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高義驅今古,寥落三年坐劍州。
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侯。
路經滟滪雙蓬鬢,天入滄浪一釣舟。
戎馬相逢更何日?春風回首仲宣樓。 ——唐 杜甫《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
唐寅《廬山》
匡廬山高高幾重,山雨山煙濃復濃。
燒丹未住屏風迭,騎驢來看香爐峰。
江上烏帽誰渡水,巖際白衣人采松。
古句摩崖留歲月,讀之漫滅為修容。
三月二十八日書懷(宋代-田錫)
惜春將盡自徘徊,巷館殘陽戶半開。
芳樹更無鶯舌語,故巢空菜燕妲來,
音書杜絕家千里,愁憤消磨酒一杯。
地狹長沙何所適,行謠方憶摘楊梅。
筠簟瑩冰紋,開簾臥看云。
隨風還作陣,映水復成文。
出岫連綿起,奇峰次第分。
更能呈五色,持此獻明君。
落梅 劉克莊〔宋代〕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
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
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
瑞鷓鴣·落梅 尤袤〔宋代〕
梁溪西畔小橋東。落月紛紛水映空。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聲中。
歌殘玉樹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終。卻憶孤山醉歸路,馬蹄香雪襯東風。
落梅 律然〔清代〕
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里聞。
林下積來全似雪,嶺頭飛去半為云。
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紛紛。
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劉禹錫
吟君嘆逝雙絕句,使我傷懷奏短歌。
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惟覺祭文多。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萬古到今同此恨,聞琴淚盡欲如何。
夏夜 唐代 · 韋莊
傍水遷書榻,開襟納夜涼。
星繁愁晝熱,露重覺荷香。
蛙吹鳴還息,蛛羅滅又光。
正吟秋興賦,桐景下西墻。
夏夜》唐代 · 姚合
閑齋深夜靜,獨坐又閑行。
密樹月籠影,疏籬水隔聲。
斷猿時叫谷,棲鳥每搖檉。
寂寞求名士,誰知此夕情。
澧頭送蔣侯
岑參
君住澧水北,我家澧水西。
兩村辨喬木,五里聞鳴雞。
飲酒溪雨過,彈棋山月低。
徒聞蔣生徑,爾去誰相攜。
避寇南行
[宋北宋南宋] 呂本中
何處田園不是家,盡扶衰病過天涯。
山村酒熟人人醉,客路春濃處處花。
敢道嶺南無賊馬,側聞江左尚風沙。
囊空甑倒君休笑,亦有新詩伴齒牙。
謁雍道士
[宋北宋南宋] 呂本中
紛紛乾沒混泥沙,暫遣塵言掛齒牙。
妙畫已歸三語掾,壯游空記五侯家。
古壇背日藏芳草,小樹留春放晚花。
能共山翁同活計,隔林分聽一池蛙。
贈范信中
[宋北宋南宋] 呂本中
異時攜客醉公家,蠟燼堆盤酒過花。
萬里溪山隔春事,十年風景困胡沙。
鄭莊好客渾如昨,何遜能詩老更佳。
但得樽前添一笑,莫言漂泊在天涯。
寄范四弟十弟
[宋北宋南宋] 呂本中
俗事紛紛如亂麻,又扶衰病轉天涯。
文章老矣思吾弟,頭角嶄然勝外家。
異味幾回占食指,遠書終夕望燈花。
何時更住城南寺,共聽春池兩部蛙。
《送春》——宋·蘇軾
夢里青春可得追?欲將詩句絆余暉。
酒闌病客惟思睡,蜜熟黃蜂亦懶飛。
芍藥櫻桃俱掃地,鬢絲禪榻兩忘機。
憑君借取法界觀,一洗人間萬事非。
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春閨怨
百尺井欄上,數株桃已紅。
念君遼海北,拋妾宋家東。
惆悵白日暮,相思明月空。
羅衣春夜暖,愿作西南風。
寄朱放
望水試登山,山高湖又闊。
相思無曉夕,相望經年月。
郁郁山木榮,綿綿野花發。
別后無限情,相逢一時說。
寄校書七兄
無事烏程縣,蹉跎歲月馀。
不知蕓閣吏,寂寞竟何如。
遠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車。
因過大雷岸,莫忘八行書。
送韓揆之江西
相看指楊柳,別恨轉依依。
