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在偽滿登基時即位詔書
2016-08-26津城靜園天津風貌整理公司
天津靜園始建于1921年,曾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居所。溥儀在退位后,在天津原日租界的張園和靜園做寓公七年,張園舊宅已付之一炬,靜園是溥儀在津居住的唯一物證。在靜園的寓公生活,溥儀如魚得水,享受到當時現代的生活。1931年11月10日,溥儀在“天津事變”的煙幕下,偷渡白河,秘密離津出關,而后前往長春就任偽滿執政。
“津城靜園”將推出系列專題,講述溥儀與靜園的故事。
△1934年3月1日溥儀第三次登基就任偽滿康德皇帝時身著大元帥服所攝。
1934年3月1日,溥儀在新京(今長春)南郊杏花村舉行登基典禮,改滿洲國為大滿洲帝國。溥儀為皇帝,年號為康德。頒發詔書詔告天下。
△康德皇帝繼位詔書公布于1934年3月1日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我國肇基,國號滿洲,于茲二年,原夫天意之愛民,賴友邦之仗義,其始兇殘肆虐,安忍阻兵,無辜吁天,莫能自振,而日本帝國,冒群疑而不避,犯眾咎而弗辭,事等解懸,功同援溺,胗以藐躬,乃承,天眷,假我尺柄,授我丘民,流亡漸集,興其謳歌,兵氣潛銷,化為日月,夫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而生民有欲,無主乃亂,吁請正位,詢謀僉同,敢不敬承,天命其以大同三年三月一日,即皇帝位,改為康德元年,仍用滿洲國號,世難未艾,何敢茍安,所有守國之遠圖,經邦之長策,當興日本帝國,協力同心,以期永固,凡統治綱要,成立約章,一如其舊,國中人民,種族各異,從此推心置腹,利害與共,無渝此言,有如皦日,無替朕命,咸使聞知,御名御璽,國務總理大臣各部大臣,康德元年三月一日?!?/span>
這道詔書頒布于1934年3月1日,長58.5公分,寬42公分,紙質石印。詔書上部正中印有偽滿洲國專用“御文章”,兩側為偽滿洲國“國旗”,詔書周圍為燙金高粱裝飾圖案,正文右起橫讀,宋繁無標點印刷。整個詔書共269字,正下方蓋有朱紅小篆體“康德御印”。
△1932年3月9日,溥儀在長春原道臺衙門內就任偽滿“執政”并留下了這張當年著色標準照
△靜園內的愛新覺羅·溥儀展覽館
此文物現于靜園內愛新覺羅·溥儀展覽館展出。展覽館原為傳達室和溥儀“行在”辦公室,是請求“覲見”溥儀者坐候傳喚之處。展覽分為“紫禁城的黃昏”、“津門寓公”、“出關以后”三個主題,通過百余張珍貴歷史照片回顧了末代皇帝溥儀傳奇的人生經歷。
靜園開館時間為9:00 - 17:30。
周一閉館,全年節假日期間正常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