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十分鐘讀完《少有人走的路》


版權聲明



本文是《十分鐘》欄目的第 10 篇。

王晉超同學推薦。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M · 斯科特 · 派克(M·  Scoff Peck)
出版社:中國商業出版社
ISBN:978-7-5044-8169-6  
版次:2014 年 11 月第 3 次印刷
購買鏈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767534/

作者簡介

M · 斯科特 · 派克(M·  Scoff Peck) 


1936 年,出生于紐約市;

1958 年,獲得哈佛大學學士學位;

1963 年,獲得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

1994 年,獲得坦普爾國際和平獎;

1996 年,獲得美國喬治頓大學知識、信仰和自由獎章。  


他放棄了父母為他安排的輝煌前程,選擇當一名心理醫生,治愈了成千上萬個病人,他以從業經驗為基礎寫作的《少有人走的路》,曾在美國最著名的《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上榜近 20 年,創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跡。  

推薦語

該書算是最著名的心理學著作之一,不是那種學術的,是真的能夠給每一個閱讀它的人以幫助和指導的書。

本書能夠給予人們以巨大的幫助,尤其是那些還不愿意面對真實世界和真實自己的人們,它能夠給你帶來另一個觀察一切的視角。

我想,這本書幫助了數以百萬計的人,而我們可以通過一點點努力,讓更多人了解到有這么一本書,這是我們都該做的事兒。

第一部分:自律

所謂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

自律有四個原則:

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于事實、保持平衡。

回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傾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勇于承擔責任,敢于面對困難,才能夠使心靈變得健康。

一、自律第一原則

  • 推遲滿足感

就是不貪圖暫時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

首先,面對問題并感受痛苦;
然后,解決問題并享受更大的快樂。

在充滿問題和痛苦的人生中,推遲滿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 子不教,誰之過

父母自己不遵守自律的原則,就不可能成為孩子的榜樣,只會成為反面教材。要讓孩子養成推遲滿足感的習慣,就必須讓他們學會自律。要讓他們學會自律,對安全感產生信任,不僅需要父母真心投入,還需要父母表里如一的愛和持之以恒的照顧,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解決問題的時機:

盡可能早地面對問題,意味著把滿足感向后推遲,放棄暫時的安逸或是程度較輕的痛苦,去體驗程度較大的痛苦,這才是對待問題和痛苦最明智的辦法。現在承受痛苦,將來就可能獲得更大的滿足感;而現在不謀求解決問題,將來的痛苦會更大,延續的時間也更長。

二、自律第二原則

  • 承擔責任 

我們必須面對屬于自己的問題,這是解決問題的基本前提。

  • 神經官能癥與人格失調癥

神經官能癥患者為自己強加責任,人格失調癥患者則不愿承擔原本屬于自己的責任。

  • 逃避自由

力圖把責任推給別人或是組織,就意味著我們甘愿處于附屬地位,把自由和權利拱手交給命運、社會、政府、獨裁者和上司。為了躲開責任帶來的痛苦,數不清的人甘愿放棄權利,實則是在逃避自由。

三、自律第三原則

  • 忠于事實

越是了解事實,處理問題就越是得心應手,對事實了解得越少,思維就越是混亂。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捍衛陳腐的觀念,其消耗的時間和精力遠比修改自身觀點多得多。

  • 移情 

移情是指,把產生于適用于童年時期的那些感知世界、對世界做出反映的方式,照搬到成年后的環境中,盡管這些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新的環境。要讓心靈獲得成長,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盡全力,不惜一切代價,完全忠于事實。

  • 迎接挑戰  

完全忠于事實的生活意味什么?

