治療某些疾病雖然有效,但也有被濫用的例子,而最著名的就是美國的開國之父盛頓。華盛頓是一位放血療法的狂熱信奉者,并且多次為他的傭人施行過放血療法。1799年12月14日華盛頓生病,發燒之外還有呼吸困難。他的管家和醫生在一天之內先后分四次給他放血,總共放掉了125盎司左右的血,合3.5升左右,這個血量大約是成人總血量的一半。當天晚上華盛頓就逝世了。據后人研究華盛頓患的不過是普通的喉與氣管的感染,要不是放血過多,是不至于送命的。
盡管現代醫學很發達了,但放血療法在醫生中仍然在用。尤其是在治療“三高”當中,還是很有效的。郝萬山曾經在《百家講壇》做的一期節目“郝萬山說健康”第十集中,介紹了放血療法給老外治療高血壓的案例:http://www.byb.cn/doc_4567-10.aspx。(9分30多秒開始)
那放血療法,治療瘧疾是否也有效啊。實踐證明,確實有效,下面給大家摘錄一段《中國針灸》1998年第4期上的案例:
惡性瘧疾后遺癥針刺治療法:李晉青(醫生)用針刺法治療非洲惡性瘧疾后遺癥180例,最小年齡7歲,均為布隆迪國內的患者。當地患者對常規抗瘧藥如氯喹、奎寧等耐藥性強,治療效果差。故患者多服用當地推行的法國抗瘧新藥Fancidar,或單純用Quinimax靜脈點滴。很多患者病愈后常遺留較嚴重的后遺癥。
180例患者均為布隆迪穆拉維亞省醫院門診患者,治療前均有惡性瘧病史,經末梢血涂片檢驗,紅細胞內惡性瘧原蟲陽性。經抗瘧治療,瘧原蟲轉陰,遺留頭痛、失語、頸項強直、眩暈、惡心、嘔吐、厭食等癥狀。
治療方法:取穴百會、風池、太陽、足三里、三陰交。頸項強直配風府、大椎;失語配廉泉、啞門;惡心、嘔吐配中脘、脾俞;年老體弱配腰陽關、腎俞?;颊呷∽换蚺P位,局部皮膚常規消毒,選35號0.5~2.5寸毫針,快速進針,捻轉提插行針至得氣。根據病情虛實,選用補、瀉的針刺手法,每5分鐘行針1次,每針30分鐘,每日針1次,6次為一療程。治療結果:全部有效,其中132例痊愈(治療后癥狀完全消失,隨訪3個月內無復發),占73.3%);48例顯效(治療后一般癥狀消失,仍感厭食,神疲乏力),占26.7%。
下面這段,是醫生們經常用的一種方法,就是原文中:“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strong>這段。
針挑背部紅點治療瘧疾:效果亦較滿意。紅點在患者背部任何部位都可以產生,但此點不高出皮膚表面,患瘧時間短的顏色鮮紅,時間長的變暗褐色。施術時找到紅點后,局部進行消毒,以左手揪起紅點處皮膚,右手持粗縫衣針將紅點挑破,掘出點內白絲狀物,挑斷再挑,挑盡白絲,待點內的流血為止。
總之,盡管我們發明了青蒿素的特效抗瘧藥物。但對于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精神遺產,我們還是要認真發掘的傳承,畢竟,針刺放血法,對于抗瘧的藥物而言,副作用少之又少,并且費用低廉。
歸納:本篇《刺瘧》主要論述的是瘧疾病的治療方法,寒氣會在不同時間侵入人體不同的部位,所以就會有很多種瘧疾,所以也就有很多種治療瘧疾的方法。也就是說,不同的瘧疾要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才能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