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夏天蚊子咬、廚房蟑螂跑是很常見的事,有沒有人能幫我們解決蚊子、蟑螂的問題呢?傳說中的“集中滅蚊”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如何能夠知道蚊香的效果是好是壞呢?今天我們就通過以下的方法確認這些問題。
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與有害生物預防所的標本室收集了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北京市的主要有害生物。
這個實驗就是把蚊子們放在一個集中的空間里,用電子蚊香猛薰,看半數的蚊子被擊倒的時間,時間越短當然蚊香的效果越好嘍。
我們經常用的驅蚊液到底有沒有用呢?這可得用血淋淋的事實說話,要有志愿者在涂驅蚊液前后把手伸進蚊籠,哎呀,太殘忍了。
標本室的蚊子們都是被做成標本保存的,小小的蚊子怎么能老老實實地變成標本呢?當然是有技巧的,今天就來學習一下。
人類沒有氧氣就不能活,蚊子可是更喜歡二氧化碳。如果想抓住成千上萬的蚊子,就看看二氧化碳的厲害吧。
做蚊子標本這事兒看起來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真的很難。蚊子個體很小,所以很容易被弄掉個翅膀或者掉個腿之類的前功盡棄。此外,固定標本的針很容易扎到手,做一個就眼花了,如果要做出整個標本室,不知道眼睛會不會瞎掉了。
結論:哪些人容易招蚊子?一般來講呼吸頻率比較快的人也就是說呼出的二氧化碳比較多的人容易招蚊子,這個已經被很多實驗證明了。此外,蚊子觸覺腺有很強的體味氣味的感受器,出汗同時體溫偏高的人,比較容易招蚊子。 [詳細]
我們平常總是按品牌買個差不多的滅蚊產品,覺得效果應該都差不多吧。而實際上,滅蚊產品的效果好壞是可以用數據說話的。只是可憐那些蚊子啊,就這樣為了人類做貢獻了。蚊子的犧牲為我們贏得了更好的生活環境,相信他們會安息的。
結論:蚊子對氣味很敏感。其實蚊子對氣味很敏感,比如說天然的一些植物對蚊子有驅避作用,如夜來香、艾葉草,其中最明顯的是除蟲菊對蚊子有很強的驅避作用甚至殺滅作用,人們也從除蟲菊中提煉了一些物質來滅蚊。[詳細]
這個實驗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就是傷不起啊。本以為沒什么可怕,但是當把手伸進幾百只蚊子生活的蚊箱的時候,還是讓人不寒而栗。更考驗的是,每個環節都需要當心蚊子是不是一口吻上你,其實一個不小心就被蚊子偷襲了,真不知北京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們被蚊子咬過多少回!是不是已經變成蚊毒王了呢^O^?
近年,人類改變滅蚊思路,不再總是考慮殺死蚊子,而尋找讓蚊子不叮人的方法。如研究驅避劑。
“驅避實驗”的蚊子一般選庫蚊,這是北京常見的一個品種。蚊子一般在固定溫度和濕度下保存,蚊箱中還有水、糖水等供蚊子日常生活之用。
首先在橡膠手套上剪出4*4CM大小的一個孔洞,將手伸入蚊箱中,了解蚊子的活躍度,一旦有蚊子落在暴露的皮膚上即將手抽回。
涂上藥劑后,將手伸入籠中三分鐘,當有蚊蟲停下時立即抽回,觀察蚊蟲在蚊箱內的飛行行為及攻擊行為。
每隔1小時將手伸入籠中繼續觀察蚊蟲在箱內飛行行為及攻擊行為,至少觀察4小時,保護時間越長效果越好。同時應對避蚊產品進行毒理等檢測。
結論:普通花露水沒有防蚊效果。單純的花露水嚴格說沒有驅蚊效果。如果成分里面有避蚊胺,對于防蚊來說是有效的。在野外活動的時候把驅蚊劑抹在裸露的部位可以防止被叮咬。一般的驅蚊劑保護時間可達2-4小時,有人代謝快,流汗流的多也會稀釋。[詳細]
搜狐網友: 血型、皮膚的顏色、男女……這些會影響蚊子選擇誰來叮咬么?
搜狐網友: 蚊子難道沒有什么天敵么?為什么這么猖獗?
搜狐網友: 被蚊子咬了以后包大或小有什么說法么?蚊子會把血吐回人體么?
欄
目
介
紹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事與健康這件事密切相關,我們并非專家,也不想把什么事都搞得那么明白,但是我們有一顆好奇的心:比如牙刷對牙齒的傷害到底有多大?奶牛、牛奶、酸奶到底有什么關系?價格懸殊的紅酒是不是都能保護心血管……生命是神奇的,智慧是無窮的。讓我們做一群勇敢的發現者,親自去發現其中的奧秘。
我們已經厭倦了總是聽“專家”們或是說,或是寫,為什么不能讓我們自己動手一番,或者親眼看一看。“生活大發現”帶你一起去了解生活中那些現象背后的真實,我們邀您一起“體驗健康生活 發現生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