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山景區位于湖南湘西州保靖縣,與德夯景區融為一體。呂洞山區的旅游資源可劃分為四個資源區:中部主峰區、南坡區、北坡區、主峰東部區。目前,呂洞山景區的開發面臨機遇與挑戰。
發展機遇凸顯
2009年,呂洞山景區進入湖南省旅游“251”項目,成為湖南省級風景名勝區。2012年12月,成為國家2A級景區。
隨著吉茶高速公路的開通,從吉茶高速矮寨出口到呂洞山核心景區僅10多公里,進入景區的交通瓶頸得以疏通。
目前,湖南湘西州按照“11236”布局,已把呂洞山納入乾州景點圈,并計劃融入德夯景區申報國家5A級景區;保靖縣按照“一山、一水、一城”規劃把旅游產業作為重點產業發展,并予以呂洞山景區優先發展政策。
此外,呂洞山景區處于武陵山脈連片區,大武陵山區是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布局中的一塊“綠肺”,旅游業發展的國家項目。保靖縣是湖南省長和省政府辦公廳的扶貧聯系點,直接對口扶貧呂洞山的傍海村。
湘西州規劃將吉首市打造成60萬甚至10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市區人口的擴張為近距離的鄉村旅游區擴大了市場,呂洞山景區是首選。
湖南省、湘西州準備發行20億元旅游國債用于湘西州重點景區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可為融入德夯景區的呂洞山景區提供資金支持。
近期,湘西州部署整合人、財、物把德夯大景區打造成國家5A級景區。呂洞山景區作為德夯景區的“谷韻湘西”文化底蘊最豐厚的地方,可望從國家2A級景區直接進入國家5A級景區,從而撬動保靖旅游大發展。
綜上所述,呂洞山景區發展的外部環境對其未來的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開發困境多
呂洞山景區雖然開發機遇凸顯,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開發中所遇到的困境還很多。
保靖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財力、物力、人力有限,很難高水平編制出呂洞山景區控規或詳規,更無力對其基礎設施按照旅游休閑帶標準進行建設,這些都成為制約呂洞山景區加速發展的瓶頸。
呂洞山本地經濟落后。呂洞山區山高峽谷深,自然條件差,區內企業旅游開發意識不強,居民又無法自主融資開發旅游,民間或集體開發呂洞山景區條件商不成熟。
民俗文化、技藝傳承出現瓶頸。傳統農業難于維持生計,青壯男女大都外出打工,受外部文化侵染,本地的文化特征逐漸消失,傳統工藝傳承出現瓶頸。
多途徑力促景區發展
綜合來看,呂洞山景區開發雖然困難重重,但旅游發展潛力較大,開發的條件也日益
成熟。如何破瓶頸謀發展成為當下的關鍵。
1.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應該做好《建設吉茶高速矮寨出口至夯沙村旅游公路的可行性可研報告》、修建《默戎—隘口—黃金—傍海—夯吉—夯沙—平年—桐木村—家庭村—矮寨高速出口》旅游公路的規劃,做好《己略—梯子—呂洞—圣山拜臺—十字坪—大豐沖—夯沙》呂洞山核心景區的小環線規劃;加強植被建設,加大對保靖縣呂洞山景區策劃、設計、開發投入,利用呂洞山地勢落差大打造四季景觀;在呂洞山景區內部的小環線招商修建民族建筑旅游線;加強夯沙河沿線的修水車群。
2.強化內引外聯
引進一至二家旅游開發公司對呂洞山進行高規格規劃設計并開發,力爭在完成呂洞山景區國家2A級景區復核并申報國家3A級景區,還可以考慮融入德夯風景區直接申報國家5A級景區;建議改夯沙鄉為呂洞山鄉(鎮),使景區名與行政區劃名一致以利于旅游宣傳;對黃金茶園申報國字號品牌,古黃金茶園已獲湖南省農業旅游示范點,古黃金茶樹已獲省級文保單位;黃金茶產品已獲湖南著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
3.做好文化營銷
呂洞山是苗族心目中的圣山,應該結合呂洞山太陽歷研討會,圣山祭祀等苗族尋根活動,邀請境內外旅行商和主流媒體、專欄作家、畫家、音樂家等創作參與其中,多角度宣傳推廣該區域的呂洞山世界苗族族發源地的文化,營造“歸屬感、認同感、祖地感”,把呂洞山打造成全球苗族的圣地。
文化旅游部門協同舉辦苗畫、苗鼓舞、農耕節、油菜暨三月三文化活動節等具有呂洞山區特色的節慶活動進行造勢,搶占武陵山片區苗族文化中心地位。可以打造探秘呂洞山項目,比如走葫蘆鎮尋毛澤東國文老師的生活歷程;住葫蘆鎮木芽村探究無蚊的秘密;到夯吉村口看上刀山趟火海下油鍋;去村部廣場學苗家犁拳、武術;爬后山踏“彈音坪”體驗天籟之聲。
挖掘呂洞山文化,以彭學明所著《娘》中的故事情節,引進影片商在呂洞山選擇類似的村寨做電影的外景拍攝,借以宣傳景區;加強對呂洞山原住民的旅游理念和旅游服務技能培訓,幫助他們參與到旅游開發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