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修訂本書而說的話---人體×形平衡法
無須客套,只說真話、真心話。《人體×形平衡法》由《新安晚報》結集問世之后,受到人們的熱情歡迎,并不是我個人有什么驚人的本事,而是因為這是一本宣傳與弘揚中醫學的書。本書理論來自《黃帝內經》中的“繆刺論”。所謂的“上下左右中”,從而產生的人體×形平衡法,是完完全全、地地道道的中醫學。要說偉大與神奇,那是因為中醫學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神奇的科學,也是最優秀的科學。本書來源于此,當然是真科學而不是偽科學,這是需要特別強調與說明的。
在修訂本書之前,我在老友陳先生及其愛妻的熱情幫助與陪伴之下,有了一次青島之行,并得以結識德高望重、熱心助人的該市政協的尹老先生。令我驚訝的是,我闖入了一個“醫生之家”。他家兩個兒子、媳婦與女兒都是醫生。他本人對中醫亦頗有造詣,并開方治好了女兒頑固性耳鳴。我非常擔心自己是在“孔夫子門前賣三字經”。原來他讀了本書中馬麗春記者寫的“周年晉其人其事”之后,十分欣賞我的為人,愿出資請我到青島去旅游與休息。
然而事實卻使他對“人體×形平衡法”由不信到相信,由相信到十分相信,甚至到了自己也來學習與鉆研的程度。有兩件事打動了他,一是他患有嚴重的關節炎(病史長達十幾年),經我用×形平衡法為他治療四次,竟使他痛苦消失,行走如常;二是他患有嚴重心臟病,并安裝了“心臟起搏器”,而當他心臟病因勞累而急性發作后,經采用我指點的用三指在雙手心線上指壓法,十五分鐘之后,轉危為安,恢復正常。這鐵的事實使他對×形平衡法刮目相看,認真地組織了報告會,并隨車陪我到青島他的一些親友家中治療慢性病人,令我十分感動。他是內行,當他聽說用我的人體x形平衡法治好了一個“先天性心肌炎”少女時,便說:”治好此病,中國沒有,世界也沒有。”而當他聽說我在合肥用人體×形平衡法,只用一次三十分鐘的按摩,就使癱瘓三年的八十二歲老友曾先生從輪椅上站起來,后來又拄著拐杖,蹣跚地行走,無需他人攙扶,將我送到門口,更是驚奇不已:我之所以夠了筍嗦嗦講這些,是因為這是我修訂本書的前提與先決條件,本書是完全應該修訂而后出版的。
值得修訂還有以下原因:一是本書其實只是打開人體藥庫的一把鑰匙(我認為中醫有兩大藥庫:一是大自然,即草藥,那是外藥;二是人體藥庫,即經絡學說,這是內藥)。本書有理論,也有些“成品”,但畢竟“原材料”多,“成品”不夠全面與系統。為此,要修訂好此書,我便精心繪制了人體×形平衡法綜合取穴150幅圖解,使之真正成為人們的“家庭醫生”。只要經過醫生正確診斷,便可以對號入座,按圖施治,達到我所期望的“小病、慢性病不出家,大病、急病找醫院”的理想。二是“人體×形平衡法”,既是對中醫傳統醫學的繼承,也有新的發現,并在實踐中趨于成熟,因而我在系列圖解之中,加上了當前若干富有成效的驗方,使之在鞏固成果的基礎之上,不斷得到提高與深化,使之不斷完善。三是“人體×形平衡法”是保健與治病相結合的書,也應該是一本研究“家庭保健學”的書,防勝于治這個原則十分重要。我在近期將注意力放到“自我保健”與“預防疾病”方面,先后在報上發表一些文章,現將這些作品搜集起來放在本書最后。其實健身之道,貴在堅持,只
有抓住其中一項有益健康的按摩方法,長期堅持不懈,便一定會有收獲。我的切身體會是由于我近三年來堅持做“大腦保健操”,非但睡眠質量得到改善,且能防治感冒與腸炎,這兩個威脅我老年生活之宿敵,已被拒于門外,不再對我構成威脅。所以我將這些健身按摩法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根據自己的體質和病情,有所選擇,有所專注,而后長期堅持不懈,扎扎實實地做出成效來。四是出版的原書有個別圖畫得不準確,需加修正,盡量使之準確無誤,而現在所繪的系列圖解,全部由我本人親手繪成,力求準確無誤,這是一項非常細致而艱苦的工作。應該說這是一本非常難校難印的書,原書能達到這樣好的程度,既要感謝馬麗春編輯,也要感謝印刷廠全體同志的艱苦細致的努力;還要感謝報社領導的關心與支持。對此,我再次說聲謝謝!
