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紡錘樹形結構及特點
1.高紡錘形樹形結構。高紡錘形整體樹形呈高細紡錘形狀或者圓柱狀,成形后樹冠冠幅小而細高,平均冠幅1~1.5米,樹高3.5~4.0米,主干高0.8~0.9米;中央領導干上著生30~50個螺旋排列的小臨時性主枝,結果枝直接生在小主枝上,小主枝平均長度為0.5~0.8米,與中央干的平均夾角約為110度,同側小主枝上下間距約為20厘米。中央領導干與同部位的主枝基部粗度之比5~7∶1,成形后高紡錘形的蘋果樹在秋季的畝留枝量8萬~12萬條,長、中、短枝比例1∶1∶8。
2.高紡錘形樹形特點。
①結構簡單、技術容易掌握、成形快。高紡錘形沒有永久性主枝,只要培養出強壯而筆直的中干,其樹形骨架培養就已完成,不像傳統樹形,從主干、主枝到側枝,培養樹形骨架就需要好多年,而且技術要求較高,難以掌握。
②管理方便、節省勞動力。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以及勞動力成本的大幅提升,省力化栽培將成為未來果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高紡錘形整形及其配套栽培模式是開展果園機械化、大幅度節省勞動力的最佳選擇。傳統樹形,由于樹冠較大,人必須鉆入樹冠才能完成樹上作業,而高紡錘樹形,由于果樹冠幅較小,主枝長度小于或接近人的手臂長度,人站在行間就可完成所有的果園作業,而不必鉆入樹冠內部,樹上管理可以采用“流水線”式的管理方法,將一行果樹作為一個整體——— 一堵樹墻,管理時只分為兩個面作業,而不必在果樹周圍轉圈和在株間鉆來鉆去。這就大幅度地節省了勞動力,并且為一些簡易機械取代人工創造了條件。
③前期產量高。傳統樹形一般5年才能完成樹形結構,大量掛果一般在6~7年以后。采用高紡錘形整形,果樹成形快,一般3年就可以完成樹形結構并掛果,管理得當,第四年就有不錯的產量,縮短幼樹期2年以上。如果選用大苗建園,速度更快,第二年就有產量。
④適宜矮砧集約高效栽培模式。矮砧集約高效栽培模式的幾個關鍵內容分別是:矮化砧木、大苗建園、寬行密植、高紡錘樹形、下垂枝修剪。
二、高紡錘形整形方法
1.栽植第一年管理。春季定植后立即進行嫁接并剪砧,相當于對苗木進行了重短截。6月過后采用簡易肥水一體化技術追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到8月份,注意磷鉀肥的施入,全年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通過精心管理,到秋季落葉前,果樹可以長到1.8~2米,中干直立健壯,不需要用竹竿扶正。寒冷地區,冬季埋土防寒。
2.栽植后第二年管理。第二年春季,在果樹中干飽滿芽處(80厘米以上)刻芽,可以根據幼樹生長情況間隔3個芽刻一個,共刻6~8個芽,促發分枝,加上果樹自然萌發的芽保證第二年形成10個左右的分枝,這些分枝長度長到50~60厘米時立即拉枝。拉枝時根據枝條長短粗細不同,下拉的角度也不相同,枝條越粗、越長,拉的角度越大,所有枝條都必須拉到水平以下,一般拉枝角度為110度左右。同時檢查中央領導干延長頭,及時去除競爭性分枝。在中央領導干正常生長并達到預定高度的同時,可以在其上部適當的部位進行摘葉處理,以促發二次分枝,也可以在夏季生長時期適當的時間進行中央延長頭摘心處理,促發二次分枝。再配合良好的病蟲害防治和土肥水管理,到第二年果樹落葉時,高度可達2.5~3米,具有10~12個小主枝。第二年冬季也不進行修剪。
3.栽植后第三年管理。第三年的春季,繼續在中干空當位置刻芽,促發分枝。同時對上年長出較粗的分枝進行促花處理,具體措施有:旺枝刻芽,虛旺枝分道環割加轉枝,細小虛旺枝抑頂促萌,過旺的枝還可以促發牽制枝等。對上年拉枝后又翹頭的枝以及拉枝沒有到位的枝重新拉枝校正。生長季節的管理與上一年相同。當果樹高度達到3~3.5米,具有25~30個小主枝,其中上年生長的主枝大部分形成優良短枝并成花,個別果樹零星掛果,果園初步成型。
矮砧寬行密植的果園是世界蘋果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是世界現代蘋果產業發展的重要標志。除我國外,世界蘋果主要生產國家新建果園基本栽培矮砧密植,在許多國家矮砧果園已占蘋果總面積80%以上。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推廣矮砧密植,現在矮砧果園面積已占全國蘋果總面積8.1%,預計今后10年內要增加到20%以上。
我國近20年來在矮砧、寬行密植果園推廣了改良紡錘形、自由紡錘形和細紡錘形的樹形,但這3種樹形技術難度高,整形費時費工,生產成本高。高紡錘形樹形結構簡單,整形修剪簡化,省力、省工,便于推廣應用。下面中國農業網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1適合密度及樹形優點
高紡錘形的蘋果樹樹形的整形修剪方法,適合畝栽100~180株密度的果園采用。
整個樹呈高細紡錘形狀態,結果能力強,小主枝沿中心干螺旋形分布,無大主枝存在,光照充分,光能利用率高,樹冠內膛光照條件極好;小主枝上直接留結果枝,不留結果枝組,樹冠內外膛果個大小整齊、果實品質一致,優質果率極高。
2樹體結構特點
整體樹形呈高細紡錘形狀,成形后樹冠冠幅小而細高,其中樹冠上下部平均冠幅2米,樹高3.5~4.0米,主干高0.8~0.9米;中央領導干上著生30~50個螺旋排列的小主枝,結果枝直接著生在小主枝上(結果枝上分布長、中、短枝),小主枝平均長度為1米,與中央干的平均夾角為115°,同側小主枝上下間距為0.25米。其中樹冠下部的小主枝長1.2米,與中央干的夾角為100°~110°;樹冠中部的小主枝長1.0米,與中央干的夾角為110°~120°;樹冠上部的小主枝長0.8米,與中央干的夾角為120°~130°。中央領導干與同部位的主枝基部粗度之比5~7∶1.成形后高紡錘形的蘋果樹在秋季的留枝量每株為800~900條,長、中、短枝比例1∶1∶8.
