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度寺碑》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于唐貞觀五年立。歐陽詢書。用筆瘦勁剛猛,結體內斂修長,法度森嚴。此碑模勒之工,非后世所及,故稱楷法極則。
楷書《化度寺碑》臨習演示
《化度寺碑》的妙處,在于嚴謹縝密,神氣深隱,具有體方筆圓之妙,有超塵絕世之概。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敦煌石室曾發現唐拓本,為法國人伯希和攜往國外,分存于法國巴黎圖書館、英國倫敦博物館。近年敦煌石室,發現一個殘本,存236字,摹拓頗精彩。
化度寺碑
一般人所稱道的《化度寺碑》,多指遺落在宋時的唐原石,其臨模鐫石的確精絕。可是后人誤把宋人翻刻的當作唐朝原石,仍聲稱唐石宋拓。宋時有人依據宋拓本翻刻,以后陸續翻刻甚多。傳世拓本中,唯吳縣吳氏歐堂藏成親王舊藏本是原拓孤本,今藏上海圖書館。
敦煌唐拓本
唐貞觀間能書者,歐陽率更為最善,而《邕禪師塔銘》又其最善者也。
——元趙孟頫
若以唐代書格而論,則《化度》第一、《醴泉》次之,《虞恭》又次之。若以欲追晉法而論,則《化度》第一、《虞恭》次之、《醴泉》又次之。
——翁方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