不能用空話,只能用實際行動來感謝廣大讀者與患者的厚愛。我深信新出版的《人體×形平衡法》是一本真正的、地地道道的中醫書,經得起讀者的檢驗。
作者周爾晉
2002年10月
人生有限,潛力無限
我的祖父周正升,是清代的秀才,也是當地頗有點名氣的老中醫。他為人老實,作風嚴謹,醫術精湛,行醫四十余年而無失敗,只有成功。他死后,許多人都慕名到他墳前燒香,足見他在群眾中的良好信譽。我很小,祖父就去世了,無緣領受他的教誨,但是一則我仰幕他的為人,想長大能成為他那樣的人;二則從初識文字,便愛讀他遺下的醫書與抄本。從十歲起,就愛坐在樓上,一個人靜靜地讀祖父留下的醫書,從而中醫學已成為我的業余愛好,一鉆研長達三十余年之久。我并非醫生,也沒有進過醫科大學,乃是一個有四十余年工齡的老新聞工作者。我有一個畢生的愿望,要寫一木小冊子,將我此生研究中醫的一點經驗傳之于世,不達目的,死不瞑目。
“人生有限,潛力無限”。這是我的“座右銘”。 我五歲就曾不安分地爬到兩米高的床頂上去偷吃白糖拌炒米,弄得家中滿山遍野找孩于,孰知我熟睡于床頂。怪就怪在剛會走路不久的孩子,無踏腳之處怎能攀登那么高?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能讓我攀登家中的“最高峰”?有人說:“此童將來是飛賊!”也有人說:“此童將來是英雄!”直到今天連我自己也不明白我是怎樣上去的。后來,我被錯劃成右派,文革中又被整得死去活來,先后身患膝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胃潰瘍病、慢性結腸炎、乳糜屎、失眠、肩周炎、慢性氣管炎等多種慢性病。當死神向我伸出魔掌,瀕臨山窮水盡的時候,《人民日報》副刊曾打算采用我的一首百行長詩《紅燈》。當他們從農場政工科得悉我是“摘帽右派”時,此詩的歸宿乃是“字紙簍”,我忽萌怪念:“永不拿筆,奮力學醫。”學醫的目的,就是自病自醫,自己拯救自己:拿出當年“爬床頂”精神,攀登“中醫峰”。我買了針灸書籍,自己為自己扎銀針治病。先后苦戰十年,治好了我身上所有的慢性病。第一針是扎足三里,十分艱難,競花費了兩個小時。有了第一針,以后就越來越大膽了。扎針的勁頭是瘋狂而可怕的,除了扎體針,還扎耳針、手針、面針、鼻針、腳針。在我身上到底扎了多少針,連我自己也是說不準的。只記得我有次為了學習扎面針、鼻針,在我面部扎下四十多根針,我愛人認為我必定是“失心瘋”,差點兒將我送進精神病院。我的慢性病好了,我也就成為自學成才的土醫生,尤其擅長耳針與手針。
1970年我下放到定遠縣倉鎮公社,便有了我大展手腳為人民義務治病的機會。因為我用耳針使下馬公社的十八歲的少女蘇新秀,由爬行十四年而能站起行走。消息不脛而走,使附近八個公社的社員們紛紛趕來找我治病,連續三個月,每天平均治病人數達到二百人次,最后公社為我解圍,讓我回家休假五個月。回社之后,我再也不在住地等候病人了,而被病人請到各個公社去巡回治病。有一次,一個帶著妻子與四個孩子的乞丐,找我治胃病,不料發生嚴重暈針而休克,最后我將他搶救過來。盡管這是我義務治病以來的首次暈針(事后,我方知他有嚴重的心臟病),但我卻引以為戒,決心要以更安全更可靠的辦法為人義務治病。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用火柴棒頭壓耳穴,為一個習慣性流產的孕婦治好了頑固的菌痢,我所以能這樣做,也是我在實踐中摸索出“高低學”,也即是“上下左右”醫療學,“×形平衡學”的原理。根據此原理,大膽探索耳部“高升點”而邁出可貴的一步。