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錢維城《玉蘭紅杏圖》
錢維城(1720-1772),清朝著名畫家,乾隆十年狀元,官至刑部侍郎。書法蘇軾,初從陳書學畫寫意折枝花果,后學山水,經董邦達指導,遂成名手,供奉內廷,為畫苑領袖。
此畫尺幅巨大,縱168厘米、橫85厘米,不同于一般自娛或應酬的作品,是錢維城進獻皇帝之作。畫面的右上方有乾隆皇帝題詩一段:“玉蘭花白杏花紅,一例昌昌冶惠風。設使女夷注詩義,自然甲乙品難同。御題。”
《玉蘭紅杏圖》在清末流入民間,作品用筆秀麗,雖以沒骨設色為主,但是畫面十分素雅而不是艷俗,沒有強烈的筆墨視覺刺激、沒有過份艷麗的色彩渲染,沒有棱角突兀的造型,不但體現了作者錢維城的審美趣味,同時也反映了當時主流畫壇的傾向和面貌。
清 錢維城 花鳥作品
錢維城投身科舉時,很少有人知道他擅長書畫,直到狀元及第后,在隨乾隆的一次狩獵中,乾隆射中一只老虎,于是錢維城受命創作“射虎圖”,作品完成后乾隆連連稱贊,并下令將此畫刻在木蘭圍場的石頭上,從此錢維城在畫壇上名聲大振。
清 錢維城 花鳥作品
清 錢維城 花鳥作品
清 錢維城 花鳥作品
清 錢維城 花鳥作品
請把手機橫過來欣賞錢維城《萬有同春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