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是現代散文家朱自清與友人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時所作的散文,該文1924年1月25日發表于《東方雜志》。
這篇文章記敘的是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見聞感受。作者將自己的感情與思緒,融合在風景描寫技巧中,使讀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篇文章標志著“五四”散文創作所達到的藝術成就。96年前朱自清散文描寫的秦淮夜游圖,如今似乎有些不合時宜。汩汩的槳聲早已不聞,代之的是隆隆的馬達聲;燈影尚在,只是此燈不是彼燈。開啟慢門后,燈影均化為幾何形的光軌。
華燈映水,畫舫凌波,秦淮河還是那個秦淮河。秦淮河給人的印象也沒有變: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秦淮八大名妓,如李香君這樣的女子的雕塑都在最顯眼處,她們的閨房也經過修繕,讓游人加深了六朝金粉風月地的印象。
百年前,朱自清先生在秦淮河遇到歌妓時,他坦誠了自己的窘迫不安,實在是一個很可愛的老先生。倘若他能活在今世,還會那么自省、自律、自責么?還會那么纏綿、渺茫、悵惘么?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十日雨絲風片里,濃春艷景似殘秋。
——王士禎(清)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
壞檻當潮,目斷魂消。
當年粉黛,何處笙簫?
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
白鳥飄飄,綠水滔滔,
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孔尚任(清)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
空照秦淮。
千載秦淮嗚咽水,不應仍恨孔都官。
南朝詞臣北朝客,歸來唯見秦淮碧。
池臺竹樹三畝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月明誰起笛中哀。多情王謝女,相逐過江來。
云雨未成還又散,思量好事難諧。
憑陵急槳兩相催。相伊歸去后,應似我情懷。
千古漣漪清絕地。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
水浸碧天天似水。廣寒宮闕人間世。
靄靄春和一海市。鏊戴三山,頃刻隨輪至。
寶月圓時多異氣。夜光一顆千金貴。
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
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
堂堂劍氣,斗牛空認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
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
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