我很清楚,我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即是最簡單、最安全、最迅速地治好菌痢的紀錄,只用火柴棒頭在耳穴上一壓,八分鐘之后,痢疾就治好了。第二天早晨,再壓一次耳穴,不過是鞏固療效而已,不花一分錢,不費吹灰之力,就治好了頑疾,試問世間哪有這樣的奇跡?從這天起,我不僅找出了治痢疾的秘方(詳見我在《新安晚報》發表的文章),又找到了用火柴捧壓耳穴的治病方法,加上我會小兒推拿法,便形成了我的三把“板斧”,完完全全盡義務地為人民治病。從1973年起,我用火柴棒壓耳穴為人治病,不收錢、不收禮、不收任何報酬,這也是罕見的.居然治好了許多人的病。 調動人體神奇平衡力的火柴棒壓耳穴的奇跡是說不完的,其間也加上我的×形平衡法與小兒推拿法。一個被判定為胎兒壓迫坐骨神經,只能臥床九月的孕婦,經我“壓耳穴”與配體穴,只治療一次,便應手而起,她下床后一把拉住我,一定要親手包碗水餃給我吃;一個局長帶我到一個因腰椎病而臥床兩個月的干部家,經我“耳壓”與“體壓”,他當即可以下床,將我與局長送到門口,局長回局向干部們大呼:“奇跡!奇跡!”一個嚴重的失眠患者,我為他耳壓四十天次,他有了三十八個酣睡之夜,此后,病情大為改善;一個半身不遂的七十歲老婦,臥床八個月,經我傳授,其女用“耳壓”法配體壓,兩個月后.行動自如;一個自認為是“食道癌”的少婦,病程一年多,我認為其并非“食道癌”,耳壓四十天次,霍然而愈,至今情況良好;一個眼底出血患者,公費醫療達八千余元,不曾痊愈,經我用耳壓二十天而痊愈;一個低血糖患者,疾病反復發作,經我用耳壓二十天,此后,他再也沒有發病;一個醫院的護士長,高燒一星期,打針用藥均不退燒,經我用耳壓配體壓,兩天次熱度退清…
我決定要寫本“小冊子”,其目的不外以下幾個方面:(一)要把我學醫三十六年的心得體會,竹筒倒豆子,全部奉獻社會,一點一滴也不保留,(二)要通過小冊子,傳授不花錢的治病法,要寫得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易學易推廣,使之成為人們的“家庭醫生”。(三)我認為“×形平衡法”與“火柴棒壓耳穴法”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具有發展的潛力與前途,愿與有心朋友共同研究而發展它們。(四)我并非“醫生”,更不是“名醫”,但我覺得祖國的中醫學實在是蘊藏豐富的金礦,我仍然要堅持業余研究下去,要在弘揚中醫學上努力盡自己微薄的力量,在中醫學的山峰之上攀登再攀登。
淺論¨高低醫療學”
《黃帝內經》博大精深,我僅從《繆剌論》中選擇“上下左右”四字加以研究,以后,我又加了個¨中”字,而“上下左右中”就成為我大半生用以探尋^體神奇平衡力的總綱。終于從其中總結出“高低醫療學”,所謂“高低學”,乃是研究^體低沉點與高升點以及如何達到相對平衡的學問。就人體來說,不平衡是絕對的,而平衡則是相對的,因此,只要能保持相對平衡的狀態,就是一個健康的人,也即是一個相對健康的人。而當不平衡由量變而達到質變,一端出現了低沉點(也即是病變點),在另一端必然出現高升點(也是反應點、敏感點),這便產生了疾病,醫生的職責乃是準確地找出低沉點(找出病源).而后再找出高升點(即是定穴),只要在高升點上施加壓力,通過大腦這個支點,就可以促使高升點下沉.而在另一端的低沉點就會上升,從而恢復相對平衡線,也就治好疾病,恢復了健康。準確地找出低沉點與高升點,促使高升點下沉,就成為調動人體神奇平衡力之源。
