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要求
1. 保證基金委下發的評審要點中4個方面都要落實,不要遺漏。
2. 即使是拒絕,也應在給予一定的肯定評價或中性評價,否定性評價語言要委婉。
3. 要按評審要點,對(拒絕的)項目方案應提出改進意見,一般質疑、批評哪方面,就提出哪方面的改進。
4. 注意在報告最后的申請人以往完成基金情況。如果此人以前做過自然基金,按基金委要求,需要結合原來基金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所以有必要提一句,不要遺漏。
二、正面和中性評價
1. 對于要否定的報告,一般在總體方面(寫在對申請書的綜述之后),以及人員、經費安排給予中性或少量正面評價,不輕易否定這類內容。
2. 正面或中性評價的寫法:
a) 正面評價內容主要來自于報告本身。
b) 首先摘錄報告中創新點、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中的要點。
c) 然后加以改寫并增加評價。
3. 中性評價的常用語:
a) 綜述部分(根據情況有選擇的列出):該項目(申請)在XXX的基礎上,提出了YYY(下列研究內容:1、2、3……)。主要面向(為解決)XXX領域的(下列)問題。將XXX應用(移植)到YYY中(對XXX進行了改進)。
b) XXX屬于(YYY領域的)研究熱點,在ZZZ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
c) 研究梯隊配置(經費預算)(較)合理。
d) 申請人在該領域(方向)有較好(一定)的研究基礎。
e) 申請人承擔過自然科學基金XXX項目的研究,結題評價為X,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較好的科研能力)。
三、負面評價
1. 負面評價主要著眼于先進性、可行性、文獻綜述、報告結構安排4個方面,重點是前兩者。
2. 在必要時,應在評議后加文獻列表并在評議中加以引用,或直接引用申請書中的文獻,這可以為評議加分不少。
3. 先進性方面的負評價(可與文獻綜述兩方面結合寫):
a) 缺乏新穎性:XX領域已經出現了較多成果(加文獻引用),文獻[1]提出(證明、解決)了XXX,文獻[2]……。申請對項目工作與現有成果的區別于聯系缺乏細致分析,難于明確(澄清、表明)申請內容的創新性(點)。
b) 缺乏應用價值(應用基礎研究類申請):項目內容雖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但是在XX的實際應用中,面臨的最重要(核心)問題是XXXXX,報告中沒有重視(忽略了)這些問題,提出的算法(方案、思想)對此問題缺乏有效(明確)的解決能力,所以削弱(影響、降低)了項目的實用價值。
4. 可行性方面的負評價:
a) 可行性分析不夠或幾乎沒有:項目研究內容與可行性分析部分,對項目的實現方案描述不夠清晰,對xxx問題沒有給出解決方法的主要思想,論證不夠具體,難以準確對項目水平與可行性進行分析和評價。
b) 錯誤類比或移植:該項目將XX中的XXX應用在YY中,具有一定的新穎性,但XX和YY的XX條件有著巨大(根本、本質)區別,在XX中的XXX條件(假設),YY中難于滿足,而報告中未能對此進行深入分析,這增加了對該方法在YY中應用的不確定性。
c) 對現有東西改頭換面(甚至照搬):寫法類似于新穎性評價,但側重點不同。例:該項目在面對XXX問題時,采用了與文獻[X]相同(相似)的處理方法,并沒有解決此方法在(以下1、2、3……)方面的缺陷,難以滿足項目提出的研究目標(技術指標)。
5. 其他方面的負評價:
a) 綜述不全(類似于新穎性評價):在XX領域中,文獻[X]提出的XXX方法具有代表性,申請對其缺乏綜述和分析,削弱了項目的理論基礎。
b) 文獻引用不全:參考文獻與申請書正文缺乏有機聯系。
c) 研究基礎:項目的研究基礎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余地、可能)。這點不要輕易否定。
d) 一稿多投:申請人在該(相關)領域已經申請了XXX基金在研,與本申請內容重疊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