萬里江西水,孤舟何處歸。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應稀。
唯有衡陽雁,年年來去飛。
道意寄崔侍郎
莫漫戀浮名,應須薄宦情。
百年齊旦暮,前事盡虛盈。
愁鬢行看白,童顏學未成。
無過天竺國,依止古先生。
送閻二十六赴剡縣
流水閶門外,孤舟日復西。
離情遍芳草,無處不萋萋。
妾夢經吳苑,君行到剡溪。
歸來重相訪,莫學阮郎迷。
湖上臥病喜陸鴻漸至
昔去繁霜月,今來苦霧時。
相逢仍臥病,欲語淚先垂。
強勸陶家酒,還吟謝客詩。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柳
最愛纖纖曲水濱,夕陽移影過青蘋。
東風又染一年綠,楚客更傷千里春。
低葉已藏依岸棹,高枝應閉上樓人。
舞腰漸重煙光老,散作飛綿惹翠裀。
感興
朝云暮雨鎮相隨,去雁來人有返期。
玉枕只知長下淚,銀燈空照不眠時。
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詞。
卻憶初聞鳳樓曲,教人寂寞復相思。
薔薇花
翠融紅綻渾無力,斜倚欄干似詫人。
深處最宜香惹蝶,摘時兼恐焰燒春。
當空巧結玲瓏帳,著地能鋪錦繡裀。
最好凌晨和露看,碧紗窗外一枝新。
贈李之和
玄牝機關不死根,自消自息自氤氳。
暖于燄燄九微火,輕似飄飄三素云。
白玉池心流曉潤,紫金爐口裊馀熏。
未知與道相應否?試作新詩一問君。
恩命追入留別廣陵故人
無才多病分龍鐘,不料虛名達九重。
仰愧彈冠上華發,多慚拂鏡理衰容。
馳心北闕隨芳草,極目南山望舊峰。
桂樹不能留野客,沙鷗出浦謾相逢。
宋代周必大的《三月二十八日春華樓前芍藥盛開招歐葛二兄再》
老去猶思飲吸川,靜中還喜日為年。
艾耆天畀如三壽,談辨人驚似八仙。
洞鎖嵩峰偏入眼,丹成岣嶁遠齊肩。
定知樂事年年共,更看新詩句句傳。
春居
垂柳無聲拂野塘,碧桃結實暗流香。
迎門喜有田三畝,鋤地隨翻詩幾行。
庭際栽花風帶雨,竹間引水蘚爬墻。
時蔬鮮嫩堪消酒,把盞閑觀蜂蝶忙。
秋日偶成
程顥〔宋代〕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曲江對雨
唐 · 杜甫icon
城上春云覆苑墻,江亭晚色靜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龍武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謾焚香。
何時詔此金錢會,暫醉佳人錦瑟旁。
初夏閑吟 宋 · 邵雍icon
綠楊深處囀流鶯,鶯語猶能喜太平。
人享永年非不幸,天生珍物豈無情。
牡丹謝后紫櫻熟,芍藥開時斑筍生。
林下一般閑富貴,何嘗更肯讓公卿。
【八聲甘州·孤山寒食】
高椅
甚匆匆歲月,又人家插柳記清明。正南北高峰icon,山傳笑響,水泛簫聲。吹散樓臺煙雨,鶯語碎春晴。何地無芳草,惟此青青。
誰管孤山山下,任種梅竹冷,薦菊泉清。看人情如此,沈醉不須醒。問何時、樊川歸去,嘆故鄉、七十五長亭。君知否,洞云溪竹,笑我飄零。
雨過》
宋代 · 周紫芝
池面過小雨,樹腰生夕陽。
云分一山翠,風與數荷香。
素月自有約,綠瓜初可嘗。
鸕鶿莫飛去,留此伴新涼。
追和東坡送春和陳德夫》
[ 宋 ] 王之道
柳外風檣迅莫追,柳間遲日弄晴暉。
青春已作堂堂去,烏轡何由緩緩飛。
入戶呢喃輕語燕,隔林咿軋靜鳴機。
誰言四月芳菲盡,萱草葵花覺昨非。
巢燕春泥久已融,虞弦節近鼓薰風。
枝枝爛熟櫻桃紫,朵朵爭妍芍藥紅。
冠豸霽威賢御史,雕蟲得雋老詩翁。
十分蠶麥今年稔,我輩何妨酒一中。
和陪丞相聽蜀僧琴
宋 · 黃庶
百年生計一張琴,敝軫枯弦抵萬金。
世上幾人曾入耳,樽前此日是知音。
清風明月虛無境,白雪陽青寂寞心。
莫訝南薰沉聽久,致君基業用功深。
?依韻和孫侔雁蕩二首?其二
宋·梅堯臣
雁蕩高高路莫通,銜蘆秋翼入云峰。
山頭水闊不見影,巖下沙平時有蹤。
千仞柱天何斂閃,萬工揮筆漫輕濃。
葛巾蠟屐未能著,空羨青蒼重復重。
望嵩山
【唐代】吳融
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樓百尺獨登看。
高凌鳥外青冥窄,翠落人間白晝寒。
不覺衡陽遮雁過,如何鐘阜斗龍蟠。
始知萬歲聲常在,只待東巡動玉鸞。
14從龍潭寺至少林寺題贈同游者
【唐代】白居易
野屐田衣六七賢,搴芳踏翠弄潺湲。
九龍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風飄管弦。
強健且宜游勝地,清涼不覺過炎天。
始知駕鶴乘云外,別有逍遙地上仙。
奉祀嵩岳夜宿少林寺
【宋】李允中
蔥嶺當時遇宋云,手提只履果何因?
