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在讀書的時候,就聽過“天下第一村”華西村的大名,這是全國最富裕的村莊,人均存款百萬,家家有汽車、住別墅……
那時候我就在想,為什么華西村能富裕起來,為什么我們村卻依然貧困?既然別人已經有走向富裕的道路,那其他村子為啥不抄作業呢,難道一直窮著好玩嗎?
這個問題雖然困擾著我,但并沒有去深究。最近華西村再上熱搜,才嘗試著去找找答案。
要回答上述問題,在這里需要再提出一個問題,華西村的發展模式具備可復制性嗎?
先來了解下華西村的發展歷程。華西村隸屬江蘇省江陰市,因為取得一系列輝煌的成就,而被譽為“天下第一村”。
上世紀六十年代,華西大隊(華西村前身)還一窮二白,村民別說富裕了,就連生活都成了問題。
幸運的是,華西村出了一個吳仁寶。華西村之所以能夠富裕起來,吳仁寶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他根據華西村的現狀愣是整出了一份遠景規劃,并帶領村民付諸行動。數年后,華西村成為江蘇農業生產先進的典型。村民雖說沒有很富裕,但起碼已經不用餓肚子。
但僅僅依靠農業是不夠的,村民數量在增多,但耕地面積卻很難再擴張,這樣下去村民別說富裕起來了,到時候說不定人均糧食都不夠溫飽用。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局面,吳仁寶準備走工業創富的道路。當然,一開始華西村并沒有太大野心,只是建了個小小的五金廠。
但在當時那個年代,有一個五金廠是很賺錢的,十年間,它實現了近三百萬的產值,且利潤不低。
正是這座五金廠,讓華西村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也讓吳仁寶、華西村民嘗到了工業創富的甜頭,于是更堅定了之后發展工業的道路。
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我國走向開放,各地經濟開始騰飛。相比其他農村分田到戶,華西村在吳仁寶的帶領下卻依舊走集體所有制經濟道路。
華西村開始開辦鍛造廠、帶鋼廠、鋁材廠、銅廠等, 據統計,那段時間華西村創辦了40多個冶金、紡織、有色金屬等企業,在事實意義上組建了華西集團。
從這個角度出發,說華西村是一個偽裝成村莊的公司是可以的。因此,我們分析華西村的發展時,并不能按照一般的村子去分析,而是要以一家公司的角度去做分析。
華西集團的發展,起源于吳仁寶帶領村民創辦的小五金廠,然后一路擴張,形成龐大的以冶金、紡織、有色金屬為主的集團企業,在之后更是拓展了旅游業。
華西村在成為“天下第一村”后,勢必會引起全國的興趣,也有不少人會專門到那邊去看看,滿足好奇心也好、做調研也罷,總之在無形中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前兩年,華西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于是,在后續的發展中,華西集團逐步形成了鋼鐵廠、紡織廠及旅游業三大支柱型產業。根據今年9月發布的“2022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顯示,華西集團以457.88億元位列第481位。
回首看華西集團的發展,不難發現其成長邏輯主要有三點,一是吳仁寶出色的領導能力,二是時代背景下的利好,三是地理區位具備優勢。
在搞經濟方面,吳仁寶確實是能手,他的敢闖敢拼,頗具遠見的眼光,使得在他帶領下的華西村集團逐步發展壯大,從而讓華西村、華西村民富裕了起來。
但華西集團的發展,不能全部歸功于他,還離不開當時的時代大環境因素。可以這么說,吳仁寶憑借過人的能力,抓住了時代發展帶來的機遇,才能讓華西村富裕起來。
當時是一個怎樣的時代?中國普遍不富裕,物質特別是工業品缺口很大。在這種市場環境中,只要做出了產品,是不愁銷路的。華西集團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企業,能發展起來確實是因為吃到了時代的紅利。
最后一點,這點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過,地理優勢是一個地區能否發展起來的先決條件之一。
就地理區位來看,華西村地處江蘇無錫市,地勢平坦,交通方便,不像一些山區村莊,交通十分不便。再者,華西村距離市場不遠,華西集團的產品很快能被市場消化。
以上三點原因,單獨一點復制的可能性或許不小,但綜合在一起,復制的可能性便大大降低了。
就拿旅游業來說,為什么別的村莊不發展旅游業?華西村旅游業發達,那別的村子也能啊。
先來看看華西村旅游業做起來的邏輯,首先是有“天下第一村”的名頭,這本身就是不錯的噱頭,能源源不斷吸引游客。其次,華西村有足夠的資金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的設施好,才能留著游客。
相比之下,國內很多村子其實是沒有優質獨特的旅游資源的,即使有,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在這種情況下,發展旅游業并不現實。
但除了華西村,我國沒有別的富裕的村莊了嗎?當然有,事實上,我國富裕的村莊不少,但是卻幾乎沒有跟華西村走一樣的路發展起來的。
舉個例子,比如被譽為“深圳最富村”的懷德村,雖然也是村集體經濟,但跟華西村的發展有較大的區別。
懷德村能發展起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深圳整體的發展,帶動了土地價格的上漲。深圳的土地可以說是寸土寸金,所以也造就了不少富裕村。
其他村莊發展起來,也是各有各的原因,總之沒有完美復刻華西村的。既然華西村不能復刻,那其他村子便不能直接抄作業,還是得走自己的路。
但要靠自己富起來談何容易,沒資源、沒資金,只能慢慢發展,或者依靠國家的扶持了。
富有富的道理,窮也有窮的理由。
尾聲:
現在網上一個觀點,說“華西村或面臨破產”,唱衰的人不少。
但我要說的是,華西集團或許已經過了巔峰期,在走下坡路,但這跟華西村破產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華西村,應該說是藏富于民,村民早已實現階級的跨越,是富裕階層,他們的資產不可能說全都拿去投資了,總會有儲蓄以及房車等一些固定資產,有的村民可能還去外面做生意了。
假定有一天華西村集團真的“倒閉”了,估計對華西村民的影響也沒有想象中的大。
不管如何,華西村的未來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作為“外人”,咱們要做的就是理性看待,吹捧沒必要,唱衰也沒必要。
全文完,如果覺得還可以,點個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