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付出那么多,學習全然沒效果,孩子完全不領情,弄得家長身心俱疲。我們總結出以下幾種典型的“費力不討好”的家長類型,快來看看你“中槍”了沒?
這類家長相對比較溫和,但沒有原則和界線,當語言說服不能解決問題時,就難免絮絮叨叨了,就像唐僧念經。如果孩子長期被嘮叨,在負面情緒的影響下,以及逃無可逃的處境,他們就會啟動“選擇性失聰”來保護自己。
1、“說”不如“做”。比如,父母與其僅僅通過話語來教育孩子“多讀書”,不如通過自己看書的行為來教育,與其說“多吃些蔬菜”的話,不如在孩子面前親自吃蔬菜,與其說“少看點電視”,不如直接將電視關掉。
2、變“說”為“聽”。只對孩子提出原則性建議,這樣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和認同。另外,家長要學會傾聽,尊重孩子的交流方式,才是最好的親子關系。
對于孩子的生活學習,家長處處替他操心,在生活上照顧得“無微不至”,在學習上照管得“精益求精”,這樣的結果卻是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和學習自主能力極差,而且讓孩子覺得學習是別人的事情,缺乏責任感。
家長要擺正心態,你不是“保姆”,不是“陪讀”,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最親切的朋友!
在生活上,家長不應讓孩子做溫室里的花朵,而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獨自克服困難、獨自動手做事、獨自思考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上,家長應該做孩子前進路上的引領者和陪伴者,讓孩子學會學習、享受快樂的教育,享受輕松的學習過程,擁有高效的學習方法和強大的學習力,使之成為孩子受用一生、取之不竭的寶藏。
此類家長,屬于自以為是之人,總以為自己的想法不會錯誤,總以為自己是愛孩子,為孩子好。對孩子的要求極嚴,孩子的舉手投足,都給予詳盡的指示,從生活習慣、活動的范圍方式,到讀書的范圍方法、興趣愛好等等都受到強制性指導。這種教育模式能培養出千篇一律的“好孩子”,卻抹殺了孩子的自主學習與創造能力。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請還給孩子自由,讓孩子擁有選擇的權利。家長要做的是激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發展,而不是扼殺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變成一個膽小自卑、唯唯諾諾的人,一個不懂融會貫通、死板的書呆子。
這類父母總是處于焦慮狀態,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平時讓孩子學習到晚上10點以后,在周末、假期更有各種補習班、特長班輪番上陣,嚴重降低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苦不堪言。
家長應該明白,你的焦慮會影響孩子,如果不學會控制自己的消極心理,就會將這種情緒傳遞給孩子。家長不應盲目地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逼迫孩子拼命學習,因為低效率的學習只會降低孩子的學習興趣,浪費孩子大量的寶貴時間,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學習應該是快樂的,只要取法得當,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孩子就能輕松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孩子的成績,爹媽的情緒。無論哪一種類型的父母,其本質都是愛孩子的,只是在這個“以分數論高低”的社會大環境中,父母難免亞歷山大,加上表達方式不恰當,就會以愛的名義“綁架”孩子,將孩子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很多時候,解決孩子問題的根本是解決父母自身的問題,因為“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明智的父母,知道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知道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知道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找方法,并善于借力,用專業人士“四兩撥千斤”的方法從根源上解決孩子的學習難題,讓孩子掌握有趣、高效的學習方法,不僅成績上升,更重要的學習能力、獨立能力、創造能力的全面提升。
1我們注重全面健康,關注智能、情緒、心靈及身體發展需要。
2通過全新思維,觸摸世界,重新點燃對學習、生命的熱情。
3通過親子交流課,讓您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4通過高效記憶法,讓您的孩子擁有不可思議的超級記憶力和數倍于以前的學習效率。
5通過思維導圖訓練,激發孩子潛能,促進右腦開發,提升吸收及理解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和自主性,培養強大的創造力和學習力。
做最好的教育,讓所有學生都學會學習!
我是世界記憶大師湯世聲老師 如果您的孩子記憶力不好、學習靠死記硬背、很努力但成績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