入山便得安心法,立雪能來斷臂人。
錫卓一泓云浸影,花開五葉地生春。
無勞照石瞻遺像,滿目青山是法身。
23宿少林寺
【宋代】文彥博
六六仙峰繞佛居,俗塵至此暫消除。
西來未悟禪師意,北去還馳使者車。
五品封槐今尚在,九年面壁昔何如。
心知一宿猶難覺,花藏重尋貝葉書。
24和君貺少林寺
【宋朝】司馬光
達磨自云傳佛心,緒言迷世到于今。
既攜只履歸西域,安得遺靈在少林。
孤月正明高殿冷,清風不斷老松深。
謝公自愛山泉美,肯為幽禪此訪尋。
25少林寺詩
【北宋】李廌
禪老家風古少林,道場遺跡蔽煙岑。
山遮石腳斜陽早,云礙鐘聲出谷深。
只履度關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
欲知苗裔能傳法,柏樹猶明圣主心。
26將至嵩山遠觀瀑布
【北宋】李廌
晚晴紫翠溢平川,三十六峰凝霽煙。
匹練依稀分秀嶺,玉虹搖曳舞危巔。
寒光定是連明漢,清氣都疑貫九淵。
可笑夜來風吹來,亂溝斜澗亦涓涓。
27嵩山小兒吟
佚名
我本長生深山內,更何入他不二門。
爭如訪取舊時伴,休更朝夕勞神魂。
游少林寺
【金代】許安仁
巖壑深嚴入翠微,少林金碧霧煙霏。
五峰屏簇禪庵小,萬仞天開佛日輝。
聞說九年空面壁,得逢二祖便傳衣。
千秋少室山靈在,曾見先師只履歸。
41游少林寺
【元代】鄭棐
一重山隔一重云,一澗花藏一澗春。
泉石任渠輕俗容,煙霞元自重高人。
指開松影杖頭濕,踏破苔痕屐底新。
笑我青衫來歸老,蕭蕭鞍馬嘆紅塵。
42送月上人赴少林
【元代】趙秉文
只臂伽黎不作難,將心到處遣人安。
瓶離汴水到風冷,錫入嵩峰夜月寒。
篋里贈詩更雨曬,囊中施缽對風餐。
心知擬就東林宿,已向林梢薦剎竿。
43少林
【元代】趙秉文
只么西來坐面墻,更無一法付神光。
少林自有吹毛物,三十六峰如劍铓。
44少林
【元代】元好問
云林入清深,禪房坐蕭爽。
澄泉潔余習,高鳥喚長往。
我無元豹姿,漫有紫霞想。
回首山中云,靈芝日應長。
45和少林和尚英粹中山堂詩韻
【元代】耶律楚材
我愛嵩山堂,山堂秋寂寂。
蒼煙自搖蕩,白云風出入。
泠泠溪水寒,細細琴絲濕。
離塵欲無事,又有閑蹤跡。
46少林寺贈達禪師
【元代】盧摯
古剎東風里,逢僧一解顏。
收經出深竹,披衲下空山。
未要天花墮,聊看石影閒。
何妨病居士,明日到田間。
宿少林次韻
【明代】李夢陽
萬山微暝一鐘鳴,古寺深秋倦客情。
僧本折蘆翻面壁,人非騎鶴故吹笙。
寒催亂木風交響,白動虛嚴月自生。
慚愧勞勞不成寐,丁丁臥聽早樵聲。
52贈少林寺松亭長老
【明代】林弼
少林禪伯舊松亭,聞說巢云個個青。
一榻秋聲風度嶺,半空涼影月臨扃。
雨花飛處蒼龍蟄,貝葉翻時白鶴驚。
何日從師游勝境,共餐玉粒駐長齡。
53游少林 其二
【明代】區大相
少林山前古梵宮,達摩曾此立禪宗。
養龍崖廢埋春草,卓錫泉甘自乳峰。
出世不須鉆故紙,傳燈誰復繼遺蹤。
吟馀策馬東歸去,回看云林隔暮鐘。
54游少林 其四
【明代】區大相