我的高低醫學共包括三個部分:一是X形平衡法。按“上下左右中”五個字,我為此法自編的總口訣乃是“上部有病下部平,下部有病上都平,左部有病右部平,右部有病左部平,四邊有病中間平,中間有病四邊平,找出低沉點與高升點,平衡神力諸疾平。”原來人體左腦主管右半身的活動,右腦主管左半身的活動,其本身即是個大×形,因而低沉點與高升點在人體出現的規律也是大x形,而人體諸內臟大體處于人體的中部,中部有病四邊平,同樣是個大×形,弄懂×形真諦,便成為治病的靈魂與關鍵。
二是耳穴壓穴療法,由于中醫認為腎主管大腦,腎是先天之本,而腎又開竅于耳,因而腎、腦、耳,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人體的所有高升點都最集中最敏感最有效地集中在耳朵之上,人體有多少種病,不分大小,無論輕重,都在耳朵上出現高升點(也即敏感點、反映點),無一漏過,可謂¨高升點”之大全大觀,而當疾病逐一治愈之后.這些“高升點”也就消失了,因而用火柴頭壓迫耳穴的“高升點”,促使下沉而恢復平衡,是“四兩撥千斤”之醫術,它最省力最可靠最安全最迅速地治好疾塥,在身體各處要準確地找出內臟病變(低沉點)的“高升點”,是困難的,而在小小的耳朵之上,很容易準確地找出高升點,在人體指壓“高升點”是很吃力的,而在耳朵上只要用火柴棒頭一壓,就可以達到使高升點下沉的目的,連體力弱的老人與婦稚都可以操作,妙用無窮。三是小兒推拿學。我將此學稱為中醫學的“實用魔術”,威力強大。與成人不同,小兒的‘‘高升點”集中在手上.只要撐摸手指頭與手穴,即可達到恢復相對平衡的目的。在這方面,我并不精通,但決不放棄研究。
高低醫學的優點是:(一)全身是穴與全身無穴。只要弄懂高低學與×型原理,即使是“醫盲",也可一躍而為醫生,最適合在家庭成員中推廣,最適合自痛自醫,因為它只要按照X形,在相應點上去找“高升點¨指壓即可治病,既不需要記認穴位,也不用扎針與用藥,易學易通,便是它的最大優點,(二)療效迅速而鞏固。可阻在十分鐘之內治愈外傷(不舍骨折)與菌痢c(三)安全可靠。一般是遠端或是微端按摩(火柴棒壓耳穴),不直接接觸病區與傷區,這樣,便有安全保障,也無副作用。(四)節省醫療藥品與費用,由于本法是用指壓或是用火柴棒壓耳穴,可以不花一分錢,同時,主攻對象乃是各種頑固的慢性病,可以為患者家庭減輕沉重的經濟負擔,也可以為國家節約寶貴的藥品。(五)乃是中醫學的發展與繼承.看似“下里巴人”,實則將中醫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其發展潛力不可限量。
陰陽相對平衡是人體健康的總綱
——追求人體神奇平衡力的奧秘之一
按照《黃帝內經》繆剌論第六十三所示:“走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于經俞,命日繆剌。”其中上下左右,如何保持平衡,乃是人體健康之關鍵,而“氣無常處”的四字揭示我們不可拘泥于人體的固定的經穴,而必須依據繆刺的理論,“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辦法,大膽地突破與創新,襯立起“壘身是穴,全身非穴”的新觀念,以少而精的選擇法,最大限度地調動人體的普通平衡力與神奇平衡力,創造出新的醫療方法。