3整形修剪技術
(1)定干和第1年修剪。如果采用2年生的苗木,定植后于萌芽前在飽滿芽處定干,然后用木桿或竹竿扶正苗木使其順直生長;當側枝長度在25~30厘米時拉開夾角,與中央干的夾角為90°~110°。
如果采用3年生的苗木,定植時不定干或輕打頭,去除主干上長度超過50厘米的枝條;同樣要用木桿或竹竿扶正苗木使其順直生長。
苗干從地面到80厘米之間萌枝疏除,以上保留。同側上下間距小于25厘米枝條疏除。
冬剪時疏除中央干上所發出的強壯新梢,疏除時留1厘米的短樁,使輪痕芽促發弱枝;保留長度30厘米以內的弱枝。
(2)第2年修剪。第2年春天,在中心干分枝不足處進行刻芽或涂抹藥劑(抽枝寶或發枝素)促發分枝,在展葉初期,剪除保留枝條的頂芽,緩和枝條生長勢。
苗干從地面到80厘米之間再次發出的萌枝要疏除,同側上下間距小于20厘米新枝條疏除。出現開花枝條要將花序全部疏除,保留果臺副梢。枝條角度按樹冠不同部位的要求進行拉枝。
冬季修剪時,疏除中央干上當年發出的強壯新梢,疏除時留1厘米的短樁,使輪痕芽促發弱枝;保留中干上50厘米以內的弱枝。
(3)第3年修剪。第3年春季和夏季修剪與第2年相同,要強調拉枝角度,枝條角度按樹冠不同部位的要求進行拉枝。
冬季修剪時,疏除主干上當年發出的強壯新梢,疏除時留1厘米的短樁,保留中心干上當年發出的長度在50厘米以內的小主枝;同側位小主枝上下保持25厘米的間距。
(4)第4年修剪。第4年春季和夏季的修剪與第3年相同,但春季開花株要進行疏花和疏果,畝產控制在500~1000千克。
冬季修剪時,保留中心干發出的小主枝,同側位小主枝上下保持25厘米的間距。
(5)成形后更新修剪。隨著樹齡增長,去除中央干著生的過長的大枝(其中粗度超過3厘米的一定要及時疏除,對樹冠下部的小主枝長度超過1.2米也要疏除。對與中央干的夾角不在100°~110°的要進行拉枝調整;對樹冠中部的小主枝長度超過1.0米也要疏除,對與中央干的夾角不在110°~120°的要進行拉枝調整;對樹冠上部的小主枝長度超過0.8米也要疏除,對與中央干的夾角不在120°~130°的要進行拉枝調整。
使得5~6年生的小主枝逐年輪換,及時疏除中央干上過多的枝條,并回縮主枝上生長下垂的結果枝,更新復壯結果枝,使得結果枝4~5年輪換1次;為了保證枝條更新,去除中央干中下部大枝時應留1厘米小樁,促發預報枝條。但去除上部枝不要留樁,防止發出過旺枝。
(6)注意事項:
①高紡錘樹形的修剪方法簡單,除中心干每年冬季輕短截外,其他枝條均不打頭,僅拉枝就行了;當枝條粗度超過3厘米時及時疏除,只需要另培養新枝條,采用邊培養邊輪換的方法進行更新復壯。
②成形后每年輪換中心干頂部的弱枝,保持中干頂部弱枝代頭,并保持樹冠頂部有數量4%~5%的直立枝。
③高紡錘形的蘋果樹樹形的整形修剪要求在第1年修剪后樹高在2~2.5米,在第2年修剪后樹高2.8~3.3米,在第4年修剪后樹高3.5~4.0米,小主枝留有30~50個,果樹進入初果期;第7~8年果樹進入盛果期。
④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的萌芽前15天,在中心干上每隔3~5個芽刻一個芽;每年對一年生的小主枝兩側芽每隔3~5個芽可刻一個芽,但背上和背下芽不能刻,即使自然長出的背下和背上芽也要疏除或控制生長。
⑤合理間作和加強肥水管理及病蟲害綜合防治特別重要。由于高紡錘形成形快,結果早,定植后不提倡果園再進行間作,如果要間作,在1~2年內可間作低稈作物,3年后不能再間作。矮砧密植果園,對肥水要求較高,在水地施肥前后要及時澆水,怎么給蘋果樹補鈣在旱地推廣注射施肥。矮砧、高紡錘形果園大量結果后,樹體易出現早衰,要多施木美土里加昊威、大三元等有機、無機復混肥,再加榮昌硅鈣鎂鉀肥、藍得土壤調理劑等,增強樹勢,防止早衰。高紡錘形果園光照條件較好,噴藥管理比較方便,要重視病蟲害綜合防治,保護葉片,減輕枝干輪紋病和腐爛病的危害,金力士、安民樂、甲基硫菌靈(新果康寶)、農抗120、天達2116等農藥和葉面肥要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