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易落入這9類騙術的圈套 陳佳嘉 黃斌  隨著老年化社會的到來,針對老年人的違法犯罪活動也逐漸增多。各地警方在偵破相關案件時發現,詐騙分子利用老年人知識老化、思想固執,以及子女不在身邊等現實問題,屢屢得手。為此,警方發布了9類針對老年人的作案手法,并提供了相對應的防范對策。 騙術一: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詐騙 詐騙分子假借公檢法等司法機關的名義,通過電話編造“你有法院傳票”、或“你有包裹涉嫌藏毒”等幌子,要求你去領取傳票或立即歸案。同時提供給你一個電話號碼,只要你撥打了對方提供的電話,就會有一名假冒司法機關工作人員的騙子以你涉案為由進行恐嚇,最后以你的身份信息泄露為借口,哄騙你將名下的存款轉入所謂的“安全賬戶”上。一旦你聽信騙子的話把錢轉到“安全賬戶”上,你的錢立即會被騙子轉走。 【警方提示】 公檢等司法機關以及銀行都沒有設立“安全賬戶”,更不會讓你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賬。 騙術二:利用銀行卡詐騙 詐騙分子一般是發短信到你的手機上,告知你“銀行卡被扣款”、或“信用卡透支”等,如有疑問請撥打電話進行咨詢。只要你撥打短信上提供的電話,就會有自稱是銀行客服人員的騙子來接聽,并謊稱你的個人信息被他人盜用,讓你趕緊報警,并給你一個所謂的報警電話。當你進一步撥打這個報警電話時,就會有冒充公安機關工作人員的騙子說要幫你給銀行卡加密,之后對方會在電話里教你如何在ATM機上進行加密的操作(實際上是轉賬操作程序)。待你操作完畢,你卡里的錢也全都轉到騙子的賬戶上了。 【警方提示】 請不要在ATM機上進行自己不熟悉的操作,公安機關也不會用電話操縱你在ATM機上操作。 騙術三:冒充熟人詐騙 詐騙分子先通過非法途徑掌握你的家庭信息,或盜取你QQ好友的QQ賬號等信息。之后,自稱是你的熟人故意與你“偶遇”,或冒名頂替利用QQ盜取的熟人視頻圖像與你進行視頻聊天。在取得你的信任后,騙子會編造你的親屬遇到車禍等各種理由,向你借錢或要求匯款到其提供的銀行賬戶。若你信以為真往對方賬戶匯錢,就上了騙子的當。 【警方提示】 路遇自稱熟人的人,以及在網絡聊天時,要提高警惕。千萬別把錢匯往陌生的賬戶,如親戚、朋友借錢,要讓對方提供其本人的銀行賬戶。 騙術四:相親交友詐騙 詐騙分子利用老年人獨居寂寞、求伴心切的心理特征,通過上門當保姆或在報紙、電視等媒體上刊登交友信息等手段誘騙你上當,之后會以種種理由向你借錢。當然,借出去的錢都將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警方提示】 聘請保姆,相親交友,要到正規的家政服務公司、婚介所辦理手續,要仔細審查保姆、交友對象的個人信息是否真實,以免上當受騙。 騙術五:中獎詐騙 詐騙分子以你在商場購物獲得抽獎機會為名,通知你中了某種虛假名目的大獎,并以繳納個人所得稅或保險金為借口,要求你匯款到指定銀行賬戶上。 【警方提示】 中獎獲得的獎品獎金,一般都要中獎人親自前往領取,以各種理由讓你先行匯款的所謂“中獎”,一定有詐。 騙術六:退費退稅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稅務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給你打電話,告知你國家出臺買房、買車等新政策可以退稅,或是提高了社保金待遇,謊稱需要你的配合才能把錢打到你的賬戶上。之后,誘騙你到ATM機上實施轉賬操作。 【警方提示】 如真有退稅等政策,新聞媒體會報道告知,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購車退稅、提高社保金待遇等幌子。 騙術七:撿錢分錢詐騙 此類案件,詐騙分子一般出現在街面,先由一名騙子在你面前假裝掉錢,另兩名騙子假裝撿錢并慫恿你一起分錢。緊接著,先前丟錢的騙子便會折回來假意找錢,并且要求你證明清白,以各種理由讓你拿出身上的財物,并套取你銀行卡密碼。之后,三名騙子借機逃之夭夭,并將你卡內的錢取光。 【警方提示】 不要貪圖不義之財,遇到此類情況要及時報警。 騙術八:優惠購藥詐騙 詐騙分子假借各種基金會的名義,打著入會可享受免費醫療服務、購買保健品可獲優惠補助的旗號,通過制作發放虛假宣傳廣告招攬老年人前往繳納“入會費”、辦理“會員卡”,并借機推銷昂貴的假冒偽劣保健品,牟取暴利。 【警方提示】 要相信正規醫院的診斷和治療方案,不要泄露個人看病信息。要到正規的藥店購買藥品,不要相信藥品小廣告虛假宣傳。 騙術九:綁架勒索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事主孩子或親友的電話、姓名等信息,通過電話告知你小孩或親友被綁架,以此要挾你匯款到指定銀行賬戶。 【警方提示】 當你接到此類電話時,不要慌張,要及時撥打孩子的電話,或與其同學、朋友、學校聯系,證實情況后向警方報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