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高離婚率,令現代人多少帶有焦慮和恐慌,甚至引起后輩人對婚姻的恐懼。許多人都在自問,人間還有真愛嗎?
縱觀各類人物的婚姻經歷,真正完美的婚姻的確在少數,因而對我們自己的婚姻問題也產生了不自信。
有這樣一對地處江南的夫婦,他們勤勤懇懇開了一家家具店,收入漸漸豐腴起來。歷經20年辛苦,終于過上了想要的好日子。
然而,丈夫秦先生卻因擴建廠房時發生倒塌,導致工人受傷,工廠停工并賠錢,經濟出現下滑。
妻子為此埋怨,因為早先曾提醒先生注意那方面的安全,不要粗心大意。當時先生沒聽進去,結果妻子擔憂的事還是發生了。
而丈夫卻一意孤行,再次違背妻子意愿擅自向各方借款,想繼續擴建廠房。
妻子就覺得建廠房是在敗家,為了止損,而取走6萬塊錢,并離家出走到外地打工掙錢。
秦先生此時為繼續建廠房急需用錢,為了要回那6萬塊錢則和妻子吵了幾次,還嚴重到動手家暴。
妻子傷心欲絕,從丈夫嘴里聽到的都是錢,根本不關心自己的安危,沒有憐惜,就想到了離婚。
她難以忍受的委屈是,并不僅僅是丈夫沒經營好,而是20年來,始終得不到丈夫的信任和認可,更無視她的價值。
為了過上好日子,妻子可謂兢兢業業幫助秦先生一起打天下,吃了很多苦,但卻沒有得到老公的關愛,也沒有掌管經濟大權,一點地位都沒有。
并且,丈夫還總認為是妻子小題大做,斤斤計較,也對此抱有不滿,更無視妻子的情感需求。而妻子唯一能抓住的就是那點錢,似乎有了錢就等于有了安全感,才不厭其煩地跟丈夫爭取經濟大權,否則就離婚。
為了離婚與否,夫妻倆爭執不下,妻子的底線就是經濟大權歸她。秦先生則猶猶豫豫,沒有個痛快的決定。妻子就更加傷心,感覺這么多年好像白忙了,也不知今后的日子該怎么過。
讓人傷心的是,兩人在一起生活那么多年,竟得不到丈夫的一點疼愛,只當她是牛馬,只要她干活,不管她別的,連起碼的經濟支配權利都沒有,不能不寒心。
而在這個故事中,不難看出時下中國夫妻的困境,就是經濟和情感的平衡關系。
大家平時都忙著掙錢、搞經濟,很容易忽略情感建設。平時交流最多的也都跟經濟、錢財、生意、孩子有關,或者是家長里短的瑣碎日常,沒有其他什么娛樂性和增進感情的互動內容。日常除了掙錢就是掙錢,生活單調乏味,只奔錢看,那么男人也就越來越激進,女人也就越來越失去水分變得枯燥。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報告稱維持中國夫妻關系的可能更多是金錢而非愛情》。
這調查的結果基本符合實際情況。就是多數家庭是重經濟而輕感情。所以長期被建設經濟壓榨太多精力而造成情感荒蕪,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現在離婚率居高。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一件事上消耗過多精力,必然會懈怠其他事。什么事業愛情雙豐收,那只是人們一廂情愿而已,真正能做到的,估計都是大神級別,且這種完美的平衡又能持續多久,那是未知數。在實際生活中,你只能重點選一樣。
夫妻關系和血緣關系不同,那需要兩個人不斷地磨合理解包容,而血親關系不用,想怎么做怎么說都不會有多大惡果,但夫妻間就需要用心學習如何完善兩個人的關系,是很消耗精力的。那么同時還要兼顧家庭經濟建設,精力上入不敷出,鐵定困難重重。
如果祖上沒有留下物質基礎幫襯自己,單靠白手起家,同時還要兼顧夫妻情感維系,那是難度極大的挑戰。而目前社會是一切以經濟基礎為衡量成功的標準,那么只能割舍家庭情感,因為家庭內部外人是看不到的,看重的只是你的經濟條件,所以也就先顧及面子問題,而為這個虛面做足了裝點工程。至于其他方面都只能靠后站,因為就那么點精力,所以夫妻關系會出現裂痕,親子教育方面也會忽略很多,造成種種家庭矛盾。
如果想要各方都平衡些,恐怕在事業上就不能不做點讓步,比如少去應酬一些,少做一些單子,多陪陪家人之類的。而讓一些人少掙些錢,多把精力放在家庭上,又會讓他們不踏實。他會說,愛情是需要物質基礎的,光有愛情吃不飽。
問題是,僅僅是喂飽肚子,不需要消耗多少精力,可你又想要房要車,要很多票子去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不得不多花精力,那就不是只要個面包的問題,而是貪欲心在作怪。是貪欲造成一些人忽視家庭精神建設,才引發的種種矛盾。可卻人為地錯把物質和愛情搞成對立面。真正和愛情作對的是自己的貪心不足,什么都想要,并非物質本身。
而到了家庭矛盾不可調和的時候,這些只貪念物質的人就開始埋怨起配偶來,為什么這樣那樣子。他們就沒想過,這個糟糕的結果是怎么造成的。
重大疾病不是一天造就的,一定是日積月累形成的。你種了什么瓜就會結什么果子。你追逐什么,同時也必定會失去什么。
天下沒有完美的事,既想享受奢華生活,又想永遠有人愛,很不現實。所以,過于看重經濟的話,會淪落到離婚那一步,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