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是一種藥物,不等于營養品,和任何其他藥物一樣,吃多了會中毒。
平常人一般情況下,只要正常進食,消化吸收功能正常,并不存在維生素缺乏的問題,不必再另外補充維生素,不過如果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有腸道吸收障礙,就容易出現維生素缺乏現象,需適量補充,但不可濫用。簡單地說,當你的身體出現缺乏某種維生素的癥狀時,應及時補充相應的維生素,但服用量和持續時間等最好遵醫囑。
服用過多的維生素有什么危害?
如果成人一次服用維生素A的劑量在100萬單位以上,兒童劑量在30萬單位以上,就會引起急性中毒。每天服用維生素A300萬單位,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如急性精神癥狀,伴隨有腦電圖的明顯改變,腦脊液也有改變。每天10萬單位連用6個月以上,可引起慢性中毒。
雖然適量攝入維生素A可促進胎兒生長發育,但如果濫用則對胎兒不利,主要表現為新生兒先天性缺陷或畸形。
慢性中毒者50%顱壓升高,有時伴隨著皮膚和毛發改變,肌肉、骨骼疼痛和疲勞。
連續服用2年以上,可引起脂肪肝。
正常人每天的維生素用量為D5-15萬單位,長期連用可出現中毒。正常小兒每天的用量為2-5萬單位,連用數周或數月可發生中毒。主要表現為高血鈣癥、異位性鈣化和纖維性骨炎。高鈣血癥開始時的癥狀為乏力、倦怠、頭痛、惡心、嘔吐、腹瀉。
慢性中毒特征為各組織鈣鹽沉著,如果馬上停藥,限鈣和維生素D,用激素抑制鈣吸收,利用利尿劑促排泄,但只要注意水電解質的平衡,大多可恢復。
維生素E服用過多可引起血栓形成、肺栓塞、高血壓、男性乳房發育、乳腺腫瘤、陰道出血、頭痛、眩暈、惡心、腹瀉、腸絞痛、肌無力、視力改變、低血糖、心絞痛加重等癥狀;還會引起免疫功能和內分泌代謝的改變,可致靜止性震顫、肌張力增高、動作減少等癥狀。
長期服用合成維生素K可引起溶血性貧血,誘發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引起高尿酸血癥。維生素K和血漿蛋白結合力較強,會使新生兒血中的膽紅質游離,造成致死性腦核性黃疸。經常肌注維生素K1可引起臀部硬皮病樣皮下組織炎。
維生素C使用夠多會導致泌尿系結石、血液代謝改變。
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用大量的維生素C,可使血清膽固醇升高。
健康人長期用維生素C,體內的維生素C含量反而會減少,因為大量的維生素C改變了人體內維生素C的調節機制,使之加速分解和排泄。
口服過量的維生素C還可破壞血清中和人體內貯存的維生素B12。
大量的維生素C會降低機體免疫力,因為白細胞周圍的維生素C過多,會妨礙白細胞摧毀病菌,而且還會保護病菌和癌細胞。
老年人缺維生素B1時,靜脈注射過快會導致血壓下降或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