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隨喜 功德無量,讓更多人因為你而更健康!
一、武當太極拳在武當山道教內的傳承
太和山志記:'惟張洞淵(張守清)得其奧旨,玄風大闡,宗教自此振矣'。
張三豐開創了道教文化的新篇章,開創了武當道教的新局面,使武當道教的規模從幾百道人修練的道教活動場所建設成為了八宮,九觀,三十六祠堂,七十二巖廟等四百多座廟一萬多道人同修的大叢林,規格上也從民間宮觀提升為皇氏家廟,從而使武當道教的規模、規格、管理、傳教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在管理和傳承方面形成了與其它宗教組織絕然不同的形勢。
首先,這么大規模的皇氏家廟除統一傳教外還需要安全保障,也就是說除了大家都修練武當功夫之外還需要有武當武術特長的專業'武道'人來對廟觀財產和信徒安全進行保護,有了'武道'就需要訓練和管理,為此,它就出現兩個特別的職位'道總'和'教師'。
武當山全山道教綜合素質最高者為'道總',武當功夫修練最高者為'教師','道總'、'教師'都是武當山全山道眾選舉產生的終生制。
武當山'道總'不但是武當道教的總領,而且還在政壇上有官爵,相當于直隸'總督',在明代的時候武當山的'道總'是正三品以上。明晚期消弱,清朝時只保留'道總'名稱,解散'道兵'(即解除專業'武道'),消去政壇官爵。
'教師'是武當山道教傳授武當功夫、訓練武道人的武當功夫的傳承人,清朝解除專業'武道'后,依然保留'教師'之職,在武當山各廟觀普通道人中傳承武當功夫,培養武當武術人才,保護武當山的道眾和廟產。
'武當太極拳'套路是武當武術的核心,千百年來這一寶貴武術養生文化一直以這種方式由武當山教內'教師'在武當山道教各宮觀內出家道人中口傳心授,代代傳承,直至民國期間。
一九三一年賀龍將軍還曾在武當山紫霄宮跟徐本善'道總'學過武當拳,賀龍走后徐本善'道總'因此遭國民黨特務暗害,同時,武當山道教各宮觀也因此遭國民部隊圍剿,此時,武當山道人流散,武當山道教末落,徐本善'道總'也成為了武當山道教最后的一位'道總'。
二、郭高一老道長為武當太極拳的正宗傳人
新中國成立后部份流散的武當山道人開始回山傳教,特別是改革開放宗教政策得到了落實后,武當山成立了道教協會,民國時期流散出去的大部分老道長或老道長的傳人回到了武當山道教,朱誠德、郭高一兩位老道長是其中之一。
朱誠德道長是武當山三天門主持金宇成老道長的弟子,為'武當太極還童功(武當童子功)'的唯一傳人,解放初回到武當山,文革期間下放在當地改造,開放后回到武當山紫霄宮,擅長道家氣功,功力達到百毒不侵,武當山道教協會成立后擔任武當山道教的養生氣功教練,專教道家氣功。
郭高一道長自幼習武,抗日戰爭爆發后,毅赴國難,抗戰結束后皈依道教,是武當山民國時著名高道唐崇亮老道長的親傳弟子(唐崇亮是民國武當山道教著名教師,一九三一年武當山道教大劫時逃離武當,一九八三年一百一十五歲羽化于河南桐柏山,人稱唐老道,也是近代中國道教著名的高道)一九八三年師父羽化后回武當山紫霄宮,得唐老道功夫真傳,擅長以武當三豐太極拳為核心的武當內家拳器,一九八四年武當山道教協會成立后郭高一道長擔任武當山道教武術教練(原教師之職),是武當武術的傳承人。
三、鐘云龍道長為武當太極拳新一代傳人
鐘云龍道長,湖北陽新人,道名:清微,號:云龍,系武當三豐派第十四代傳人。
鐘云龍道長自幼好武,十三歲正式拜在江西瑞昌談運葉師父門下開始習練岳家拳,十八歲投身武當,為武當山道教開放后的第一批新教徒。
由于鐘云龍道長能吃苦,好學,且有較好的武功基礎,故很快就受到武當山道教協會領導及朱誠德、郭高一兩位老道長的重視,并得到了他們的厚愛和栽培。
一九八五年秋鐘云龍道長肩負著挖掘武當功夫的重任,受武當山道教協會委派踏上了漫長艱辛的云游路,志在尋找流散在外的武當山高道及武當武術養生文化,期間,八五年冬在湖南南岳遇甘肅陳道長學得武當八仙門全套武學,八六年在山東嶗山跟隨匡常修道長學得武當北派玄真門全套武學,八七年在陜西終南山跟隨劉道長學得武當八卦門全套武學。
一九八八年鐘云龍道長接任了朱誠德、郭高一兩位老恩師的武當武術、道家養生教練之職,成為了武當山道教武當武術養生總教練。
=============
【新朋】點標題下面藍色字“道家三豐堂”關注
【老友】點擊右上角,分享內容到朋友圈
轉發隨喜 功德無量,讓更多人因為你而更健康!