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為會相伴一生的密友,
在有了各自的生活之后也會在人群中失散。
正月以來,天空總是陰云籠罩,初三那天居然下起了小雨。除了午后偶爾會有陽光普照之外,早晚都是叫人悵然若失的天氣。因為高速免費的緣故,遍地塞車,各種交通頻道里擠滿了人們的抱怨。街路上的店鋪關得七七八八,都借著這難得的假期舉家出游,于是熱鬧的地方更加熱鬧了,冷清的地方也愈發地冷清了。
想看個電影,卻不知叫誰同去。不知為何,大二之后忽然覺得身邊的人都空了,也許是參加的社團活動少了,之前忙時又疏于與高中舊友聯絡,一時之間除了一兩個骨灰級死黨之外,就只有舍友了。每個人的作息愛好都不同,現在來說,找不到人去唱k,找不到人去看電影倒是常態了。寒假回家之后就更甚了,只有爸媽休春節假時全家出游時才覺得熱鬧些,過了初七以后,就又回到一開始百無聊賴的日子了。
有段時間一度險些抑郁,周圍越熱鬧,我就越覺得冷清,孤獨感鋪天蓋地地襲來,并發的癥狀是極度地自卑,自閉。
以前為了躲避親戚大媽的毒舌,我會外出浪上一天再回家,現在卻只能呆在家里,聽著“哇你又胖了”的唏噓。索性就整天呆在房里看書,除了跟幾個固定的老友聯系之外,不見任何客人,不見任何親戚。
我企圖用自我封閉來麻痹自己,家人發現了我的異樣。強拉硬拽地帶我去三姑六婆家串門,也只能無奈地由著我面無表情,一言不發地無聲反抗。就這么過了些天,我發現爸媽跟我說話時變得小心翼翼,似乎害怕言辭稍有不當就把我推入病態,我知道自己不能再逃避了,因為它已經開始傷害到父母的心。
重新打量著自己,自問是否真的那么不堪。曾經也是呼風喚雨,好友成群的“浪霸”一個,“忙”到沒時間讀書。但大家在一起也只是胡鬧,并不了解彼此,很大程度上來說只是玩伴,所以總有一天玩膩了就散。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曾經以為會相伴一生的密友,在有了各自的生活之后也會在人群中失散。朋友如酒,歲月久釀,溫熱如初,不貴在多,而貴在真。時間就像浪淘沙,留下來的是越來越少的,也就意味著人越來越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軌跡。
適應孤獨不是在冷清中與其為伴,而是大大方方地走出去,用一種新的心態去應付這個世界。單獨吃飯的人那么多,也不見得有人痛不欲生,相反地,那是一種悠然自得的自在。
沒有人喜歡孤獨,但每個人都必然要去適應孤獨,因為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一個人奮斗。
成熟,
便是能夠坦然面對所有的忽冷忽熱與漸行漸遠,
能夠自知偶爾孤獨卻毫不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