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術語之太淵穴 心臟的保護神
心律不齊在中醫(yī)中屬于“心悸”的范疇,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氣不足。太淵是脈氣深藏的地方,刺激它,可以促進氣的運行,讓氣上行。所以,不光是心律不齊等疾病,平時,比如走路、跑步,或者其他的什么事情,導致上氣不接下氣、喘不過氣來的時候,也可以就地休息,刺激一下太淵,提升中氣,保持身體的長久活力。
現代醫(yī)學也發(fā)現,太淵穴可以使肺的呼吸機能加強,改善肺的通氣量,降低氣道阻力。臨床實驗還發(fā)現,太淵治療腦出血和咯血效果也不錯,對血壓有一定的調整作用。這當中,最有效的還屬心律不齊,通過太淵穴能夠很好地調節(jié)。
我們知道,肺經的經氣運行時間是早上3~5點;太淵穴呢,又剛好在號脈的地方,可以用來探測心跳的速度。老人一般醒得早,早上天不亮就醒了,一般正好也在這個時間段。這時候,將右手搭在左手的手腕上,親自感覺自己的心律,如果跳動的速度不平衡、不規(guī)律的話,太淵穴就要即時派上用場了。可以先在床上按揉一段時間,大概2~3分鐘,等心律平穩(wěn)一點了,再穿衣起床。
因此,心律不齊或健康的人群都可以每天按摩太淵穴,以達到保護心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