保持人體的相對平衡,乃是人體健康的關鍵。不平衡是絕對的,平衡是相對的,不同程度的不平衡總是隨時存在的,是與相對平衡并存的,世界上沒有絕對健康的人,而健康者也總是有程度不同的這樣或那樣的小毛病,這是正常的,也不足為怪,但當不平衡由量變到質變發生突變,而嚴重地破壞了相對平衡的時候,那就是病變,而醫者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調動人體的平衡力(含普通平衡力與神奇平衡力),用以克服不平衡而恢復相對平衡。
中醫學對如何保持人體的相對平衡,有相當精辟而高超的論述。保持相對平衡,最主要的是保持陰陽平衡、陰陽調和與和諧。男人為陽,但陽中有陰,女人為陰,但陰中有陽。在人體之中,有手三陰經即肺、心包、心經;有手三陽經,即大腸、三焦、小腸經;有足三陰經即脾經、肝經、腎經;有足三陽經,即胃經、膽經、膀胱經;此外,還有督脈,在人的背部中線,屬陽,任脈在人的胸腹部中線屬陰。陰與陽雖是對立的予臂面,但又是統一的相互依存與制約的,誰也離不開誰:無論男女體內的陰陽都應該保持相對平衡,相互和諧,輕微的陰盛陽衰,或陽盛陰衰,這是正常的允許的,也是不足為怪的,但若嚴重的陰盛陽哀或陽盛陰衰,那就是病變,就需要治療 醫生提倡‘‘防勝于治”,就是平時要注意調節陰陽,使在量變狀態時就得到控制與調節,使之不致發生質變與突變,這樣費力小而效果好。以人的活動為例,動為陽,靜為陰,如果只是靜而不動,就會陰盛陽衰,肥胖而多病;如果只是動而不靜,就會陽盛陰衰,瘦弱而體弱。只有動靜結臺,動靜適當,才能陰陽和諧與調和,有益于健康。以人的飲食為剜,過多貪吃燥性溫補性食物,便會陽盛陰衰,甚至因火旺而發炎癥。過多吃那些陰寒涼瀉之類食物,便會產生陰盛陽衰,也因寒重而生病變。只有根據人的體質,缺陽補陽,缺陰補陰,陰陽配臺,十分適當,才能做到陰陽保持相對平衡。盡量做到和諧而適當,便有益于身體健康。調節陰陽方法很多,其他,可以依此而類推。
人體的每個臟腑,都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人的精神是陽,元氣是陽;人的肉體是陰,血液是陰。因而陰,陽的相對平衡,乃是人體健康的總綱、大綱,其間的學問是豐富的、深奧的。中醫所說的陰陽,是合乎辯證法的,并不像有些人所說的中醫不科學,中醫所說的陰與陽,與騙人錢財的術士所說的陰陽,完完全全是兩碼事,這是需導特別澄清的。
——追求人體神奇平衡力的奧秘之二
中醫學是十分注重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并具體指出肺屬金,肝屬木,腎屬水,心屬火,屬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這是五行的相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這是五行的相克。相生與相克,方能保持陰陽的相對平衡,生與克是緊密聯系、相互依存的。無生,就不足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無克,就不足以保持平衡,形成紊亂,認清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認識相生,對恢復陰陽相對平衡很重要,中醫有“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療方,根治的辦法常常是治母也治子。我在農村為一老婦治療腰椎病,扎耳針二十天之后,她的腰痛病愈,令我驚奇的是她告訴我:“今冬無咳嗽,慢性氣管炎也治好了。”經過思索我方知,我在其腎穴上下針二十余次,金生水,肺金乃是腎之母,我歪打正著,補其子竟將母病也治好了。另一少女的肺結核,乃是月經太多而貧血所弓起,治好月經病之后,配合藥物治療,肺結核也根治了,同樣是治子病有益于治母病。肺結核,大多源于水虧火旺,陽盛陰衰,治法是滋陰降火,力爭陰陽相對平衡.母病兼治子,子病兼治母,是很重要的。還有個表里兼治的問題,如腎與膀胱、肝與膽、心與小腸、脾與胃、肺與大腦相表里,既治表又治里,表為陽,里為陰,對恢復陰陽相對平衡有用,如我治先天性心肌炎,既取心穴,又取小腸穴,樣表里結合,陰調陽和,便會產生良效。
