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年菜,在東北人的年夜宴上,有道菜是流傳很久的,鍋包肉。這道菜是當年鄭興文廚師為適應東北很多俄羅斯客人的的甜酸口味而創,原名鍋爆肉。俄人發音不準,總念成鍋包肉,就將此菜名延續下來。1911年,鄭廚一菜成名,鍋包肉也聲名遠播,至今,已流傳百年。
而今的鍋包肉在各地制作方法則炸制大同,醬汁卻呈現了繽紛花樣,糖醋、橙汁、果味等等,遼寧人最愛的,則是蕃茄味。這次偶做的,即是遼版蕃茄味。除了蕃茄醬,偶還加入了濃縮橙汁,這樣即可以使口味更豐富,也可以調和一下蕃茄醬的重顏色。
酸甜可口的濃濃蕃茄味醬汁,包裹著色澤金黃、外焦里嫩的里脊肉,一口咬下,既有焦香脆嫩的外皮,又有白嫩鮮美的肉肉,而酸甜的醬汁更圍繞住舌尖味蕾讓人無法挑剔。味道如斯豐富,顏色如此喜慶耀眼,這樣的一道有著百年歷史的東北名菜,又怎能不hold住東北人百年來的年宴餐桌?
鍋包肉
材料:豬里脊240克 水適量
調料:油適量 鹽適量 料酒1小勺 淀粉適量 蔥絲10克 蕃茄醬70克 濃縮橙汁2大勺 白糖適量 白醋適量
制作:
1、豬里脊洗凈,放入冰箱冷凍室凍至略硬后取出。
2、切成厚度約2毫米的肉片。
3、將肉片放入容器中,放入少許鹽、料酒、淀粉,抓勻后腌制20分鐘。
4、將蔥白切成長絲。
5、將蕃茄醬、橙汁倒入碗中,放入適量白糖、白醋、鹽、水,調勻成汁。
6、淀粉倒入大碗中,一點點加入適量水,干稀度為抓起時順手淌汁為宜。再加少許鹽、幾滴油,抓拌均勻。
7、把腌好的肉片放入淀粉糊中,抓拌,使之均勻地掛上淀粉糊。
8、鍋內倒入油,待油溫升至六、七成熱。切片洋蔥放入鍋中,順著洋蔥周圍冒起連串的泡泡即可。
9、將肉片掛上淀粉糊,逐片下入鍋中。
10、炸至顏色金黃即撈出,直至將全部肉片都炸好。
11、火略轉大,待油溫升高后將全部肉片都倒入鍋中再炸一次,略炸20秒左右即撈出。
12、炒鍋放少許油,油溫升高后放入蔥絲,略炒出香即倒入調汁,用鍋鏟炒勻,倒入炸好的肉片翻炒使之均勻的掛上調汁,再放入少許油,翻炒均勻即可盛出。
小貼士:
1、炸制時油溫的掌握很重要,第一遍炸油溫在七成熱時下入,使油肉成熟、定型,第二遍復炸時油溫在八、九成熱,可以上色,使口感更脆。
2、調汁依個人喜好適量放調料,酸甜度可以自行調節。
3、時間與溫度是關鍵,建議把材料、調汁準備齊全才開始做,不要在炸制時的空閑時間做調汁,炸的火候很重要。
4、調汁時放一點兒鹽,起到提甜味的作用,不要多放,此菜口味以酸甜為主。
5、最后炒制時再滴幾滴油,使色澤更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