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的鹽攝入量應不超過 6 克,但有研究指出我國居民日均吃鹽量達 11 克!
有人說,平時吃的不咸,應該沒有鹽超量的擔憂吧?事實并非如此,在日常飲食中,很少有人會去看產品中的鈉含量。吃著不咸,并不意味著食物的含鹽量就低。咸味經常會隱藏在別的味道中,稱為“隱形鹽”,就是這些“隱形鹽”讓你防不勝防。
隱形鹽和食用鹽對身體的作用是一樣,主要是鈉離子的作用,如果鈉攝入過多,會使血壓升高,還會導致血管狹窄、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也會給腎臟造成負擔,還會導致鈣離子的流失。會引起很多疾病,骨質疏松、腎臟疾病等,最主要的就是高血壓。
下面這些食物中的也隱形鹽含量高的嚇人,強烈要求減少食用。
調味醬
很多人是做菜時,都會選擇性的加一些醬料,使味道更香醇,醬之所以能夠持久留香,離不開鹽的調味作用,所以醬、醬油等調味品的含鹽量非常高,100克黃醬相當于15克食鹽,100克醬油相當于15~20克食鹽。除醬以外,味精、雞精、蠔油、番茄醬、沙拉醬、辣椒醬、韭菜花、腐乳等都含有鹽,這都是“隱形鹽”最常見的藏身之所。
腌肉臘肉制品
腌肉臘肉風味獨特,百吃不厭。但腌肉臘肉里的含鹽量可不是一般的高。鹽是腌肉臘肉制品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原料,既能調味,又能讓肉質更加鮮嫩,還能延長肉質風味的保持時間。尤其是需要長時間風干的臘肉,為了更好地防腐抑菌,常常需要大量的鹽來加工,含鹽量最高達到5~10%。
腌漬食品
腌漬食品例如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乳酸菌,長期使用對腸道健康有非常大的好處,但是腌漬食品食用大量的鹽來腌漬的,不論是泡菜、酸菜,都離不開大量的食鹽。鹽除了調味,也能讓其他的調味料更好地滲透到食物中。咸菜中的食鹽濃度高達10%~14%。
快餐式食品
快餐,比如炸雞、披薩、方便面等,不止維生素、礦物質等身體必需營養素含量較少,還高鹽、高油、高熱量。平時沒有注意的掛面,為了讓面條更加筋道,也常常加入鹽,所以煮掛面時應少放鹽。
除了以上食品外,平時的飲食中還有這些你不曾注意到的“隱形鹽”:
泡面+火腿腸=11克鹽?
跟多人吃泡面時為了夠味,習慣放整包調味料和醬料,再加上一根火腿腸就更佳美味了。有人曾計算過,如果吃泡面時把調味料都放進入,然后全部吃掉,鈉的總攝入量相當于8克食鹽,一根某牌子105克的火腿腸,吃一根大概相當于吃入3克鹽。
一包瓜子=14g食鹽
一袋某牌子160克的瓜子的含鈉量,相當于14克鹽。你可能看集電視劇就把瓜子都吃完了……但是卻根本不知道無形中攝入了這么多鹽!
榨菜1包 = 6克鹽
咸鴨蛋1顆 = 3克鹽
掛面1把 = 5克鹽
甜月餅1塊 = 2克鹽
白切面包3片 = 1克鹽
……
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們一天竟然會攝入這么多鹽,那么怎么樣才能盡可能的減少演的攝入量呢?
記住6點吃鹽不傷身
1.選擇都食用新鮮的原材料
任何時候只要可以都選擇都食用新鮮的原材料而不是加工過的。通過自己煲湯和煮菜,或者燉各種干菜,可以省下大量的的鈉的攝入。
2.聰明地選擇方便的食物
聰明地選擇方便的食物。選擇冷凍的蔬菜而不是罐裝的,而當你不能選擇的時候,盡量找些低鈉的種類。在煮食之前用漏鍋漂洗,以去除部分的鹽。當在外面吃飯叫罐裝食物時,記得減少或去掉額外的鹽。
3.食物太熱的時候不用加鹽
在食物太熱的時候不用加鹽。一般來說,我們自己做菜時不會在水滾的時候給通心粉或番茄加額外的鹽。我們更喜歡在咸味會顯得更濃的時候給菜加鹽——通常是在菜快熟的時候。在菜快上桌面的時候你撒些鹽上去,咸味是最濃的,哪怕是一點點的鹽也會不會讓你覺得味道淡。
4.最多不過一蓋鹽
在給菜加鹽的時候我們通常是用估量來保證我們不會加得太多了。即使一道菜很需要加鹽,你也要稱稱你加了多少。每一次都只加一點點,邊嘗試邊加。《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的鹽攝入量應少于6克,6克的鹽大概有普通的飲料蓋那么多。
5.轉移味覺
酸性的調味料,像檸檬,橙汁和醋都會給食物帶來一種固有的味道,幫助你減少甚至除去鹽。或者,嘗試用些新鮮的碎檸檬片,切碎的新鮮的或干的藥草,大蒜或者是蔥。
雖然它們不能最好的代替鹽,但是可以通過增加其他的香味來幫助度過低鹽食物的過渡期。注意一些季節性的食物,每一個柜臺都要留意好,確定它們有標明“無鹽”。
6.自然地增加有香味的蔬菜
自然地增加有香味的蔬菜。因為很多蔬菜都有一種讓我們的味覺感到苦的香味。它們將會成為很多希望減少鹽攝入的人的新目標。與其用鹽瓶去遮蓋這種苦味,不如蒸烤它們把它們原有的自然的甜味帶出來,并且給它們添些令人喜愛的配料。
鹽攝入量過高引起的高血壓是腦卒、心臟病、中風等疾病死亡的最大危險因素。所以限鹽非常重要,尤其是鹽敏感人群(身體排鈉機制較弱),高鹽飲食會使他們的血壓明顯升高,嚴格限制食鹽攝入后,血壓會隨之下降,低鈉膳食有益健康,所以咱們能少吃點鹽,就少吃點吧~
責任編輯: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