百丈山前佛寺開,春深緩轡一徘徊。
落花細逐溪流去,好鳥低沖馬首來。
習靜隨緣餐筍蕨,看碑沿砌掃莓苔。
放懷欲盡登臨興,可奈王程再四催。
55游少林值雨
【明代】區大相
清晝入門春霧濃,坐深檐溜遞疏鐘。
泉聲欲過三花樹,云氣常生二室峰。
入夜蕭條清客夢,翻階滴瀝滯游蹤。
明朝儗趁嵩高目,好放晴光隨杖龍。
三祖庵
【明代】王尚絅
太室山坳一徑橫,茅檐勢倚碧崢嶸。
叢林好語聞啼鳥,憂似當年萬歲聲。
太室山坳一徑橫,茅庵勢倚碧崢嶸。
叢林好語聞啼鳥,猶似當年萬歲聲。
67宿少林寺
【明朝】任惟賢
塵俗難分半日閒,嵩高今始一躋攀。
黃河影接中天上,玉壁光搖二室間。
聽講龍來曾入座,吹笙人去幾登山。
峰頭六十多仙藥,何處丹砂可駐顏。
68自洛入少林寺
【明朝】孫繼皋
行行渡洛水,冉冉入云林。
東指三花樹,西來一葦心。
鶴歸緱嶺寂,龍臥鏡潭深。
此處千峰亂,高僧偈可尋。
69宿少林寺同莫陳二秀才
【明朝】謝榛
蘿徑通深處,蒼然峭壁重。
吟成太室雨,坐久少林鐘。
習靜聊今夜,探奇復幾峰。
還期共禪榻,莫負歲寒松
游少林寺過中岳時新秋雨霽
【明朝】佘翔
秋風乍轉拂行旌,迢遞山川雨乍晴。
一入祗園瞻面壁,更從緱嶺聽吹笙。
云移殿閣諸天靜,月掛松蘿二室清。
回首年華空荏苒,欲棲此地學無生。
76過少林寺
【明朝】傅梅
二室巑岏一徑通,少林寺在翠微中。
地從梁魏標靈異,僧自隋唐好武功。
若道傳衣終著相,須知遺履亦非空。
年來悟得西方旨,才到名山便不同。
宿少林寺訪雪居上人因訂曹溪之游
【明代】鄧云霄
萬山深處聽流泉,古寺逢僧結凈緣。
折葦已從江北渡,浮杯欲問嶺南禪。
松花糝玉傳香飯,蕙帳留云伴獨眠。
夜靜悠悠絕塵想,夢隨新月到西天。
少林寺
【清代】乾隆
禪室坐清秋,諸天云上頭。
一心何掛礙,萬景自紛投。
無暇搜佳句,惟教紀勝游。
山莊看已近,墻外石泉流。
88少林寺
【清代】沈大成
初祖傳衣地,莊嚴占一峰。
岳云晴入寺,山月夜沈鐘。
林僻來枝鹿,潭深臥毒龍。
巨奸遺墨在,吾欲洗芙蓉。
89少林寺
【清代】張岳齡
少室矗空起,幽藏祇樹林。
傳衣一席地,面壁九年心。
我欲參方丈,微言不可尋。
茅庵棲隱處,南望白云深。
90少林寺
【清代】田雯
五乳峰明入翠微,水光山色自清暉。
寺前絕壁高千尺,澗上蒼杉大十圍。
碣石尚存廚庫記,達摩曾賜水田衣。
禪關寂寂花爭發,日暮鐘鳴鳥亂飛。
91訪僧少林不遇
【清代】焦復亨
坐破團蒲記釋家,參師底事去天涯。
云開少室峰銜月,路繞黃河岸走沙。
東土問經空五蘊,南宗聽講悟三車。
石幢舊在無人禮,落日寒林噪暮鴉。
92宿少林寺
【清代】施閏章
夕陽半嶺照松關,初地幽棲少室山。
僧磬自鳴林鳥靜,天風不動石蘿閑。
懸巖五乳青冥外,古樹三花杳靄間。
聞道折蘆人去遠,錫飛常帶白云還。
93登嵩山絕頂
【清代】潘耒
不辭觸熱上嵩巔,欲遣雙眸盡八埏。
翠嶺千重包楚塞,黃河一線下秦川。
長安遠隔浮云外,鄉國微分匹練邊。
清嘯一聲鸞鶴應,隨風飄去落何天?