  1. 意味著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進行不間斷地嚴格地自我反省。

  2. 意味著我們要敢于接受外界的質疑和挑戰。故步自封,逃避挑戰,可以說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長時間自欺欺人,使人的愧疚積聚,就會導致心理疾病。


  • 隱瞞真相

一個人越是誠實,保持誠實就越是容易,而謊言說的越多,則越要編造更多的謊言自圓其說。敢于面對事實的人,能夠心胸坦蕩地生活,不必面臨良心的折磨和恐懼的威脅。

四、自律第四原則

  • 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就是“放棄”。相當多的人都沒有選擇放棄,他們不想經受放棄的痛苦。放棄固有的人格、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和行為模式,甚至整個人生理念,其痛苦之大可想而知。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斷邁進,有些時候就必須要進行較大規模的放棄。

  • 抑郁的價值

因放棄而感到抑郁,是自然而健康的現象。如果放棄的過程受到干擾,導致抑郁的情緒被延長,或是抑郁的情緒不能在完成放棄后消失,那么抑郁就變得不正常和不健康。

  • 放棄與新生

自律的過程,就是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放棄的痛苦是死亡的痛苦,但是舊事物的死亡帶來的是新事物的誕生。死亡的痛苦與誕生的痛苦是同一回事。

第二部分:愛

愛是人們自律的原動力。

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愿。

一、愛與非愛的區別

愛與非愛最顯著的區別之一,就在于當事人意識和潛意識中的目標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愛。

  • 墜入情網  

墜入情網并不是真正的愛,只不過是愛的一種幻覺而已。墜入情網并不是自我界限的擴展,而是自我界限部分地暫時性崩潰。墜入情網,是人類內在的性需求與外在的刺激發生作用時,所產生出的典型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其意義在于增加人類的生殖機會,促進物種繁衍和生存。

能區分出自己和外在世界更多的不同,能夠認識到自己身材的大小、體能的局限性,這樣的認知就是所謂的“自我界限”

  • 浪漫愛情的神話  

從本質上來說,浪漫愛情神話是一種可怕的謊言。現實生活與浪漫愛情,往往相差十萬八千里。

  • 再談自我界限  

對于某種事物長期的愛,使我們生活在了精神貫注的境界里,于是,我們的自我界限便開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后,自我界限就會淡化,而這時,我們的心智便獲得了成熟。

真正的愛是自我界限延伸,界限淡化帶來的。而墜入情網的“愛”,只是自我界限的暫時性崩潰。

二、愛是一個長期和漸進的過程

愛在幫助別人進步和成長的同時,也會拓展自己的心靈,使自我更加成熟。

  • 依賴性    

沒有別人的關心和照顧,就認為人生不夠完整,以致無法正常生活,這就構成了心理學上的“依賴性”。

所謂消極性依賴,是指患者只在乎別人能為他們做什么,卻從不考慮自己能為對方付出多少。導致消極性依賴的根源是缺乏真正的愛。過于強烈的依賴性,可能使我們強烈地親近某個人,表面上我們對方彼此深愛,但實際上卻只是依賴對方而已。

  • 精神貫注  

不是所有的“精神貫注”都是愛,那些與心智成熟無關,不能給心靈帶來任何滋養的“精神貫注”,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我們愛的真正對象應該是人。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贊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溫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對象吸引,促使我們產生沖動,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獻給對方,心理學家把這種狀態稱之為“精神貫注”。

三、真正意義上的愛

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

愛,可以讓自己和他人都獲得成長。父母缺少自律,心靈不能成長,就不可能讓孩子學會自律,獲得心靈成長。

  • 自我犧牲

在不合理的給予和破壞性的滋養背后,盡管動機多種多樣,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

給予者以“愛”作為幌子,只想滿足自己的需要,卻從不把對方的心智成熟當一回事。

真正的愛能夠使人發生改變,在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擴展,而非純粹的自我犧牲。愛在某種意義上是自私的,最終追求的是自我完善。

四、愛需要付出努力

由于愛是不斷擴展自己和他人自我界限的過程,所以,愛意味著我們要不斷付出努力,去跨越原來的界限。

  • 真正的愛

 

  1. 真正的愛,需要投入和奉獻,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2. 真正的愛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慮,是奉獻全部身心的重大決定;

