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蟬蛻
【性能】甘,寒。歸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目赤翳障。本品入肝經,善疏散肝經風熱而有明目退翳之功,故可用治風熱上攻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翳膜遮睛,常與菊花、白蒺藜、決明子等同用,如蟬花散。
2. 桑葉
【性能】甘、苦,寒。歸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
目赤昏花。本品既能疏散風熱,又苦寒入肝能清泄肝熱,且甘潤益陰以明目,故常用治風熱上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澀痛、多淚,可配伍菊花、蟬蛻、夏枯草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之品;若肝腎精血不足,目失所養,眼目昏花,視物不清,常配伍滋補精血之黑芝麻,如扶桑至寶丹;若肝熱引起的頭昏、頭痛,本品亦可與菊花、石決明、夏枯草等清肝藥同用。
3.菊花
【性能】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目赤昏花。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熱,入肝經,既能疏散肝經風熱,又能清泄肝熱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經風熱,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腫痛,治療前者常與蟬蛻、木賊、白僵蠶等疏散風熱明目藥配伍,治療后者可與石決明、決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藥同用。若肝腎精血不足,目失所養,眼目昏花,視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黃、山茱萸等滋補肝腎、益陰明目藥,如杞菊地黃丸。
4.夏枯草
【性能】辛、苦,寒。歸肝、膽經。
【功效】清
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目珠夜痛。本品苦寒主入肝經,善瀉肝火以明目。用治肝火上炎,目赤腫痛,可配桑葉、菊花、決明子等藥用。本品清肝明目之中,略兼養肝,配當歸、枸杞子,可用于肝陰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亦可配香附、甘草用,如夏枯草散。
5.秦皮
【功效】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明目。
6.熊膽
【功效】清熱解毒,息風止痙,清肝明目。
【用法用量】內服,0.25~0.5g,入丸、散。由于本品有腥苦味,口服易引起嘔吐,故宜用膠囊劑。外用適量,調涂患處。
7.蒼術
【性能】辛,苦,溫。歸脾、胃、肝經。
【功效】燥濕健脾,祛風散寒。
應用中,此外,本品尚能明目,用于夜盲癥及眼目昏澀。
8.車前子
【性能】甘,微寒。歸肝、腎、肺、小腸經。
【功效】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
目赤腫痛,目暗昏花,翳障。車前子善清肝熱而明目,故治目赤澀痛,多與菊花、決明子等同用;若肝腎陰虧,兩目昏花,則配熟地黃、菟絲子等養肝明目藥,如駐景丸。
9.磁石
【性能】咸,寒。歸心、肝、腎經。
【功效】鎮驚安神,平肝潛陽,聰耳明目,納氣平喘。
耳鳴耳聾,視物昏花。本品入肝、腎經,補益肝腎,有聰耳明目之功。用治腎虛耳鳴、耳聾,多配伍熟地黃、山茱萸、山藥等滋腎之品,如耳聾左慈丸;用治肝腎不足,目暗不明,視物昏花者,多配伍枸杞子、女貞子、菊花等補肝腎、明目之品。近年用磁朱丸治療白內障,可使視力改善。
10.石決明
【性能】咸,寒。歸肝經。
【功效】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目赤,翳障,視物昏花。本品清肝火而明目退翳,治療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可與黃連、龍膽草、夜明砂等同用,如黃連羊肝丸;亦常配伍夏枯草、決明子、菊花等清肝明目之品同用。治療風熱目赤,翳膜遮睛,常與蟬蛻、菊花、木賊等配伍;治目生翳障,本品常配伍木賊、荊芥、白菊花等,如石決明散;若肝虛血少,目澀昏暗,雀盲眼花屬虛證者,每與熟地黃、枸杞子、菟絲子等配伍;治青盲雀目,可與蒼術、豬肝配伍同用。
11.珍珠母
【功效】平肝潛陽,清肝明目,鎮驚安神。
【用法】煎服,宜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劑。外用適量。
12.刺蒺藜
【功效】平肝疏肝,祛風明目。
13.羚羊角
【性能】咸,寒。歸肝、心經。
【功效】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14.珍珠
【功效】安神定驚,明目消翳,解毒生肌。
【用法用量】內服多入丸、散用。0.1~0.3g。外用適量。
15.菟絲子
【性能】辛、甘,平。歸腎、肝、脾經。
【功效】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止瀉,安胎。
肝腎不足,目暗不明。本品滋補肝腎、益精養血而明目,常與熟地黃、車前子同用,如駐景丸。
16.沙苑子
【功效】補腎固精,養肝明目。
17.枸杞子
【功效】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18.女貞子
【功效】滋補肝腎,烏須明目。
19.楮實子
【功效】滋腎,清肝,明目,利尿。
20.爐甘石
【功效】解毒明目退翳,收濕止癢斂瘡。
【使用注意】宜炮制后使用
蟬蛻、桑葉、菊花、夏枯草、熊膽、秦皮、蒼術、車前子、磁石、石決明、珍珠母、珍珠、羚羊角、刺蒺藜、菟絲子、沙苑子、枸杞子、女貞子、褚實子、爐甘石。
在我們的《中藥學》的學習當中,功效是一定要背的,為了方便大家的記憶小編給大家總結在了這里,但是功效的整體記憶還是要自己多下功夫,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加油啊!小伙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