相克的關系,也是相制約的關系。一方太旺會傷害到另一方,譬如性欲旺盛,房事過多,這便陽盛陰衰。火能克金,中醫則認為是肺結核產生之源,事實也的確如此、再如木能克土,肝火太旺,影響脾胃,就會消化不良,寫起消化道病,這都會打破陰陽的相對平衡。再如一年四季,春屬肝木,夏屬心火,長夏屬脾土,秋屬肺金,冬屬腎水。依照相克來看,肺病患者(如肺結核、氣管炎)春季易發,胃腸類消化道疾病患者,夏季易發;肝膽病患者秋季易發,心臟病患者冬季易發,這也是事實常能證明的。懂得相克之理,就可以主動地防病治病,力爭保持陰陽相對平衡。五行之中,主要矛盾乃是火與木的關系,也即是陰與陽的關系,要特別慎重地處理好這兩者的關系。
懂得五行生克與陰陽調和,便有助于重視食療。如黑色食品入腎,青色食品入肝,黃色食品入脾,白色食品入肺,紅色食品入心。腎虛者多吃黑芝麻、黑木耳之類黑色食品;肝病者要多吃青菜、水果;脾胃病患者、肺病患者宜吃黃色與白色食品,如黃豆、胡蘿卜、百合、銀耳、蓮子等;心臟病患者宜吃荔枝(殼紅)、帶皮花生米(皮紅)等,值得注意的是補也要補得適當,宜多樣化,不宜單一化,不宜偏食、溢食,否則,會形成紊亂,形成陰陽失調而引起疾病。
中醫的五行生克之理是深刻而豐富的,也是科學的,是中醫學中的瑰寶。對研究平衡學,調動平衡力,關系甚大,值得畢生去研究它們。
——追求人體神奇平衡力的奧秘之三
人體保持陰陽的相對平衡,全賴于全身五行的不懈運動與相生相克,因而人身是存在著自發的平衡力的。 這種平衡力的特點一是其性普通,即人人皆有,強弱程度不同,體質佳者平衡力強,體質弱者,平衡力弱。二是自發性,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自動地自發地常年工作,在你的不知不覺中進行。三是緩慢性與效徽性,故有“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之說。故而諸如患感冒之類病,不用打針不用吃藥,亦可自行痊愈,不過有的半個月愈,有的則要一個月才愈,人若要健康,就要努力增強自身的普通平衡力,健之對于各類病產生抵抗力與平衡力,這是至關重要的。
一般的醫生,只能調動與利用普通平衡力以治病,因為他們只能依照常規,毫無創新,抄襲前人之“腳印”以治病,而病這個“魔鬼”的抗藥性抗針性,卻在一代代地增強,形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惡性循環,這便使得醫治疾病的進程十分緩慢,甚至不斷地反復,無法根治,使一些本來“可治之癥”變為“不治之癥”如果把醫生分為庸醫、平醫與神醫的話,就可“斷言醫生的水平的高低,乃在于他們調動人體平衡力的程度,程度愈高,則水平愈高。任何藥物與醫療手段,都是調動人體的平衡力以治病的,離開了“人體平衡力”這個先決條件,醫病便變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絕對不能成功的。所以,平衡力的學問,乃是醫生的基礎的學問,如果不懂得這一點,就沒有資格當醫生。 