  3. 真正的愛,其價值在于始終如一的行動,這遠遠大于轉瞬即逝的感覺或者精神貫注。


  • 愛不是感覺:  

愛是實際行動,是真正的付出。愛的感覺與精神貫注密不可分。
精神貫注和真正的愛雖然容易混淆,但仍有顯著區別:

  1. 精神貫注的對象,不一定是有生命的事物,因此就不見得具有心靈的感受。

  2. 對某種事物產生精神貫注的人,未必會重視其心智的成熟。

  3. 精神貫注可能與智慧和責任無關。

  4. 精神貫注隨時都有可能消失。


  • 關注的藝術  

愛是為了努力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表現出來的一種勇氣。愛,最重要的體現形式,就是關注。體現關注最常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努力傾聽。

  • 失落的風險  

有些時候,我們寧可拒絕改變,也不愿忍受改變帶來的痛苦,此時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勇氣。生命的本質就是不斷改變、成長和衰退的過程。萬物永遠處在變化中,死亡是一種正常現象,不肯接受這一事實,我們就永遠無法體味生命的宏大意義。

  • 獨立的風險  

心智的成熟,除了愛和自我完善,除了突破自我界限,還需要什么條件?

自尊自愛!原因:

  1. 敢于追求獨立自主,本身就是自尊自愛的體現;

  2. 自尊自愛不僅是接受挑戰的動力,也是勇氣的來源。

一個人必須大踏步前進,實現完整的自我,獲得心靈的獨立。

  • 投入的風險  

如果童年時沒有從父母那里得到愛,就會產生極大的不安全感,到了成年時,就會出現一種特殊的心理疾病——他們總是先發制人的“拋棄”對方,即采取“在你拋棄我之前,我得先拋棄你”的模式。

要實現自我完善,享受良好的人際關系帶來的快樂,進而使真正的愛成為人生的重心,就必須無所畏懼,敢于做出改變,而不是墨守成規。

  • 沖突的風險  

愛的最大風險之一,是發生沖突時的指責和假謙虛,即我們常常以愛的名義去指責所愛的人。動輒與所愛的人發生沖突,多半是以為自己在見識或道德上高人一等。真正以愛為出發點的人,總是致力于自我完善,讓自己具備起碼的道德和智慧,然后才會行使批評權。

五、愛是一種意愿。

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夠轉化成行動,而只有強大到足以轉化成行動的欲望,才能夠稱為意愿。真正的愛是行動,是一種由意愿而產生的行動。

  • 愛與自律

自律是將愛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具體方法。所有的愛,都離不開自律;真正懂得愛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約束,并會以此促進雙方心智的成熟。

  • 愛與獨立

付出真愛的人,應該永遠把愛的對象視為獨立的個體,永遠尊重對方的獨立和成長。不能接受所愛之人的獨立性,就會給親情和愛情帶來危害。

  • 愛與心理治療

真正的愛,是讓心理治療順利進行的最主要因素。所有建立在真愛之上的情感關系,其實都是互相勉勵、共同促進的心理治療關系。

  • 愛的神秘性

真正了解愛的秘密的人,也許是那些潛心研究宗教的人。

第三部分:成長與信仰

  • 信仰與世界觀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對人生的認識和了解就屬于信仰的范疇。我們通常很容易接納周圍人的信仰,并把口耳相傳的東西視為真理。人們的感受和觀點起源于過去的經驗,卻很少意識到經驗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他們對自己的世界觀并沒有完整而深入的認識。

  • 科學與信仰  

科學的信仰,旨在幫助我們從實際出發,采用現實的經驗和歷史的教訓去認識世界,更新人生觀與世界觀。如果盲目沿襲父母的信仰,我們可能不會有任何改觀。我們有了自己的信仰,才能有成熟的心靈。

科學本身也是一種信仰,其重要信條包括:

  1. 宇宙是客觀真實存在,我們可以對它進行觀察,人類對宇宙的觀察具有重要價值;

  2. 宇宙的運行遵循若干規律,而且是可預測的;

