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者,籍貫山東近海,生于東周王朝春秋后期(公元前500年前后),由大地之母產出的一枚石卵育出,初名“石猴”。石猴方出世,霎時間石破天驚,擾動了九天之上的玉皇大帝。有人出主意叫及早除掉此物以免后患,玉皇以為一介凡間生命而已,沒有必要痛下殺手,于是幸免。
石猴自幼頑皮好動,生就勇敢堅強,在花果山定居,被眾猴推選為“美猴王”。一日天資洞開,忽然感覺生命可貴,不可碌碌生平,遂遠涉重洋,求學于世外高人,得以能力大進,成為一個通天達地之精靈,并從師父那里獲得姓名叫“孫悟空”。孫悟空學成還鄉,驅走妖怪,再聚群猴,重修洞府,振奮神威;探龍宮,向龍王強取了金箍棒,鬧地府,銷毀了閻王的生死簿。事報天庭,玉皇大帝采納溫和派的建議,把孫悟空召至天庭,欺他不曾做官,未知尊卑,給了一個天宮飼養組小組長——弼馬溫的頭銜,叫他養馬。
一日,一個不識數的天官在孫悟空面前拽牌子,惹惱了天不怕地不怕的猴兒精,把天官暴打了一頓。孫悟空從馬夫那里打聽到,原來弼馬溫是個不入流的職位,只是一個養馬的小頭兒,不禁愧恨交集,一個筋斗跑回花果山去了。想著被騙養馬的事兒,孫悟空總是咽不下這口氣,干脆給自己封了一個“齊天大圣”,意思是我和你玉皇大帝是平起平坐的。玉皇大帝知道了,問大臣們怎么辦?主戰派堅持消滅之,溫和派堅持招安之,寬宏大量的玉皇大帝還是采納了溫和派的意見,把孫悟空再次招進天宮,表面上認可了“齊天大圣”這個封號,給他造了一個官邸,實際上讓他照顧蟠桃園,成了皇家果園的看護神。
有一天王母娘娘開蟠桃大會,邀請天庭有身份的神仙參加,竟沒有 “齊天大圣”。孫悟空知道了,覺得這是又被輕視、耍弄了,窩著一口氣潛入宴會廳,偷喝了御酒,把能拿走的好吃東西都拿了,又去太上老君那里偷吃了仙丹,然后返回了花果山。消息傳開,天庭嘩然。這一下,玉皇大帝采納了主戰派們的意見,在他的許可下,十萬天兵天將撲向花果山,上布天羅,下設地網,決心殺滅猴類,一個不留。
不知害怕兩個字怎么寫的孫悟空應戰強敵,施展三十六路神通、七十二般變化,撞破天羅地網,上天入地,攪海翻江;戰哪吒、斗楊戩,直殺得天兵天將望風披靡。最終被牛鼻子老道太上老君暗器砸倒,力竭被擒。綁上斬妖臺,又刀砍不入,雷擊不死;丟進煉丹爐,卻練就了鋼筋鐵骨、火眼金睛。任由他踢倒八卦爐,直搗凌霄殿,一根金箍棒耍得風馳電掣,驅逐天宮諸神猶如頑童趕鴨子,嚇得玉皇大帝顧不上王母娘娘聞風而逃,為天宮護法的八大金剛抱頭鼠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