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要走在老師前面,剛好前幾天我整理了一部分預習語文的方法,就發給了這位家長。
這里也將這些精準預習法發到這里——如何預習語文課文?在預習過程中需要完成那些任務?我在教學中一般要求學生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預習:
1、總覽單元。學習之前應通讀教材,了解教材的結構和知識的內在聯系現行中學語文課本都是以單元做為基本單位的。對整個單元瀏覽一遍,預先形成一個知識系統,明確單元要點,高屋建瓴,可少走彎路,便于對比和總結。
2、分析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透視”美景的“窗口”。審題目,根據題目判斷文章的主要內容、主要人物、線索等。
3、辨別體裁。不同體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基本要素。例如,議論文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記敘文的事件及事件本身的起因、發生、發展和結局;說明文的說明對象、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應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寫法等。預習時緊緊圍繞這些基本特征來思考,就能選準角度。
4、了解背景。文章都是為時而作,有針對而寫,有感而發的。對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寫作目的和中心內容,如課文中選入的偉大作家魯迅的文章,大多內容與背景有直接的聯系。
5、分析文章中心思想,結構安排,藝術特點及語言風格等。預習時若帶著這些信息去了解課文,分析問題,就會有的放矢,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6、朗讀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將一些關鍵性的、不懂的、好的字、詞、句勾畫出來。帶著課后問題去讀。初中階段,學生接觸到的主要有三種文體,即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在勾畫的時候一定要因文而異,不同的文體勾畫的重點是不同的。
例如,在閱讀記敘文的時候,著重勾畫一些提綱挈領的語句,特別是能夠概括文段中心的句子,同時把握文章中的六要素,以便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寫作結構。其次是把一些表現力較強的字詞找出來,加上著重號。
再次是勾畫一些自己認為比較優美的、重要的或者是不理解的語句,并進行簡單的思考。這樣就會大大地提高課堂效率。
. 7、思考練習。對課后的思考和練習,若能事先思考,就會做到心中有數,在老師講授時,就會找到這些問題的思考角度或答案。這樣既提高了作業的質量,同時又節省了時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