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陽湖口國家森林公園
我喜歡雨,喜歡那下雨的天空和雨,喜歡點點晶瑩的雨珠,喜歡條條傾瀉的雨線。我們三月來到江南,正直江南雨季來到,這一次體會到了江南的雨景,春天的江南是美麗的。
睡前還是個大晴天,夜里雨悄悄地下了起來,醒來窗外春雨淅淅瀝瀝仍下個不停。
原定早7點集合,由于老伴腿不好,我們兩個在7點前就到了大廳集合地點,三月的雨下得不算大,但卻瀝瀝有聲,我們兩個人看那賓館大廳外石階,石階兩邊墻上有青苔痕跡,雨點落地出現(xiàn)一個個小水泡,石階經(jīng)過春雨的沖洗濕漉漉的,霎時感覺江南大自然的春意。
今天安排去去武陵山,由于下雨,山是不能去了,領隊只好安排改景點,好在我們是自駕游,導游聽我們的。
早飯后決定去九江市湖口縣潘陽湖湖口國家森林公園,對湖口我是一點認識沒有,只是那年來廬山,遠眺了潘陽湖。這次近距離游覽了潘陽湖,鄱陽湖可謂美景天成,風光如畫,景色宜人。
湖口縣風光秀麗,在鄱陽湖與長江匯合處,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與長江交匯處水分清濁兩色,我們由石鐘山入口進景區(qū)。
公園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四周與長江、鄱陽湖、石鐘山風景名勝區(qū)緊緊相依,湖口的東南岸,巍然聳立著石鐘山,從石鐘山風景名勝區(qū)大門進入,這里環(huán)境還是很好,樹木很茂盛,有山有水圍山依水,湖面上的輕風撩人,毛毛細雨還是嘀嘀嗒嗒,嘀嘀嗒嗒得下,雨天人少看景色比較舒服,打起傘漫步小橋、流水、觀景亭,體驗了美在江南的心怡仙境。
首先看到蘇東坡雕像,石鐘緣亭,大銅鐘,銅鐘敲一下2元,同來的朋友敲了五次,交了10元的銀子。還有歷代許多名士賢達的畫像、簡介,有自魏征、蘇軾、黃庭堅至鄭板橋、曾國藩等歷代名人留下摩崖石刻和碑刻70余件,其中魏征手書石刻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我國歷史上很多杰出人物如徐稚、陶淵明、林士弘、劉恕、洪適、江萬里、朱耷等都在湖區(qū)出生和成長。這里又發(fā)生過許多威武雄壯的英雄事跡,如周瑜操練水師、朱元璋與陳友諒鄱陽湖水戰(zhàn)、太平軍“湖日大捷”、李烈鈞在湖口發(fā)起“二次革命”等。蘇軾曾三過湖口,其中宋元豐七年六月第一次到湖口,探訪石鐘山后所作的《石鐘山記》。
石鐘山小巧玲瓏,它雖然高不過60余米,所以爬起來不累,一群老年人,在江南綿綿稀薄的煙雨的雨景中,漫步走在綠色的通道。各條線路連接著觀景亭和觀景平臺,走過江湖鎖鑰,觀音殿,忠烈祠……,將整個風景區(qū)瀏覽個遍,山上栽種桂花、香樟、柳樹、水杉等我叫不上那個名字的江南樹種。
這是我平生第一次能爬到山頂,到了山頂?shù)摹敖煲挥[亭”,觀玲瓏幽靜的石鐘山,憑欄遠眺鄱陽湖。
導游介紹,保護區(qū)內鳥類已達300多種,近百萬只,其中珍禽50多種,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qū),可惜雨天我們只在石鐘山瀏覽,沒有去濕地。
出公園大門右轉,有游船暢游潘陽湖,只是坐船陰雨天游客少,船家要等到人多了才開船。我們時間緊,等不及開船,不能乘船赴鄱陽湖觀看“江湖兩色”的壯美景觀!
站在碼頭看,鄱陽湖大得很,湖水碧藍碧藍,渺渺茫茫,看來石鐘山只是潘陽湖這里的一個孤島,我們只能在碼頭觀看令人贊美的潘陽湖。
2015年3月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