94影石
【清代】 葉封
何來一片石,云照達摩身。
是影宜無色,憑誰信有神。
九年惟古壁,只履亦前塵。
漫是齊諧語,虛傳面目真。
望嵩高
【清代】郜錦
故步嵩高最上頭,晴光萬里望中收。
西臨華岳三峰直,北俯黃河一線流。
嵐趁輕霞疑翠幙,云邁曉日結層樓。
天池勺水題詩罷,乘月還同玉女游。
次韻贈清涼長老
[宋] 蘇軾
過淮入洛地多塵,舉扇西風欲污人。
但怪云山不改色,豈知江月解分身。
安心有道年顏好,遇物無情句法新。
送我長蘆舟一葉,笑看雪浪滿衣巾。
人到四十不自由
明 朱載堉
人到四十不自由,轉眼高堂體見憂。
檐前犬子尚難立,負盡糟糠為鹽油。
妻兒怨我難聚首,夏蟲難解冬日愁。
若非碎銀二三兩,誰愿勞碌志未躊。
陸游詩《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
白發將軍亦壯哉,西京icon昨夜捷書來。
胡兒敢作千年計,天意寧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興赦令疾風雷。
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
旅夜懷遠客》(唐)許渾
異鄉多遠情,夢斷落江城。
病起慚書癖,貧家負酒名。
過春花自落,竟曉月空明。
獨此一長嘯,故人天際行。
沐浴啟圣僧舍與趙德麟邂逅
[宋] 蘇軾
南山北闕兩非真,東潁西湖跡已陳。
季子來歸初可喜,老聃新沐定非人。
酒清不醉休休暖,睡穩如禪息息勻。
自笑塵勞馀一念,明年同泛越溪春。
寒食與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
[宋] 蘇軾icon
城南鐘鼓斗清新,端為投荒洗瘴塵。
總是鏡空堂上客,誰為寂照境中人。
紅英掃地風驚曉,綠葉成陰雨洗春。
記取明年作寒食,杏花曾與此翁鄰。
傅堯俞濟源草堂
蘇軾
微官共有田園興,老罷方尋隱退廬。
栽種成陰十年事,倉皇求買萬金無。
先生卜筑臨清濟,喬木如今似畫圖。
鄰里亦知偏愛竹,春來相與護龍雛。
我有紫霞想,緬懷滄州間。
且對一壺酒,澹然萬事閑。
橫琴倚高松,把酒望遠山。
長空去鳥沒,落日孤云還。
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顏。
早雁
唐·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孤雁二首·其二
唐·崔涂
幾行歸塞盡,念爾獨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渚云低暗度,關月冷相隨。
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新雁
唐· 吳融
湘浦波春始北歸,玉關搖落又南飛。
數聲飄去和秋色,一字橫來背晚暉。
紫閣高翻云羃羃,灞川低渡雨微微。
莫從思婦臺邊過,未得征人萬 里衣。
雁
唐· 李嶠
春暉滿朔方,歸雁發衡陽。
望月驚弦影,排云結陣行。
往還倦南北,朝夕苦風霜。
寄語能鳴侶,相隨入帝鄉。
依韻和孫侔雁蕩二首?其二
宋·梅堯臣
雁蕩高高路莫通,銜蘆秋翼入云峰。
山頭水闊不見影,巖下沙平時有蹤。
千仞柱天何斂閃,萬工揮筆漫輕濃。
葛巾蠟屐未能著,空羨青蒼重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