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還記得這首歌嗎?
當時的你,知道歌曲中的魯冰花竟如此色彩燦爛嗎?
膾炙人口的歌曲《魯冰花》是臺灣同名電影的主題曲,在1991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甄妮和南京小紅花藝術團的小朋友們合作表演了這首歌,一夜之間這首歌風靡中國大陸,成為流行歌曲中歌頌母愛的經典名曲。雖然許多人對此歌都非常熟悉,但是卻不大知道什么是魯冰花。也有人誤以為魯冰花是電影里面主人公母親的名字,其實在電影里面,是用魯冰花來象征母愛。
今天,跟著中國花海聯盟一起來認識下這種絢爛的花海植物——魯冰花(羽扇豆)!
魯冰花
魯冰花,學名羽扇豆,春天開花,花期過后花跟葉全部回歸泥土,所以又叫'母親花'。花序挺拔、豐碩,花色艷麗多彩,有白、紅、藍、紫等變化,而且花期長,可用于片植或在帶狀花壇群體配植,同時也是切花生產的好材料。
花 語:苦澀
生長習性:羽扇豆,較耐寒(- 5℃以上),喜氣候涼爽,陽光充足的地方,忌炎熱,略耐蔭,需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主根發達,須根少,不耐移植。根系發達,耐旱,最適宜砂性土壤,利用磷酸鹽中難溶性磷的能力也較強。多雨、易澇地區和其他植物難以生長的酸性土壤上仍能生長;但石灰性土壤或排水不良常致生長不良。可忍受 0℃的氣溫,但溫度低于-4℃時凍死;夏季酷熱也抑制生長。
播種繁殖:播種繁殖于秋季進行,在21-30℃高溫下發芽整齊。羽扇豆生產中多以播種繁殖,春秋播均可,3月春播,但春播后生長期正值夏季,受高溫炎熱影響,可導致部分品種不開花或開花植株比例低、花穗短,觀賞效果差。自然條件下秋播較春播開花早且長勢好,9-10月中旬播種,花期翌年4-6月。72孔或128孔穴盤點播、覆蓋。育苗土宜疏松均勻、透氣保水,專用育苗土或是草炭土、珍珠巖混合使用為好。
播種方法:羽扇豆種子種皮堅硬,子葉硬實,在土壤中吸水困難,可于播前用開水燙3-5秒,后用冷水降溫,當水降溫至50°C左右,浸泡一晝夜,播后7-8天即可出苗。
主要價值:莖葉主要用于青飼和放牧,也制作優良青貯,為豬和乳牛良好的飼料。種子是含蛋白很高的精飼料,并用作綠肥和覆蓋作物,也是蜜源和觀賞植物。羽扇豆特別的植株形態和豐富的花序顏色,是園林植物造景中較為難得的配置材料,用作花境背景及林緣河邊叢植、片植,會給人們視覺一種異域和別樣的享受,這越來越被專業人士接受與推崇。
原產于美洲西部的魯冰花,英文名為“Lupin”在希臘文里是悲苦的意思,通常生長在貧瘠的田野、鄉間的小路,生命力強。而在我國臺灣高山地區魯冰花常跟茶樹種在一起,據說這種植物可以幫助茶葉健康生長,并且可以讓茶葉具有芳香甜美的作用。
另外魯冰花死后肥沃了土地,讓茶樹開得更加茂盛。魯冰花這種堅忍不拔、大公無私、“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精神,正如同世間最可敬的母親和最真摯的母愛。所以它可以用來象征母愛,作為母親節兒女最好的禮物。
而真正讓魯冰花成為母愛花卉的主打,則源于上世紀90 年代初期的一部同名電影以及同名的主題曲。電影《魯冰花》像一首傷感而深沉的詩, 講述了一個凄美的鄉村故事。“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包含親情的主題曲,經臺灣歌星甄妮演唱后風靡一時,成為流行歌曲中歌頌母愛的經典名曲。至真至誠的電影情感、優美旋律的歌曲傳唱,讓它名聲大噪。從而也讓更多人認識這種美麗而讓人感動的植物。
在電影里面,魯冰花開滿鄉間田野,點染農村景致,而在花葉凋零后化作春泥更護花,卻正如同母愛一樣無私和偉大。另外魯冰花總是在5月份的母親節前后開花,因此魯冰花被臺灣人形象地稱為“母親花”。而此后魯冰花更是以母愛象征的含義出在各種園林景觀以及各種大小花卉展覽中,從而更加鞏固了其作為母愛之花的地位。(本段來源:華南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