  3. 人類易受偏見和迷信的誤導,在解釋時易犯錯誤;

  4. 人類要形成世界觀,理應具有足夠的懷疑精神,理應接受科學方法的指導,由此總結出觀察宇宙的經驗。

科學是一種以懷疑為基礎的信仰。我們必須信仰科學,邁開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第一步。

  • 凱茜的案例

對于教條可能產生的誤導和過分苛刻的要求,教會從來不做任何考查和糾正。凱茜信奉上帝、“十誡”和原罪的觀念,她沿襲的信仰和世界觀,其實并不符合實際需要。她不能自行提出質疑,也不懂得獨立思考。教會根本不能幫助她結合自身情況,去建立合適的信仰。教會只想讓信徒們原封不動地繼承上一代人的信仰觀念。

  • 馬西婭的案例  

與凱茜相反,馬西婭原本否認神靈,是個無神論者,后來卻相信上帝的存在。

  • 特德的案例:

又一個關于要不要信仰上帝的例子。

  • 嬰兒與洗澡

對于別人教給我們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觀念以及一切陳規舊習,采取冷靜和懷疑的態度,才是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我們的心智可能很成熟,成熟到足以擺脫對上帝的信仰,與此同時,我們也可能成熟到去信仰上帝,即接受宗教信仰。心智的成熟,意味著走出迷信,進入不可知論,再脫離不可知論,真正認識神靈的存在。

不可知論 與“可知論”相對。一種認為世界是不可認識的,或者至少是不可以徹底認識的哲學學說。不可知論懷疑、限制或者完全否認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

第四部分:恩典

一、恩典

有些人把偶然事件解釋為運氣使然,或者是純粹的意外,或者是以為他們的命運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轉折,僅此而已。他們對這樣的解釋感到滿意,也由此關閉了深入探究的大門。

  • 潛意識的奇跡

要讓心智成熟,我們需要聆聽潛意識的聲音,讓意識中對自己的認識更接近真實的自己。潛意識幾乎在一切方面都比意識更加睿智。

  • 好運的奇跡

“意外發現的有價值或令人喜愛的事物”是上天恩典的表現之一,這樣的恩典是我們所有人都能觸及的,只不過有的人能夠把握,有的人卻讓機會白白溜走。人人都有機會與恩典不期而遇,但有的人在恩典降臨時不懂得把握。

  • 恩典的定義

  1. 它們具有滋養生命、促進心智成熟的作用;

  2. 它們的具體作用機制要么仍舊未被人們完全了解,要么完全不為人知,總之無法用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已知的自然法則來解釋;

  3. 它們是人類世界中的普遍現象,在不同的人身上均會反復發生;

  4. 盡管它們可能或多或少受到意識影響,但它們的根源位于意識和主觀思維之外。

二、熵

  • 進化的奇跡

進化過程是與熵的力量彼此抵觸的,是由低向高的發展。在生物世界中,存在著永久而普遍的進化力量,體現在人類身上,就是具有人性的愛。它違反熵增的自然規律,是一種永遠走向進步的神奇的力量。

  • 開始與結束  

目前的科學還無法解釋愛究竟來自于哪里。至少在目前,我們要么接受“充滿愛的上帝”這個看似天真的假設,要么就只能面臨信仰的真空。我們成長的方向就是變成上帝。承認上帝滋養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也成長為跟他/她/它一樣的存在,這就需要我們面對自己的懶惰。

  • 熵與原罪

我們身上確有一種原罪,懶惰。

不管我們精力多么旺盛,野心多么熾熱,智慧多么過人,只要深入反省,就會發現自身懶惰的一面,它是我們內心中熵的力量。阻礙心智成熟最大的障礙就是懶惰,只要克服懶惰,其他的阻力都能迎刃而解;如果無法克服懶惰,不論其他條件如何完善,我們都無法取得成功。懶惰與你花多少時間工作,如何對別人盡職盡責沒有多少關系。懶惰的一個主要特征就是恐懼感。

