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名茶
一、 西湖龍井
"西湖之泉,以虎跑為最,兩山之茶,以龍井為佳。""龍井茶,虎跑水",這是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杭州西湖的雙絕。宋代詩人蘇東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的詩句。前一句是詠西湖之美,后一句是詠茶葉之美。西湖龍井茶就產在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據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到龍井獅峰山下胡公廟品飲龍井茶,飲后贊不絕口,興之所至,將廟前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如今仍生機盎然,供游人觀賞。
西湖龍井,茶葉為扁形,葉細嫩,條形整齊,寬度一致,為綠黃色,手感光滑,一芽一葉或二葉;芽長于葉,一般長
二 、黃山毛峰
黃山產茶始于宋之嘉佑,興于明之隆慶。"由此可知,黃山產茶歷史悠久,黃山茶在明朝中葉就很有名了。
黃山毛峰,其外形細嫩稍卷曲,芽肥壯、勻齊,有鋒毫,形狀有點像"雀舌",葉呈金黃色;色澤嫩綠油潤,香氣清鮮,水色清澈、杏黃、明亮,味醇厚、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艷。假茶呈土黃,味苦,葉底不成朵。
三、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是我國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四絕"聞名中外。碧螺春是因形狀卷曲如螺,色澤碧綠,采于早春而得名。
洞庭碧螺春,銀芽顯露,一芽一葉,茶葉總長度為
四、 太平猴魁
尖茶是安徽省的特產,產于太平、涇縣、寧國一帶。除普通尖茶外,還有太平魁尖、涇縣特尖,近年寧國又創尖茶新產品--黃花云尖。各類尖茶采制技術和茶葉外形較為相似,而內質卻各具風格。太平猴魁為尖茶之極品,久享盛名。
太平猴魁,茶色澤蒼綠,兩端略尖,平扁挺直、手掂沉重。入水沖泡、湯色清澈、香味濃醇、芽葉成朵、或沉或懸;入口滋味鮮快,回味甘香。
五、六安瓜片
六安茶是唐代以來就為人所知的名茶之-。六安瓜片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帶芽和莖梗,葉呈綠色光潤,微向上重疊,形似瓜子,內質香氣清高,水色碧綠,滋味回甜,葉底厚實明亮。假的則味道較苦,色比較黃。
六、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產于河南省南部大別山區的信陽縣車云山。信陽產茶已有二干多年歷史,茶園主要分布在車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霧山、震雷山、黑龍譚等群山的峽谷之間。這里地勢高峻,一般高達
信陽毛尖外形條索緊細、圓、光、直,銀綠隱翠,內質香氣新鮮,葉底嫩綠勻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假的為卷曲形,葉片發黃。
七、 祁門工夫紅茶
祁門工夫紅茶,是我國傳統工夫紅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產歷史。主產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臺、東至、黔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祁紅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寶光"和香氣濃郁而著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祁門功夫紅茶茶色為棕紅色,切成0.6
八、 君山銀針
清代萬年諄詩云:"試把雀泉烹雀舌,烹來長似君山色。"君山有大小七十二蜂,每個山峰都有一個名字,每個山峰都有異景奇觀,每個景觀又都有一段優美動聽的故事。
君山銀針由未展開的肥嫩芽頭制成,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香氣清鮮,茶色淺黃,味甜爽,沖泡看起來芽尖沖向水面,懸空豎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筍出土,又像銀刀直立。假銀針為清草味,泡后銀針不能豎立。
九、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是青茶的一個大類,它產在福建北部武夷山地區,周圍約120華里,峰巒疊翠,峽谷縱橫,九溪回轉其間,由36峰和99巖,巖巖生長著密茂的巖茶。武夷巖茶是一個大類,具體地說它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仙"、"肉桂"等幾十個品種。各品種的茶葉都是以茶樹的名稱命名的,如肉桂茶的茶樹名稱即是"肉桂"。水仙茶的茶樹名稱就叫"水仙"。
武夷巖茶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勻整,帶扭曲條形,俗稱"晴蜒頭",葉背起蛙皮狀砂粒,俗稱蛤蟆背,內質香氣馥郁、雋永,滋味醇厚回苦,潤滑爽口,湯色橙黃,清澈艷麗,葉底勻亮,邊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葉肉黃綠色,葉脈淺黃色,耐泡6-8次以上,假茶開始味淡,欠韻味,色澤枯暗。
十、鐵觀音茶
鐵觀音茶葉因茶樹的名稱而得名。鐵觀音茶樹原產于安溪縣西部的"內安溪"。這里群山環抱,峰巒起伏,年平均氣溫15-18度,無霜期260-324天,年降雨量1700
鐵觀音葉體沉重如鐵,形美如觀音,多呈螺旋形,色澤砂綠,光潤,綠蒂,具有天然蘭花香,湯色清澈金黃,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轉甜,耐沖泡,葉底開展,青綠紅邊,肥厚明亮,每顆茶都帶茶枝,假茶葉形長而薄,條索較粗,無青翠紅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