所謂神奇平衡力,乃是名醫采取手段而自覺地調動人體最大限度的平衡力,而迅速治好疾病的平衡力。其特點一是神,人體的力量本是有限的,怛挖掘潛力的程度乃是無限的,在生命交關時刻,人體常有超水平的爆發力,醫者可以通過穴位來調動它用以治病。依照相克原理,萬物均有克星,同樣萬病皆有克星,但其克星只有一個,故而只要鎖定為克星,便必治該病。高明的醫生用穴位少而精,甚至是一個穴位定乾坤,因為抓住克星,便會產生神力、神效,妙手回春。二是奇、要出奇兵,要出奇招,以奇制勝,要創出奇跡。奇在出乎你的想象之外,奇在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我用×形平衡法治病,可以使踝傷重不能站立者,八分鐘內可以站起行走;可以使產后宮縮痛者,六分鐘后完全康復;可以使臥床的坐骨神經痛患者,十分鐘后起床行走;可以使菌痢患者,十分鐘后痊愈,這都是神奇平衡力的生動而具體的表現。
實話實說,目前我對治療外傷調動神奇平衡力是有研究的,但如何調動神奇平衡力以治療內臟病,還在摸索,治菌痢與宮縮痛是治內臟的兩個生動事例,但如阿找到胃、心、肺、盱、腎等病的“克星”,調動神奇平衡力,使之迅速、神奇、有效地根治,還處于探尋之階段,我深信是一定會成功的 追球“神奇平衡力”,這是我畢生研究與開掘的課題。我愿拋磚引玉,提出此問題,與有興趣的同志共同研究開發它們。
——追求人體神奇平衡力的奧秘之四
《黃帝內經》繆刺論第六十三啟示我們:“邪客大絡,不入于經俞,而布于四末”。在這里所謂的“四末”,乃是指“兩手兩腳”,外為陽,內為陰,手為陽,腳為陰,陰與陽相對平衡,我稱之為“平衡線”。“平衡線”就是“健康線”,而一旦相對平衡被打破,即線的一端出現了“低沉點”,也即是“病變點¨,那么,在線的另一端必然會出現“高升點”也即是“反映點”或“敏感點”。只要在“高升點”上施加壓力,通過大腦這個強有力的杠桿,就會使另一端的低沉點上升,以恢復相對平衡線,也就治好了疾病,恢復了健康,j這就是調動神奇平衡力之途徑,簡稱“高低醫療學”。
受到《黃帝內經》“邪布于四朱”的強烈啟示,我將兩手兩腳作為調動神奇平衡力的突破口。有一農婦,左手食指基部被刀傷見骨而發炎,三月不愈,手背紅腫,食指如鉤,不能伸而致殘,我依據繆刺原理,既然¨邪不入經俞”,何須取穴,要樹立“全身是穴,全身無穴”新概念,乃在她的右腳第二趾與左手食指相對應的點上扎了一根針,問其感覺如何?答日:就像有股涼風在里面歡,舒服極了!”很明顯,左手傷乃是“低沉點”,而古腳第二趾相應點是“高升點”,我己調動神奇平衡力,第一天扎一次,使其痛苦全失,第二天再扎一次,使其紅腫消失,食指活動自如,挽救了她不致殘廢,我欣喜若狂,更增強了追求神奇平衡力之信心。
用針并非人人都會,能否不用針,只用指壓也能調動神奇平衡力,這樣便可利于推廣了。機會來了,梁莊社員因右腳內外跟扭傷紅腫,不能站立,騎牛而來,由其妻背下牛背,坐在我床上, 右腳內外踝是其“低沉點”,我決定指壓左手的“高升點”用以治 病,在左手大拇指下大魚際的下端,找到了一個“敏感點”,指壓 七到八分鐘,奇跡出現了,他腳裸雖紅腫來消,卻痛苦全失,行走 如常,騎牛而來,牽牛而去,兩天后,紅腫也消失了,用此種方法 不僅可以治外傷,也可治腳氣、凍傷、燙傷,關節炎等等,其效神 奇神速,妙用無窮。后來我為此而編口訣日:“上部有病下部平, 下部有病上部平,左部有病右部平,右部有病左部平,中間有病 四邊平,四邊有病中間平,找到低沉、高升點,平衡神力諸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