  • 邪惡的問題  

  1. 我相信邪惡是真實存在的,它并非原始宗教為解釋某些不可知現象而憑空捏造的一種概念;

  2. 所謂邪惡,就是為所欲為、橫行霸道式的懶惰;

  3. 至少到目前人類進化的這一階段,邪惡是不可避免的;

  4. 熵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是人性極惡的體現。

三、意識

  • 意識的進化  

自我了解最重要的意義之一,就是認清我們的責任和決策的能力,我們將精神世界的這一部分內容稱為“意識”。獲得新的真理和啟示,其實是意識和潛意識達成一致,獲得了共同的認識。

  • 神學思想  

我們的目標不是要變成犧牲自我、最后只剩下潛意識的嬰兒,而是培養出成熟、自覺的自我,進而發展成神行的自我。

  • 力量的本質  

世界上存在兩種力量,政治的力量和心靈的力量。

  1. 政治的力量,就是以公開或隱秘的方式,去強迫別人遵循自己的意愿。這種力量既存在于權力之中,也存在于金錢之中,然而,它并不屬于擁有權力或者金錢的人。政治的力量和德行以及智慧無關,最愚蠢、最邪惡的人,也可能成為地球的統治者;

  2. 心靈的力量則完全存在于人類心中,它和強迫、控制別人的力量沒有關系。它是在意識基礎上做出決定的力量,亦即意識的力量。


  • 俄瑞斯忒斯的傳說

要洞悉世界的本質,認清自己和世界的關系,我們就可能經受各種痛苦,而唯有經受痛苦,才能夠最終走向真理。表現出心理疾病的癥狀,意味著患者選擇了錯誤的道路,心靈非但沒有得到成長,還處于嚴重的危機中。敢于為自己承擔責任,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素。

  • 對恩典的抗拒  

心理治療的本質,不過是一種自律的工具。決定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患者是否具有成長意愿。伴隨恩典而來的是更大的責任感。接納恩典,意味著我們要抗拒惰性,挺身而出,成為力量的使者和愛的代理人。許多人都懼怕為恢復健康而承擔責任。

  • 迎接恩典降臨  

每個人都想要獲得愛,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讓自己值得被愛,做好接受愛的準備。當我們不求回報地滋養自己和別人時,就會在不知不覺間成為可愛的人,這樣愛就會在不經意間降臨到我們身上。

心得

只讀這本書的縮寫版并不是一個好選擇。這是一本心理學書籍,只有認真的閱讀該書每一篇文章的內容,循序漸進的學習,才能真正獲得作者對你的幫助。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問題,請自己在這本書中尋找答案。


《十分鐘》欄目投稿要求:

1

首先要確定這本書是不是足夠好的書:

非虛構類;
譯本;
作者有一定影響力;
能在美國亞馬遜上買到 Kindle 版的書;
多次再版的書可能更好…

2

在縮寫圖書內容的時候,不應該摻雜個人的看法 —— 個人的讀后感,可以放在最后,單獨寫個 200-300 字的推薦語。

3

選書非常重要。圖書書名、作者、出版社、ISBN 都應完善。文章前面要有作者簡介,要有圖書購買鏈接,要有推薦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少有人走的路》-完結
少有人走的路--平常心的讀書筆記
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
《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怎么會是心智成熟的旅程呢?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重讀《少有人走的路》:人生苦難重重(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泉县| 盐源县| 沈阳市| 大渡口区| 黄骅市| 太谷县| 崇文区| 德钦县| 陆良县| 成武县| 乌拉特前旗| 高台县| 阿拉善左旗| 墨脱县| 松滋市| 交口县| 弥渡县| 南城县| 冀州市| 西林县| 榆社县| 淮南市| 舟曲县| 斗六市| 无棣县| 色达县| 海兴县| 商都县| 靖西县| 贵阳市| 论坛| 建阳市| 澄江县| 二手房| 景德镇市| 洛南县| 汤原县| 项城市| 镇远县| 三明市| 胶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